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渔民收入现状与增收途径分析

2017-03-15 02:17张佳楠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7年1期
关键词:渔村纯收入渔民

张佳楠,赖 瑛

(浙江省海洋技术中心,杭州 310007)

浙江省渔民收入现状与增收途径分析

张佳楠,赖 瑛

(浙江省海洋技术中心,杭州 310007)

利用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对新形势下浙江省渔民收入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浙江省渔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工资性收入增长、柴油成本下降、渔民社会保障机制日趋完善已成为拉动浙江渔民增收的主要因素。相反,渔业资源衰退、渔民素质不高、生产性补贴改革、渔民财产性要素流转不畅等是制约渔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建议政府部门在完善体制机制、保护渔业资源、引导渔业产业健康发展、精准帮扶困难渔民、推进渔民财产要素流转等方面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后续收入增长。

渔民收入; 增收途径; 收入结构

改革开放政策激活了渔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尤其改变了渔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旧思想,努力向着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1-3]。当前,浙江省渔民的整体生活已彻底摆脱贫困,消费水平全面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质量不断提升。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大多数渔民生活摆脱了以温饱为特征的消费模式,步入了小康,正向富裕或更加富裕迈进。2015年,浙江省渔民恩格尔系数为30.73%,已经处于富裕阶段。本文利用渔民家庭收支调查数据及《中国渔业统计年鉴》[4]相关数据,结合政策变化等情况,对浙江省渔民收入进行定量分析,探讨影响浙江省渔民增收的成因,并提出几点增收政策建议。

1 渔民收入现状分析

根据农业部《关于做好新一轮渔民家庭收支调查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12〕86号)要求,确定了浙江省渔民家庭收支调查县16个、调查户800户,其中捕捞350户、养殖450户,涉及渔业人口2 915人、渔业劳动力1 222人,分别占全省的2.7%和1.6%。

1.1 渔民收入保持中高速增长

按照2013年新的统计制度规定,渔民收入来源包括家庭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生产性补贴五个部分。上述五部分之和,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和税费支出,并与家庭常住人口数相除,即是渔民人均纯收入。根据样本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浙江省渔民人均纯收入21 514元,同比增长9.01%,仍处于中高速增长。2013~2015年渔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增长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3~2015年渔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增长情况

注:2014年由于税费支出统计口径变化,导致数据波动比较大。

Note: Due to the change statistics the standard for the tax expenditure in 2014, the data fluctuate largely.

1.2 海洋捕捞和养殖渔民人均纯收入差距缩小

浙江是海洋捕捞大省,捕捞渔船以大功率渔船为主,经营规模相对较大。根据2015年样本调查数据,海洋捕捞渔民人均纯收入29 835.9元,同比增长5.5%,增幅下降9.4个百分点。养殖渔民人均纯收入17 761.0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提高5.3个百分点。海洋捕捞与养殖渔民人均纯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由2014年的12 508.6元,缩小至2015年的12 074.9元。海洋捕捞和养殖渔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海洋捕捞和养殖渔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情况

1.3 渔民生活水平相对提高

按照样本数据测算,2015年浙江省渔民人均食品支出总额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为30.73%,比上年同期的32.84%下降2.21个百分点,渔民生活水平相对提高。其原因一方面是渔民收入水平提高,食物性支出比重下降;另一方面,由于2015年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下降影响,渔民人均伙食消费支出略减少。从结构来看,海洋捕捞渔民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养殖渔民,主要原因:一是海洋捕捞渔民相对养殖渔民收入较高,支出也相应要高;二是海洋捕捞渔民生活在沿海渔村、海岛渔村等地,生活出行较为不便,其生活成本高于养殖渔民。总体而言,近三年来渔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从小康走向富裕。

表3 渔民恩格尔系数①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为最富裕;30%~39%为富裕;40%~49%为小康;50%~60%为温饱;60%以上为贫困。

2 渔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2.1 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

据《浙江省统计年鉴》统计,2015年浙江省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 711.67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21 341.91亿元,增长11.3%。第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大批渔民转移就业创造了条件[5],务工渔民工资性收入逐年提高,有效带动渔民收入的稳定增长[6]。特别是近几年,浙江省各级政府因势利导,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实施渔民培训工程、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建设美丽海岛等多种方式,促进渔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2015年,渔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已达8 237.0元,增幅14.54%,工资性收入中,非渔工资性收入占比已达65%。

表4 渔民工资性收入及增长情况

2.2 柴油成本下降助推渔民增收

柴油是海洋捕捞业的主要成本之一,一般占到捕捞渔船总成本的65%~70%,近年来,燃油价格呈现一定下降趋势,渔民用油成本支出减少。根据样本数据显示,2015年,人均燃料及冰费用支出为13 354元,同比减少6.8%,其中海洋捕捞户人均燃料及冰费用为30 790.83元,同比减少4.3%。

