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结构的发展中大国产业布局模式和经济布局模式

2017-03-20 17:03生延超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业布局结构主义

摘 要:发展中大国的要素禀赋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形成的不同的空间结构:多元结构、圈层结构、梯度结构等,并呈现出非均衡性、适应性等特征,导致发展中大国的产业布局模式表现出三种模式: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链条型布局模式、以政策诱导为依托的产业园区型布局模式及以市场引导依托的产业集聚型布局模式。不同的产业布局模式决定不同的经济布局模式,发展中大国应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合理选择并适时促进经济布局模式的调整和升级。

关键词:发展中大国;结构主义;产业布局;经济布局

作者简介:生延超,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湖南 长沙 410205)

发展中大国的崛起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近些年人们对发展中大国的讨论热度不减。基于欧阳峣(2010)关于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的特征分析,本文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四个代表性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关于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是如何决定产业布局和经济布局的,分析发展中大国的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和经济布局模式。

一、结构主义视角的区域空间差异

结构主义主张以整体系统的视角观察社会,通过探求经济社会整体各部分因素间的关系来分析和解释客观经济社会。从方法论上,结构主义是向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假定进行挑战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主要特征是把考察对象当作一种“体系”,即考察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各个部分,从更特殊的意义上说,结构主义主张存在着不可能观察到但可能产生观察到的社会经济现象的一组社会经济结构?譺?訛。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非均衡发展状态是结构主义经济理论产生、发展与演化的温床。随着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发展,结构主义逐渐成为显学,成为探讨发展中大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标准分析框架。

发展中大国初始要素禀赋、制度条件及发展基础不同,其在劳动力供应、资本存量和前沿技术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空间差异,不能用发达经济体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这些欠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过程?譼?訛(Lewis,1954),这是以Lewis为代表的早期结构主义者,研究欠发达国家发展问题时重要的逻辑起点和前提假设,这个起点实际上就是要关注区域经济的空间要素。随后,一些新古典区域均衡理论学者,如North(1953)等提出,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过程中,不能片面地强调工业化而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空间差异,因此,必须要把技术因素和空间要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里?譽?訛。可见,早期的结构主义学者与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的核心是一致的,经济发展并非边际增量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变动和全面增长的问题?譾?訛(Singer,1950),这里的结构变动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空间结构的变动。如果没有结构转变,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这些发展中大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将不可能实现?譿?訛(Kuznets,1966)。可以说早期的结构主义学者注意到空间结构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差异,但这个时期的结构主义学者依然强调欠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认为欠发达国家存在市场缺失和结构刚性的缺陷,市场机制不能帮助区域之间形成最适度完全竞争经济的各种信号?讀?訛,市场失灵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普遍存在持续的空间失衡状态?讁?訛。因此,结构主义理论与方法弥补了新古典主义范式的某些不足,提倡的政府干预与进口替代战略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但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由于国土规模巨大、区位差异明显,单纯的进口替代战略,有助于短期内区域增长极的培育和特定优势区域的快速发展,但无法有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且由于可动用的资源有限,单纯靠政府干预,也会形成新的结构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可能拉大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差异,加大贫富差距,21世纪初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失衡严重的现实,证明该理论在发展中大国有限的适用性?輥?輮?訛。

随着传统结构主义理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如中国、印度等典型的发展中大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弊端日益凸显,结构主义学者逐渐意识到理论本身的缺陷。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结构主义开始与新自由主义相结合,新结构主义形成。它基于传统结构理论的合理内容?輥?輯?訛(Bielschowsky,2009),充分吸收新自由主义的精髓,反对结构主义过分相信国家干预的作用,主张使用“一种选择的、战略性的、对市场起补充作用的新型国家干预模式”?輥?輰?訛(Sunkel,1993),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相统一。新结构主义是对传统结构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扬弃,强调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輥?輱?訛(陈红进,2015),它在中心—外围结构、新工业化道路、收入分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輥?輲?訛(高鸿鹰,2011)。林毅夫(2010)认为新结构主义的精髓在于它着眼于国内,发掘自身优势。在他看来,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一国的要素禀赋决定了它的比较优势,从而决定了该国的最优产业结构?輥?輳?訛。要素禀赋结构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的驱动作用?輥?輴?訛?輥?輵?訛。按照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逻辑,发展中大国只有基于自身特定的区域要素禀赋,才能选择出区域优势产业,培育出区域内生能力,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或者更为直接一点,发展中大国必须基于空间结构的现实,选择适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的经济布局模式。可见,新结构主义既是发展中大国产业结构选择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发展中大国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和经济布局模式的一个理论支撑。

