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探讨

2017-03-14 17:18王婧琦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渊源中国传统文化实践

王婧琦

【摘要】“孝”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为规范之一,更是诸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成的根基和源泉。研究孝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使我们加深对儒家哲学的理解,建设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与传统文化精髓相统一的孝文化的重要环节。本文拟从孝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渊源入手,探究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中华文化形成的影响,进而引发对新时期孝文化践行的思考。

【关键词】孝;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实践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对“孝道”备加推崇的例证。古代先贤通过对天道的理解,从天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形成了孝道。这种基于家庭血缘关系的行为准则放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成为了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因此,探究其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就显得十分重。

一、“孝”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思想的“孝”产生于孝文字出现之前,是基于人类天性的本能的反应。而中画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儒家对孝的系统论述。儒家哲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社会的哲学伦理观念,而社会伦理观念的核心就是国家基本组成单位——家庭中的孝。《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三年无改于父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可见在儒家思想中,孝是实现儒家哲学的核心目标的必经之路。

首先,在家庭伦理中,“孝”是整个家庭得以延续的基础,只有出于人性最本能的道才能使自己的内心与行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一致,才能够维护家庭伦理道德,使家庭和睦,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进而对国家与社会做贡献。其次,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古代社会中,孝不仅仅作为一种家庭规范在维护家庭伦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孔子眼中,孝与仁,二者是在道德实践中共生的,是不可分离的。孔子将在家庭伦理中的孝提升到政治层面,使其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比如他认为为人孝悌,就是达到了仁;而孝提升到国家层面便是对君主的忠诚;从客体来看,侍奉父母可以推广到协助君主。从此可以看出,孝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渊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践行孝文化的思考

孝文化对家庭,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在当代社会中,践行孝与传统文化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国家层面构筑敬老养老,幼敬长,下尊上的意识形态,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来着力建设。号召全社会加强对经典的诵读,领会传统文化与孝的具体内涵,并与我国当代社会相接轨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孝文化道路。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将孝文化从家庭伦理道德推广到全社会中,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良好风气。另外,在仪式活动中践行孝文化。众所周知,文化活动是体验文化的良好途径之一。另外,在大量的孝歌孝词中,都包含着教化,传播孝文化的功能。在当下,举行这样的仪式有利于让全社会真切体验到,并且有效传承孝文化。

三、孝文化的当今内涵

孝的思想不仅在家庭伦理方面扮演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政治领域也发挥者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古代儒家的孝文化从产生至今就被世人乃至外国先贤标榜为理性,和平以及人道的象征。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今天,孝文化的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首先,孝文化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家庭伦理,维护家庭和谐关系。在二百余年的反封建斗争中,反对大家庭就成了反对封建势力的开端,大家庭的土崩瓦解也正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失败之处。家庭伦理不复存在,对国家,上级忠诚也不再是伦理道德的具体要求,因此,中国在反封建斗争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伦理,社会政治伦理很难重建。只有在社会范围内强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伦理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秩序,进而重拾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传统文化复兴建立稳固的根基;其次,孝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孔子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名言流传至今,如果我们可以将孝文化从各自的家庭推向社会,本着“立身行道”的公共服务原则关爱社会弱势群体,那么社会风气会变得更加淳朴。另外,中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很多老年人膝下空空,他们无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灵上都需要我们用仁爱与孝去关爱。因此,孝文化中善行的培养刻不容缓;最后,孝文化可以培养感恩意识与家国情怀。孝文化强调人际关系中的感恩,正是出于人与人之间基本情感,责任与义务。通过对年轻人进行孝文化教育,可以使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人心存感恩,从而推广到国家与社会层面,就是忠于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

家国一体,家国情怀是我国自古以来所固有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采取上述这两种手段,抓住特定机遇,将忠孝观念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传播,从而达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并为我国经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工作推进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造福于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 罗来福. 文化强国建设下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孝”文化[J]. 才智, 2014.

[2] 叶剑华. 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范畴“孝”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J].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梁 孝. 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与创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4] 王 丹. 从“孝”与“忠”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恩情观[J]. 教育: 文摘版, 2016.

猜你喜欢
渊源中国传统文化实践
试述科技发展的渊源与未来趋势
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渊源的几点思考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