表5 燃料及冰费用增长情况

2.3 渔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随着政府转移性支付力度的提高,渔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持续增长[7],自2006年开始,浙江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能转移、可持续”的原则,采取了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探索建立新型渔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8]。经过几年发展,养殖渔民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不断提高;二是海洋捕捞渔民的保险意识不断增强,渔民参加渔业互助保险及养老保险的人数逐年提高;三是渔村低保标准的提高和低保人员物价补贴的发放,也进一步推动了渔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的增长。2015年,渔民人均转移性收入889.9元,已占渔民人均纯收入的4.1%。

表6 渔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及增长情况

3 制约渔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浙江省渔民收入继续在中高位增长的同时,也出现增长幅度回落的迹象,2014年增幅为11%,比2013年的增长幅度回落0.8个百分点;2015年增长率为9%,比2013年增长幅度回落2个百分点。这既有总体经济形势疲软的影响,又有渔民收入基数不断增大的作用,但关键是受生产要素和机制体制的制约。

3.1 耕地资源有限,渔业资源衰退

浙江省土地面积总量10.18×104km2,为全国的1.10%,是中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耕地面积更是稀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特别是目前正处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特殊时期,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猛增,耕地后备资源严重匮乏,养殖渔民通过扩大养殖规模实现收入大幅度增长可能性不大。此外,海洋捕捞强度大大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繁殖能力,东海渔场渔业资源几近枯竭。虽然已经积极开展浙江渔场修复振兴行动,但短期内要资源恢复到原来水平,任重而道远。

3.2 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观念保守

以浙江舟山为例,根据调查,舟山市渔村劳动力(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79.5%,其中小学及以下占到30.8%。由于大多数渔(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捕捞技术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收入难有较大的突破;渔民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不高,使他们在心理上惧怕转产转业,不愿外出就业创业。

3.3 柴油补贴对渔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

渔业油价补助政策是国家为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解决部分群体和公益行业困难而实行的一项普惠性民生政策,也是迄今为止渔业领域覆盖范围最广、渔民受益最直接、资金规模最大的中央财政补助政策[9]。浙江省国内渔业油补资金从2006年的8.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1亿元,年均增长25.8%。但由于国际柴油价格持续走低,近三年来,浙江省国内渔业油补资金总量在逐步下降(2012年58亿元、2013年56亿元、2014年51亿元),柴油补贴对渔民增收的贡献在逐步缩小。2015年,渔民人均生产性补贴(主要是柴油补贴)为6 814.9元,同比减少1.27%。随着2016年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调整,渔民实际补贴水平还将进一步下降,渔民增收更加困难。

3.4 渔民要素流转受制,财产性收入较低

渔村“三权”,即渔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渔户宅基地使用权和渔户对集体资产产权拥有的股权,这“三权”共同组成了渔民财产权利的核心[10]。但是目前除土地承包经营权外,渔户宅基地使用权和渔户对集体资产产权拥有的股权还不能有效产生财产性收入,且相当一部分从事捕捞活动的渔民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渔业生产资料,例如渔船、鱼塘等财产性要素几乎与财产性收入“绝缘”。2015年,渔民财产性收入占其收入的比重只有3.2%,远低于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占比11%的比重。

4 巩固渔民增收基础的对策建议

4.1 继续强力开展渔场修复振兴行动,推进减船转产

巩固全省“一打三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取得的成果,保持对涉渔“三无”船舶和违法捕捞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深入整治“船证不符”渔船和禁用渔具,有效切断非法造、捕、销、供的“黑色产业链”,保障合法渔民的权益。实施鼓励渔船淘汰、严格准入管理等政策措施,严禁新增国内海洋捕捞产能。通过综合施策,为渔业资源修复、渔民增收提供保障。

4.2 加强渔业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大规模开展渔业增殖放流行动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统筹布局陆域入海排污系统,实施在线监测、限量排放。开展近海海洋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产卵场、海洋牧场的建设。采取政府主导、义务放流、慈善放流相结合的方式,以鱼礁投放、藻场建设、底播贝类等措施发展栽培渔业,保护和改善海洋生物多样性。通过养殖环境改善和资源修复[11],为渔民持续增收打下基础。

4.3 加大基础教育力度,培育应用型人才,引导渔村劳动力就业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渔民的培训需求[12],收集渔民关于技能培训的意向、内容、时间、面向人群等信息,为实施培训做好充足的准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于有条件开展渔民技能培训的学校和机构,省教育管理部门应考虑增加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培训机构的优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各司其职,为老一代渔民、新生代渔民、渔村家庭妇女等各类群体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扩大就业面。