二、空间结构和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布局

经济布局实际上是社会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形式,而生产力布局是一个多层次、经纬交织的多维网络系统,它主要分析资源与区域经济要素分布、流动与空间聚合,研究区域的結构、差异、耦合和区域关联。从构成的角度来看,生产力布局包括产业布局与区域布局。其中,产业布局主要分析各产业、各行业布局的特点与配置等方面内容;区域布局则着重分析在特定地域空间,各部门集聚形成规模不等、类型不同地域经济综合体,以及区域间的竞争与联合?輥?輶?訛。当然,经济布局作为经济发展的空间形式,它的发展演变与区域自然资源、知识与智力资源、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包括历史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政策变化等)等诸因素有着密切关系?輥?輷?訛。按照新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要素禀赋、产业布局与经济布局三者之间形成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点、线、面的逻辑结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着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并最终决定区域经济布局。

其实不仅仅是新结构主义理论,而且无论是早期的空间结构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等),还是现代的空间结构理论,都已经认识到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才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逻辑起点。而且现代空间结构理论进一步提出,要特别注重区域空间结构的五大要素:节点、通道、流、网络和等级体系,以及在其要素基础上形成的地域组合特征和演变规律?輦?輮?訛,它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聚集程度以及通过线状、网络基础设施而发生交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輦?輯?訛。当然,在区域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集聚程度、部门间疏密关系及其组合形式都存在着差异,这就会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特征。可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类型、经济控制力等在一定地域空间的综合反映,它决定着区域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有机组合和经济发展要素在空间结构上的优化配置与安排。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及特征,都会对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是决定着经济布局的走向?輦?輰?訛。

1. 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

发展中大国由于其国土规模、地理区位、经济发展程度等决定了其要素禀赋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市场、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要素配置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而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和造就了发展中大国不同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多元结构、圈层结构、梯度结构等。

(1)多元结构。所谓“多元结构”主要指发展中大国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经济体系中不同性质的制度、技术、机制等的并存,使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多极分化现象?輦?輱?訛。从现实考察,多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是与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人口迁移政策及经济启动的各项初始条件(包括历史、文化、体制背景等)密不可分的,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必然性。主要表现为地区的多元结构、经济的多元结构、技术的多元结构等。就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其国土面积广大、地理位置差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易造成生产结构的空间差异,加之发展中大国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长期实施特定经济发展和扶持战略以及城乡分割制度,多元结构的推行在经济发展初期发挥了集中配置资源有效促进发展的作用,但随着多元结构的进一步推进,其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瓶颈。

以城乡多元结构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以农促工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大了城乡多元结构差距,促进了城市工业大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2014年的城镇化率为54.77%,较2000年的36.22%有较大提升,但同时也造成中国居民的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0.408 9上升到2014年的0.469,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同样,印度的城乡多元结构也非常明显,而且2014年印度的城镇化率仅为32.37%,仍处在中国2000年的水平(见表1)。多元结构的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发展中大国均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以印度为例,基尼系数从2009年的0.339扩大到2011年的0.490,其他发展中大国如中国、巴西的基尼系数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普遍处于0.4~0.5的收入差距较大阶段。以城市贫困人口为例,2001年印度全国城市贫民窟人口为7 526万人,2011年达9 306万人,10年间增加1 780万人。

