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模具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实体化运作

2017-03-18 10:33曹永浩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模具校企岗位

曹永浩

东莞市模具(国际)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为集团)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在東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依托东莞的模具产业背景,按照“政校企合作、专业性联盟、产教研结合、国际化发展”的思路,联合国内外模具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以“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人才共育、产业共推、利益共赢”为目标,遵照平等互利原则而组建的不具单位法人资格的非赢利性组织。

集团位于东莞市长安镇,五金模具产业是长安的特色优势产业。现有五金模具生产企业1100多家,个体工商户6800多户,五金模具产业年产值达180亿元,产业基础扎实,专业市场发达,产品配套齐全,产业优势突显,是“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 “全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国家火炬计划模具产业基地”和“广东省五金模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广东省电子五金专业镇”。

集团坚持以服务东莞模具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以模具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聚集优质教学资源和校企合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项目和合作模式,协同创新,实现国际化、信息化、规模化、集约化办学,拓宽模具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集团共有成员150多家。

集团成立以后,始终牢记服务区域经济,开展了一系列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紧密型模具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实现了实体化运作。

一、推广集团品牌,实行人才共育

集团常任理事长单位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与企业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实践“汇丰课堂”,2009年实践“牧野课堂”;2012年实践“钜升课堂”。 这些“企业课堂”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教育部职成司葛道凯司长赞誉为中国本土的“现代学徒制”。2014年,学校与集团的日本牧野公司、东莞钜升公司联合申报的“企业课堂”项目还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企业课堂”项目实现了“四个对接”。

1.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开发教材

校企共同开发了钜升《岗位学制工作页》、牧野《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和《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课程。《岗位学制工作页》《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旨在让学生在岗位上学做事,《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旨在让学生在岗位上学做人。

2.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校企共同实施教学

“车间进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厂房进校或机器进校,而是把学校的专业建设、实训任务和教学计划全部放在真实的“汇丰课堂”上完成,车间的生产岗位就是学生的学习岗位,企业的生产任务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在“牧野课堂”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校企确定,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高度匹配,培养大批熟悉牧野机床的优秀数控操作技能人才。

3.学习岗位与生产岗位对接,校企共同培养技术高手

“钜升课堂”把企业模具生产分成14个岗位,开发出14门岗位课程,把到企业学习的学生分成16个小组,每个小组3到6名学生,每组有一位岗位师傅全天候指导,直到熟练掌握一个岗位的技能才进入下一岗位继续学习。14门岗位课程分别是车工工作页、磨工工作页、铣工工作页、CNC加工工作页、快走丝切割工作页、慢走丝切割工作页、五轴加工工作页、柔性制造生产线工作页、省模工作页、火花机加工工作页、模具精密测量工作页、激光加工工作页、模具装配工作页、试模工作页等。

学生在岗位上分两个阶段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为轮岗,时长达两个月,所有学生对14个不同岗位技能,都跟师傅学习一遍;第二阶段为定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挑选企业提供的岗位,在固定岗位上进一步学习,时长为一个月。

4.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利益实现共赢

在钜升课堂,学生每天都要填写“岗位学习日志”,经企业师傅签名后,交给学校跟踪辅导教师评阅,并作为企业师傅评价徒弟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师傅要完成生产、带徒弟双重任务,并参照生产岗位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校企合作使学生完成了在学校无法进行的加工生产学习环节。

对学校而言,培养了适销对路的学生。对企业而言,也实现了利益共赢:汇丰公司免费得到了车间场地,减少了生产成本;牧野公司招到了优质学员,为公司培养机床操作能手;钜升公司自建企业校区,与学校共同培养了能用、好用的专业人才,减少了新进员工的培训成本。

目前“企业课堂”这一品牌,已在集团常任理事长单位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复制。

二、实施人才质量提升战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1.试水 “全员技工”

集团积极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促进区域模具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充分利用集团人才集聚的优势,在集团内开展了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推行“全员技工”。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采用“试点先行、分步推进、整体实施”的方式,首先在常任理事长单位完成试点,完成一两家企业人才评价工作,三年内逐步在集团上规模模具企业推广,实现集团模具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探索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推行“全员技工”,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构建了企业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通过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为员工职业成长规划提供了依据,构建了员工从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路径,员工留得住,技术越来越高,越来越好用。

2.建设“技师工作站”

技师工作站是东莞市实施的一项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举措,是为培养技师、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技术推广而专门在企业、行业或事业单位中成立的专门机构。

集团根据《东莞市技师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要求,技师工作站主要承担了如下工作任务:制定本行业(企业集团)的技师培训计划;采取名师带徒、拜师学艺等多种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多渠道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总结推广技师培养经验,普及应用生产技能;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与研讨活动,选拔具有潜质的后备高技能人才或紧缺的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技能创新等活动,提升本行业(企业)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和竞争力;建立技能人才和技能开发成果信息库,展示技能创新成果。

猜你喜欢
模具校企岗位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模具部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用于阳极管生产线模具预安装的结构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