4.4 加速渔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带动渔民增效增收

选择已发展到一定规模,形成一定优势,且具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创建渔业合作社的依托,并结合市场导向,确定科学合理的规模和模式,充分注重生产、贩销大户的参与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争每办一个渔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片经济,致富一方渔民。鼓励各类初级的渔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兼并的方式,建立更高层次的合作组织[13],以增强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力,实现规模化、外向化、一体化经营,提高其经营集约程度,提高竞争力。

4.5 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政策,帮扶困难渔民

完善渔民养老保障配套政策,加大渔民参保缴费补贴力度,引导鼓励捕捞渔民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切实提高渔民养老保障水平。推动完善渔民转产转业、困难渔民帮扶等政策措施,帮助引导一批主动上缴涉渔“三无”船舶、确属生计的中老年海洋捕捞渔民,合法有序地从事养殖、休闲、护渔协管等沿岸生产作业,努力提高渔民收入。结合特色小镇发展项目,加强渔村码头、渔港道路、补网场等渔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海岛渔民生产生活出行难问题。

4.6 促进要素流动,增加渔民财产性收入

完善渔村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和流转信息服务体系,重点引导土地向家庭渔场等新型渔业经营主体集聚,提高渔民土地流转收益。提高渔村金融参与度[14],畅通渔村投资理财渠道,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深入开发渔村投资理财市场,研究开发适合渔民的简单、灵活、多样、易操作、风险适中的金融理财产品,探索尝试设立渔村投资理财中心等,积极为渔民财产增值增收创造必要条件。

[1] 韩波,赵文武,高宏泉.我国渔民收入情况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9,27(6):131-137.

[2] 赵文武,姜启军,徐忠.我国渔民家庭收支情况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3):475-480.

[3] 唐议,刘金红.我国渔民经济收入现状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16(5):275-280.

[4]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2015.

[5] 赵领娣,王君玲. 我国渔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6,25(4) :59-61.

[6] 李娇.我国渔民增收滞后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1,29(2) :29-37.

[7] 赵领娣,李文政.基于渔民收入提高的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8,26(5) :16-22.

[8] 刘春香,朱丽媛.浙江省渔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3) :102-109.

[9] 岳冬冬,陆亚男,刘勤,等.中国近海捕捞渔业油价补助政策调整研究[J].渔业信息与战略,2015,30(2):79-85.

[10] 孟兆娟,刘彦军.广东省金融发展对渔民增收的影响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4,(5) :17-22.

[11] 荣超,汲昌霖,张志勇.关于提高大连渔民收入的对策研究[J].河北渔业,2009,(11) :42-44.

[12] 权召伟,金麟根,曹亚.提高上海渔民收入的对策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2007,(6) :41-44.

[13] 宋国斌,刘阳,张焕,等.建立合作组织实施资源整合[J].中国农业信息,2015,(1) :16-17.

[14] 陈文锋,平瑛.现代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渔民收入变动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M]. 第二届渔业论坛暨现代农业与食品经济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

Analysis on status of fishermen income and the approach to increase the income in Zhejiang Province

ZHANG Jia-nan, LAI Ying

(ZhejiangOceanTechnologyCenter,Hangzhou310007,China)

The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shermen income in Zhejia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by analyzing the data of household income from expenditure survey.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n 2015 per capita income of fishermen in Zhejiang province was 21 514 yuan, with an increase of 9% compared with 2014, maintaining a high growth rate. Fishermen′s per capita wage income was 8 237 yuan, with an annual increase of 14.54%; fuel and ice costs were 13 354 yuan, with a decrease of 6.8%.In 2015, the per capita transfer income was 889.9 yuan, essentially flat with 2014, 2.5 times that of 2013.Wage income growth, decline in the costs of diesel, fishermen′s social security improvement have become major factors in stimulating Zhejiang fishermen′s income. On the contrary, fishermen′s income increase is impaired by the decline of fishery resources, fishermen′s poor skills, inefficient production subsidy reform, and restrained transfer of fishermen property′s income. All these factors restrict the growth of fishermen′s income.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need to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echanism and system, protect fishery resources,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fishery industry, help the fishermen increase income and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the property factors of fishermen.

fishermen′s income; income increase approach; income structure

2016-12-03

2017-01-09

张佳楠(1987-),浙江嘉善人,硕士,统计师。主要从事渔民收入统计调查分析 E-mail: 334214094@qq.com

2095-3666(2017)01-0008-05

10.13233/j.cnki.fishis.2017.01.002

F 014.5

A

猜你喜欢
渔村纯收入渔民
小渔村的变迁
意大利五渔村
夏日小渔村
◆201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超14600元
贫困渔村焕发新生机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