(2)圈层结构。圈层结构源于杜能提出的“杜能圈”,杜能认为区域是以城市为中心,以同心圆状的空间分布为特征向外扩展。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比较优势的中心地区可集中禀赋资源,促进产业在此集聚,实现规模效应,随着中心地区的形成,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当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说明中心地区日趋饱和,中心地区的产业集聚变得外部不经济。这时中心地区的产业开始寻求扩张。而此时产业向外转移实际上就决定了层级结构的形成。事实上,圈层结构表现为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居民点空间分布等经济景观由中心到外围的逐渐分化,它们之间呈现明显的空间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内圈层、中圈层、外圈层。其中内圈层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内人口密度大以及房屋密集且建筑物高;中圈层人口密度较小,建筑较为稀疏,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城郊农业较为发达;外圈层主要以农业为主,它一般是城市的水资源供给场所、休闲娱乐之地。外圈层中有可能产生卫星城、“飞地”等,它们往往承担并发挥着城市的功能。圈层结构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在整个圈层经济结构的成长周期中,区域内产业间分工、产品间分工促使圈层经济结构内部的层级之间形成复杂的多维联系,这种复杂的多维联系体现了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关联性和层次分异性。

发展中大国由于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不同,加上政策上的刺激,使得圈层结构表现非常明显。在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成渝经济圈等,它们均是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一个个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圈层结构。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作为国际金融、贸易、经济和航运四个中心城市的上海,是该区域的经济文化核心,其对周边地区的技术、资本、劳动力等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形成了第一圈层,即核心区域,据不完全统计,江苏和浙江两地流入上海的资金总量在5 000亿左右,作为核心层的上海,在产业上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其金融、贸易、航运、现代服务业等在国际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处于第二层次的南京和杭州,拥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为第二圈层,产业主要是以工业、服务业为主导,成为长三角区域的重要支撑;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的城市苏州、常州、无锡、台州及宁波等成为第三个层次;而南通、泰州、扬州、湖州、绍兴等区域,则是长三角区域的第四圈层。这些不同的圈层,目标定位和产业布局都不同,共同维系着一个庞大的区域经济共同體。

(3)梯度结构。梯度结构来源于梯度推移理论,该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层次的差异性,认为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是不平衡的,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推移梯度;若区域经济技术存在势差,就存在技术经济推移的动力,就有可能形成工业企业的生产力布局推移。根据生产力梯度推移原则,生产力的空间推移是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高梯度地区优先采用和发展先进技术,然后再逐步向低梯度地区过渡。作为梯度推移理论的一种延伸,梯度结构也是多元结构的具体表现,只不过梯度结构更强调区域差异,强调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差异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态。更具体一点,梯度结构的形成实质是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分布与成长的差异所致。

以金砖国家为主的发展中大国,其空间结构均存在明显的经济技术梯度。中国在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根据区域要素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将全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这种划分以及后来政策的强化,使得中国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上存在着巨大的梯度差异,东部地区是高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地,中西部虽可利用自身要素禀赋优势促进产业升级,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镇。从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亦能看出这些区域间的梯度差异,东中西部国土面积占比为1:1.99:7.53,但GDP占全国比重则为2.56:1.44:1,西部领土面积是东部的7.53倍,GDP却不足东部的40%。巴西同样存在着严重的梯度差异,就其经济发展状况,全国可以分为北部、中西部、南部、东北部、东南部五个地带,2014年,东南部GDP占比为全国的一半以上,南北差距极大。俄罗斯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欧洲板块,经济总量的4/5集中在其西部,而远东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形成了严重的梯度结构(见表2)。

不管是多元结构还是圈层结构抑或是梯度结构,都有着共同的表现,这些表现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非均衡性,发展中大国国土面积广大,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人口规模和分布情况、历史基础等存在差异,导致区域内产业结构不一,从而体现大国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多元结构就是典型依据区域非均衡发展为核心而形成的;二是适应性,即空间结构体现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和发展程度的层次性,为区域空间结构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空间,这种多元特征能够适应不同发展模式的需求,从而形成一种适应性优势;三是开放性,各种区域经济体的兴起,零关税、贸易自由化使得要素流动成本降低,速度加快,发展中大国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经济赶超,纷纷加强国内区域之间以及国家间的开放度,跨区域跨国家空间结构也成为当下经济空间结构的一大特色。譬如“金砖四国”之间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确定等均是大国空间结构开放性的表现。

