历史记载如何被塑造为通俗小说

2017-03-14 16:03殷昊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

殷昊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要想了解《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可以从历史记载角度,来了解不同时期历史人物的塑造过程。作为一名高中生,本身就对《三国演义》这本书很感兴趣,更想了解这部书是如何从历史记载转化为通俗小说的。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外形等方面的塑造,从历史角度对《三国演义》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历史记载;通俗小说;《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因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作为一名面临高考的高中生,在繁忙的学习中更是抽出时间来看这本书。书中许多的人物、情节都很吸引着我,更是通过历史角度,对这本书如何从历史记载转化为通俗小说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以下的分析,使更多的人喜欢阅读《三国演义》。

一、以曹操为代表的人物性格塑造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个典型人物,其自身是个反派人物,在民间关于曹操的形象一直就不好,不受人爱戴。其成为反派,主要是由于其人物性格在民间已经有固定的形象,很难改变。曹操本人的确是个有智慧的人,我们也经常读到过曹操的一些故事,比如说梦中杀人、望梅止渴等故事,从中知道了他是一个善于运用计谋的一个人。而其在政治生涯中,为了达到目的也是不择手段的,也许在那个时期运用手段是生存的方式,但从我们今天的社会角度来看,曹操的谋略就被转化为阴谋诡计,也就导致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印象为一代奸臣。比如说在吕伯奢的故事中,在曹操逃亡时,作为曹操的故人吕伯奢帮助了他,曹操却反倒杀了他的家人,这充分反映出了曹操忘恩负义、自私自利的人物形象。但是在《魏书》中解释了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的原因,是由于吕伯奢家人想要害他,他才进行反击的,这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叙述的,对于其真实性也无从考究。到了西晋,在《世语》这本书中就着重的讲了曹操的人物心理。曹操这个人物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总认为别人要加害自己,自己必须要先下手。又经过了一段时间,在东晋时的《杂记》里就记载到曹操奸诈的人物形象,其“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观点,人们记忆较为深刻。随着历史的推动,有关曹操的事迹记载更加详细,而围绕曹操的有关故事也出现了变化。

针对刚刚提到的吕伯奢的故事,在《杂记》和《世语》中分别作了不同的阐述,但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更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转化为曹操不仅杀害了吕伯奢的家人,还将吕伯奢也杀害了。而在三国演义中也将《杂记》中对曹操的评价转化为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并成为了曹操的座右铭,这句话也被广为流传,知道《三国演义》的都能说出这句话,但这样也使得曹操真正的成为了反派人物。另外,曹操也被后人看成是大汉的对立者,他在《汉晋春秋》中提倡以汉为正统,以至于信封道统的儒家,也将曹操视为了汉贼。再加上曹操這个人作恶多端,不仅其言论不符合儒家的思想,还杀害了儒家的一些学士,使得儒家对曹操这个人物更加痛恨。在书中就具体提到过反对曹操这一思想主张,这一观念也深得人心,编写三国演义的一般以士人阶层为主,这些士人更是将曹操看待成反面人物。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物的记载情况也不同,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将人物进行了多样化的描写,以曹操这个人物为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其人物性格也是不一样的,虽然曹操最后是奸臣的形象,但也不可磨灭其对当时朝代的贡献,使其塑造为如今通俗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外形塑造

《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根据这部著作,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有很多,可见其影响力之大。《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人们喜爱的情节,比如说空城计、围魏救赵、草船借箭等,都成为了经典情节。但《三国演义》毕竟是部小说,其也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下改编、加工而成的,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到明代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塑造出了不同的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除了有曹操,还有典型人物诸葛亮。诸葛亮在初次登场中就是一副道士的打扮,树立了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形象,这一形象也成为了许多读者心中的形象。在《世说补》中提到过诸葛亮的外形,这也是唯一一次描写诸葛亮外貌,在其中记载了诸葛亮手拿毛扇的形象,展现了其儒雅的风范。羽扇纶巾在之前是形容周瑜的,后来才用在诸葛亮身上。在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在那时毛扇是名士的必备品,到后来,毛扇、葛巾等成为了道士们的装备,而且诸葛亮有一段隐居时期,后人更是将诸葛亮视为归隐之士。到了唐代,那时佛教盛行,僧人经常用民间的小故事来传送佛经,这其中也有三国的小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孔明将死让手下人用镜照其面,使得魏国不敢轻易造反,这里着重突出了诸葛孔明的深谋远虑。到了元代,在《三国志平话》中,将诸葛孔明的形象更是神化,将其夸大为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最后在《三国演义》中,也出现了诸葛亮借东风、受锦囊等这样的小故事,到了这部书中,诸葛亮已经被刻画为神人,而羽扇纶巾也成为了诸葛亮的形象标志。

三、虚构人物的塑造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人们熟知的情节,比如说连坏计就是其中的经典情节。主要是讲通过美女貂蝉来挑拨董卓、吕布之间的父子关系,最后吕布杀死董卓的故事。在这个经典故事中,人们对貂蝉很是熟悉,作为四大美女之一,其不光是有美貌,还是个有情义的人,在危机时刻更是以智取胜,成为了连环计中的重要人物。但在史书上并没有记录貂蝉这个人物,在正史中只是说吕布与董卓的关系一直不好,吕布是在与他人的密谋下才杀了董卓的。后来在《三国志平话》中,说是貂蝉原本就是吕布的妻子,对于貂蝉这个人物是否真实存在也无法考究,总的来说应该说是文学当中的虚构人物。对于貂蝉的最后结局也没有记录,更多的是留给人们自主的想象空间。在民间有说貂蝉最后被关羽杀害,也有人说貂蝉最后出家。不管怎么说,在《三国演义》中将貂蝉设定为王允的养女,刻画的貂蝉是为汉室牺牲的贞女形象,也使得貂蝉在后人的眼中具有忠烈的形象。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外形等方面的塑造,来解读《三国演义》是如何转化为通俗小说的。这种民间故事往往就是通过历史发展,层层演变过来的,许多的历史记载不能被鉴定真假,但是想要通过民间故事来吸引人们去阅读,就是需要这种通俗的文学塑造方法,可能与小说的历史真相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但这也正吸引了我们去研读《三国演义》,并将其不断的推广,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扩大其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目田菌, 子夜黑猫. 略谈《三国演义》的形成——历史记载如何被塑造为通俗小说[J]. 中学生百科, 2016,Z2(01):85-87.

[2] 黄 晋. 《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与影响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 宋 嵩. 发现与重读20世纪80年代“被遮蔽”历史小说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4] 韩春平. 传统与变迁:明清时期南京通俗小说创作与刊刻研究[D]. 暨南大学, 2008.

[5] 许道军. 历史记忆:建构与模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类型研究[D]. 上海大学, 2010.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硕宝成长语录(十九)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