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干部监督科学化水平

2017-03-14 12:31徐畅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监督机构决策领导

徐畅

【摘要】所谓科学,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世界的客观规律。推进干部监督的科学化,就是要将干部监督工作提升到规律的高度来研究和把握,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干部监督工作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以科学理论指导干部监督工作,以科学制度保障干部监督工作,以科学方法推进干部监督工作,防止腐败滋生。

【关键词】干部监督;科学化

所谓科学,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世界的客观规律。推进干部监督的科学化,就是要将干部监督工作提升到规律的高度来研究和把握,更加自觉地把握和运用干部监督工作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以科学理论指导干部监督工作,以科学制度保障干部监督工作,以科学方法推进干部监督工作,防止腐败滋生。

一、当前干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存在客观性,也存在主观性。

一是监督制约主体受制于行政决策者,不敢监督。现阶段,虽然我们的监督制约机构一般都受上级业务部门和同级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但在本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始终要求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因而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即使发现问题有时也不敢反对,再加上上级业务部门更多表现为指导为主,对下面施加的影响有限,更使监督机构行使监督权底气不足。其重要原因就是监督机构的人、财、物都掌握在同级党委和政府手里,尤其是当监督机构负责人遇到搞“一言堂”的领导时,说话的分量不足,甚至表现为不敢说,在决策讨论中举手附和了事。

二是监督主客体的监督意识淡薄,不愿监督。近年来,监督主体监督意识和监督客体的被监督意识逐步增强,但相对于社会发展进步需对应的程度而言,监督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一些监督机构总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怕得罪人,怕破坏朋友关系,怕影响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印象,之类种种,在手握监督权力时却时常表现为不愿监督,严重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有的决策者嘴里说着每一次的决策都要在监督机构的眼皮下完成,实际上却非常不希望别人谈意见,挑毛病,自觉接受监督更无从谈起。

三是监督机构间职责权限不清,不去监督。我国现行的行政权力制约体系,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人大监督等等,应该说监督的抓手比较多,但正因为主体广泛,具体的职责权限却不是很清晰,在对决策权的监督时,往往互相推诿,都不去监督,想做老好人,使一些领导在“监督真空”中顺利完成了个人意志的体现。

四是监督信息的透明度不高,不能监督。监督的客体包括决策者和决策的事项,但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决策只有领导知道,文件只在内部传阅”的弊端,一些根本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决策事项也要搞得神神秘秘,公开范围不广,公开程度不够,客观上剥夺了人民群众和监督机构的知情权,当人民群众和监督机构对监督客体之一的决策事项都不知道,监督又从何谈起。

二、提高干部监督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是完善监督机构设置。改变监督部门受上级部门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的局面,实行上级部门单独管理;上级部门不仅要实行业务指导,同时对下级部门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使得监督机构不再受制于同级党委和政府;国家财政对监督部门实行单独核算制度,改善监督部门底气不足的现象;增强监督机构在同级党委中的话语权,要做到敢说、敢做,杜绝附和了事的现象。

二是增强监督主体的监督意识。要大幅度增强监督主体监督意识和监督客体的被监督意识,要与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相对应。要杜绝个别监督机构存在的事不关己态度,要不怕得罪人、不怕破坏朋友关系、不怕影响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印象,增强监督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要正视监督工作,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有每一次的决策都在监督机构的监督下完成。

三是明确监督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要明确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人大监督等监督机构之间的职责划分,明确监督方向和监督范围,杜绝在对决策权的监督时,互相推诿、不去监督、想做老好人的现象,杜绝一些领导在“监督真空”中完成对个人意志的执行。

四是提高监督透明度。要努力提高监督透明度,改善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只有领导知道,文件只在内部传阅”的弊端,对根本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决策事项进行公开,做到公开范围广泛、全面,利用电视、网络媒体、固定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公开,将不涉及保密的重大事项至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扩大人民群众和监督机构的知情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监督举报手段,例如行政论坛、监督电话、电子信箱等形式,拓展监督举报方式,确保政通人和、上传下达、渠道畅通。

五是转变多元化监督方式。信息化时代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知情权的改善,网络的普及更是让每个人都有了向政府、公众发声的机会。加上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意愿日益加强,这就为我们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效率,拓展监督方式和主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壮大我们的干部监督队伍,同时积极鼓励新闻媒体要敢于曝光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干部选任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追踪报道,利用舆论压力倒逼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深刻调查反省,及时改正;另一方面要拓展传统的书信举报监督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依靠网络举报、电话举报、短信举报、微博曝光等全方位、多元化形式来促进干部监督工作的及时性、快速性和高效性。

六是转移监督重心。传统的干部监督工作侧重于在问题发生后的查处和弥补,这样虽然能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但是问题和损失是不可逆转的。如果能够防患于未然,在问题发生前就将其扼杀于萌芽状态,或者在问题发生过程中及时制止,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这样不是更好吗?加快转变监督工作重心,一方面要求组织人事部门要加速完善干部选任和日常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条文,“补牢”在“亡羊”之前;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群众举报和定期、不定期巡查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部即时监督干预体系,对于在选人用人和干部作风等方面正在发生的错误和问题,要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以警示教育为主,以惩戒处罚为辅。

七是扩展监督范围。一个人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过什么样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或者他看重的是什么。这种价值观取向会左右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和决策。领导干部责任重,权利大,如果政治信仰不坚定,为损友所累,为利益所惑,那么将给党的事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官商要“相敬如宾”,不要“勾肩搭背”,这就是为了杜绝官商交往中可能存在的拉拢腐化和权钱交易。加强对干部生活圈的监督,可由组织、纪检干部,党代表、群众代表组成领导干部业余表现暗访组,随时考察领导干部的业余表现,不定期到餐飲、娱乐场所查询干部公款消费情况,到干部所住的社区、邻居及干部的家庭、亲友处走访,了解考察干部的业余爱好、家庭表现、交友情况等,随时电话了解干部的业余去向。强化干部生活圈监督,不是“管得宽”、“损害干部个人隐私”,而是集合力为他们筑起了一座防腐拒变的“防火墙”,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监督机构决策领导
市领导会见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构整合研究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称职”办公室主任
浅议国际货币制度的弊端及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