2. 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布局

发展中大国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区域内产业间必须按一定比例发展,产业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组合成一个空间系统,其要素禀赋之间的不同结合形成了产业的空间结构,并促成产业布局的形成。而每一个区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区域内产业间、区域之间都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形成一个更大的空间系统——区域空间结构,而区域空间结构中各产业的空间联系以及产业结构的适时变换与升级,都要求区域经济布局的适时调整和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区域空间结构。

(1)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与区域产业布局的作用机理

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布局与升级。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是要素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构成要素)在大国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体现出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区位关系和空间组织形态,决定了产业的分布特征和生产效率。发展中大国的空间结构所表现的多元、圈层及梯度结构实质上是大国空间结构在规模结构、地域结构及职能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而空间结构不仅与区域经济布局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规模、地域及职能结构三个方面决定着区域产业布局,进而决定区域经济布局。

首先,发展中大国规模结构决定产业数量及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在规模结构方面具体体现在区域空间內人口、资源数量和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其主要特征,一方面,发展中大国自然要素禀赋丰富且种类不一,人口众多且人力资本丰富,若在区域内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组合,有助于促进新兴产业的兴起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为产业数量和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另一方面,人口众多、市场潜在需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导致需求层次的变更,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高层次需求品的出现,也为产业数量和产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发展中大国空间地域结构决定产业水平的提升。地域结构反映了发展中大国不同层次区域的分布状况、集聚分散状况、发展轴线等。随着空间结构的演化,区域内城市规模不断增长,城市化过程使得城市不断向农村发展,人口、资本、技术等资源不断由农村向城市聚集,城市—农村地域结构对于农村的好处在于扩散效应的存在使得市郊服务业及农村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于城市的好处在于极化效应的存在使得资本、技术、人力等集聚,从而促进产业在此集聚,实现规模效应,提升产业水平。

再次,发展中大国空间职能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发展中大国内部空间的自然要素禀赋、地理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实力不尽相同,决定了各区域在发展中大国内部承担着不同的职能。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区域一般利用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禀赋条件进行产业分工,除开一些配套本区域生产和生活的产业。大国内经济发达区域往往是先进技术、密集资本和高质量人才的聚集地,它会运用这些优势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经济欠发达区域则根据自身的自然要素条件及已有产业基础发展和强化某些产业领域的特色,并不断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在服务功能上的承上启下,实现经济发达区域与经济欠发达的配套联系与发展。因此,在发展中大国内部各区域应开展有效的分工,才能最大程度规避不良竞争和诸侯经济,推动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转换。

(2)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的作用机理

第一,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内源性和外部性的互相转化是区域经济布局调整和升级的动力。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的内源性是由内部的生产力诸多要素决定的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发展水平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特性。其外部性是相对于内源性而言的,存在于区域之外,但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认为是更广范围内的区域空间结构内部性。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空间结构外部性对内源性的同化,或是说内源弱化、外部性强化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在开放区域之间,某些优于区域空间结构内部性的外部性要素禀赋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布局,促使区域要素配置、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引起一系列带动辐射效应并产生积极变化,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布局模式的升级。同样,区域空间结构内源性外部化是区域空间结构内源性对外部性的同化,从而使区域外部空间结构转化为内部空间结构,进而使本区域外的区域经济布局发生变化,同时也推动着经济布局模式的调整。

第二,区域内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是区域空间结构内源性与外部性相互转化的基本形式。由于区域内生产要素禀赋、产品、部门和产业均存在扩散效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会相互影响、相互贯通,当这种影响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区域经济布局发生变化。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资源互补式,二是产品互补式,三是产业互补式,四是城乡功能互补式,这四种类型的区域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和升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资源互补是促成产业布局最基本的配置,当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产品互补,进而引发区域空间结构升级的高级形式——产业互补和城乡互补。区域经济布局也在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得到调整和升级。

而区域产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布局模式。在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也只是初级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经济布局模式大多也是与之相对应的初级模式。而在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区域内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则多为高级的产业互补传递和城镇功能互补式,以点及线,以线带面,产业综合体向产业开发带延伸,经济布局模式则为对应的高级模式。因而,区域产业发展程度是经济布局模式选择的直接影响因素。

三、基于空间结构的发展中大国区域产业布局模式

产业在一定的地域内展开,依据地域的具体条件进行布局,其中地理位置、自然、经济、科技及社会政治等因素对产业布局具有重要影响。产业布局并非固定不变的,它的分布和组合形式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域和同一地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具体情况不同,相应的产业布局模式也存在差异。产业布局在早期强调自然因素的主导作用,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及科技革命的推动,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步弱化,技术创新环境、现代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绩效、人才供给状况、地方文化氛围等逐渐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产业布局模式由传统的均质、点轴、网络等模式逐渐发生转变。对于发展中大国而言,由于经济要素在地域上的差异性,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多元性等特征,导致发展中大国的产业布局模式更为丰富和多样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种模式: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链条型布局模式、政策诱导的产业园区型布局模式及市场引导下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型布局模式。

1. 依托区域资源的产业链条模式

产业链是指产业各部门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依据特定逻辑和时空布局关系形成的链条式布局形态。产业链条型布局模式是资源型城市和区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模式强调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发展上下游加工业,建立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来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增加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发挥资源型产业集群的集约化生产效应,以摆脱对资源的单纯依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例如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化工业等资源型产业,上游建立资源的勘探开发、初加工等相关服务行业,下游建立钢铁、有色金属、石化等原材料精细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所以,依托区域资源的产业链条模式是发展中大国多元结构背景下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必然选择,正是发展中大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使得生产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发展中大国在区域产业选择上,必须考虑这种资源禀赋结构,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更不能脱离资源禀赋现实。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形成的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在脱离政策扶持之后,背离资源禀赋基础的产业布局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顯现出来的破产倒闭或萧条就是明证。可以说,资源型产业链描述的是从原材料到产品的企业网络结构,产业链升级模式可以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式(企业向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横向一体化模式(同类企业兼并或联合)、斜向一体化模式(与本产业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一体化)及混合一体化模式(产业收缩或延伸,甚至产生新的产业链)?輦?輲?訛。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链条型布局模式一方面通过内涵式产业链延伸,在核心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解决资源型产业链过短的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外延式产业链延伸,拓展资源型产品线,发展非资源性产业,解决产业链过窄问题,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发展中大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在国土面积上,俄罗斯居世界第1位,中国、巴西、印度分别居世界第3、5、7位;资源总量上,俄罗斯占世界第2位,中国、印度、巴西分别占世界第3、8、9位。因此,依据比较优势原理,发展中大国按照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故资源型产业的链条型布局模式在发展中大国应用广泛。例如2007年俄罗斯共出台了65个相关政府令,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资源出口和鼓励在俄境内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俄罗斯依托传统的资源优势,在生物技术、制药、汽车、电子技术、航空科工等都得到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样,巴西依托自身丰富的铁矿石、铀矿、铝矾土和锰矿、森林、水力等矿产资源,形成了完备的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冶金、飞机制造等工业体系,在世界市场上享有盛誉。

2. 区域政策引致的产业园区模式

产业园区也是发展中大国一种常见的产业布局模式,它主要通过政府政策的引导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实现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共享,减少外部负效应,创造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和产业群的布局模式。产业园区主要有工业园、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形式,主要在城乡结合部形成,按照发展中大国圈层结构的说法,这一般是位于中圈层或者外圈层,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建筑密度相对稀疏,在发展初期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尤其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希望通过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培育新的战略性产业。当然,也可能在外圈层采用“飞地”的方式,布局特色战略性产业,通过产城融合,培育出卫星城,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在园区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利用地理位置临近降低相互间的物流和交易成本。该模式主要在政府的外力驱动下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作为区域经济产业布局的一种重要模式,产业园区由政府出面进行前期的政策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分析后,筛选出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者相关政策优惠,吸引适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企业入园,为园区企业创造集生产制造、研发办公、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产业集中区,绕着“产业微笑曲线”构建价值一体化平台,通过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匹配和互动,形成业态聚合、功能聚合和资源聚合,从而形成自身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和区域价值。

对发展中大国而言,采用该种布局模式可以集聚创新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园区产业的关联度,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它在发展中大国应用较早,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1991年,为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印度建立了14个软件技术园区,同时大力发展高新园区,实现特定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中的班加罗尔就是典型的政府主导下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一系列高新园区的支撑下,印度从最初承接数据录入等低附加值项目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扩展,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升级,也使软件业成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印度软件及服务业总产值已超过1 500亿美元,在全球软件外包产业中的份额达到60%以上,有6个城市入围全球10大离岸外包目的地。在我国,1985年创办第一个高新园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1988年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截至2014年6月,共设立2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 409亿元人民币,工业增加值26 005亿元。到2014年8月,国家高新区总数已达114家,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可以看出,产业园区型布局模式是发展中大国区域產业布局的重要模式。

3. 区域环境诱导的产业集聚模式

基于集聚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通过它们交互作用、共同促进而形成的产业空间布局,称之为区域环境诱导的产业集聚,这种经济布局模式强调在特定的区域内,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服务业高密度聚集在一起,它不仅强调企业在地理上集中,更注重企业之间的本地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輦?輳?訛。这种模式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些是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有些是后天的人才带动,或者是区域内文化的根植性,很难单纯用多元结构还是圈层结构,抑或是梯度结构来解释,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模式中企业之间强调科学合理的分工,这种分工更多是技术层面的分工,也就是说集聚区内的企业,在技术上形成了互补的梯度,这种梯度决定了大家在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和利润获取的水平和层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业集聚模式,既有着区域政策诱导,也有着技术的梯度,是两种空间结构结合导致的产业布局模式。在该模式中,集聚区内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他们通过高度专业化分工而结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生产关系。企业在经常的联系、互动过程中,根植于互相熟悉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来采取各种经济行为。由于区域根植形成的产业集聚型布局模式是在地区自身发展而成的,因此它可以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吸引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集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拥有一定的基础后,政府可以仿效产业园区的做法,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为聚集区内企业提供优惠条件,不断吸引产业链条内的优势企业或者配套企业进入,以拉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规模和影响力,最终构筑特色鲜明的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对聚集区内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公共设施投资等加强建设,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争取在价值链分工中形成高地。

发展中大国具有典型的内源性特征,可以依靠本国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推动特定区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型布局模式在发展中大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印度形成以班加罗尔、钦奈和海德拉巴构成的“金三角”地区,形成软件产业的高度集聚区。我国“块状经济”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反映。据统计,浙江共计有52 个“块状经济”,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其中,绍兴成为全国产量最大、设备最先进、交易最活跃的化纤纺织产业集聚区;温州集聚了制鞋企业5 000多家,年产值和相关配套产业年产值分别达250亿元和150亿元,产品市场份额占全国的20%以上;宁波鄞县的服装业、湖州织里的童装业、海宁的皮革业、嘉善的木业、永康的五金业等,都是区域根植形成的产业集群型布局模式的典型。

四、基于空间结构的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布局模式

空间结构侧重于区域空间形成机制、分布特征的规律性分析,经济布局模式是对空间结构规律的现实反映。由于区域发展阶段差异,区域空间结构呈现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形式;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区域空间结构也会呈现不同的发展形式。出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多元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不同区域空间结构,甚至是同一区域空间结构的不同演化阶段,产业布局模式不尽相同,必然导致经济布局模式也不尽相同。应根据区域空间结构合理选择并适时调整产业布局模式,进而促进经济布局模式的调整和升级,在目前,区域空间结构背景下产业布局决定的经济布局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点轴式、网络式和梯度均衡式。

1. 点轴式区域经济布局

由于空间巨大,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资源禀赋、地理基础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较大,发展中大国很难采取全面均衡发展的经济布局模式,只能集中有限资源,实施重点突破。源于区域经济学核心理论的增长极理论以及中心地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必须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选择增长极,通过一个或数个增长极逐渐向其他区域扩散,最终才能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依托该理论逐步形成了点轴式空间经济布局,正是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空间突破的有效路径。在发展中大国,经过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逐渐从匀质分布状态演变为非均质状态,最终使生产资料向特定区域聚集,不断促成点线和轴线的形成,最终扩展为中心和轴线系统。具体来说,点轴结构中“点”是指区域发展中的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中心区域,“轴”是交通、通讯线、能源线和供排水线等连接起来的线状基础设施束。点轴式区域经济布局实际上考虑到了发展中大国多元结构的现实,正是国土面积广大、地理位置差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易造成发展中大国空间结构的非均衡性,限于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的制约,必须集中配置有限的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于是,发展中国家会重点培育若干个增长极,但是作为空间广袤的发展中大国,一两个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和极化效应肯定有限,因此空间中多个增长极的培育就势在必行,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聚集与扩散,最终形成系列点轴。点轴式经济布局要想发挥作用,实现未来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发挥增长极的圈层结构效应,靠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使得要素在空间中优化布置,实现小区域内的均衡发展。目前国内众多的区域发展现实,如西安—宝鸡为中心的关中发展战略布局、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川渝发展战略布局等,都是典型的点轴式经济布局,既考虑了多元结构现实,又考虑了圈层结构的效应。问题是,发展中大国如何选择自己的增长极,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这就必须依托区域资源,选择有一定的资源禀赋优势,又便于构筑完整的产业链条的产业,也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产业布局,只有如此,才能如新结构经济学设想的那样,培育自己的优势产业,构筑区域发展的内生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点轴式区域经济布局实际上是区域资源的产业链条模式发展的结果。

点轴式经济布局模式可以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吸引资源向特定区域聚集,在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增长极就形成了具有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区域经济中心,可以利用发展轴线,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中心的扩散效应,实现区域经济的空间协调发展。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被很多发展中大国认为是区域经济布局的有效模式,因而被许多国家认同和采用。当然,在区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点轴式布局模式的内在动力机制、具体结构形式以及规模等级均会存在不同,也就是说在发展中大国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点轴模式具有不同特征,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融入时代特色,这种特征体现为集聚与分异程度及社会经济客体间的相互作用等。点轴式经济布局的优势在于可实现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有机统一的地域经济网络,在发展中大国,若确立了区域范围内重点发展轴线,则可使全国战略和地区战略实现较好融合,使区内各地区、各产业有明确统一的地域开发方向,从而提高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和管理组织水平?輦?輴?訛。这一模式对我国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提供了可操作的理论结构,1987年,《全国国土总体规划》试行,其中海岸地带和沿江地带(即“T”字形结构)作为我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战略重点纳入规划中,点轴模式在我国得到较好的应用,这种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長和资金的有效利用。可以说,点轴式经济空间结构模式是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当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它可发展为网络开发模式,其实就是点轴模式的延伸。

2. 网络式区域经济布局

网络式经济布局模式是点轴式经济布局模式发展的结果,网络区域布局模式中的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点极之间及经济轴线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按照一定的经济技术规律经纬交织而发展成的点、线、面于一体的经济系统。主要包括产品、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网及交通通讯动力网等?輦?輵?訛。该模式主要出现在经济较发达阶段,在“点—轴系统”开发导致过分集聚的情况下,区域空间结构的集聚演化促使区域经济布局调整,随着交通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趋向于分散化而形成网络状况?輦?輶?訛,网络区域经济布局模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选择。当区域形成众多经济增长极,区域内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备,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联系愈加紧密时,点轴空间交互扩张,产业布局成网络分布,区域经济呈全面发展态势?輦?輷?訛。当然,网络式区域经济布局模式也吸收了圈层结构的精华,当一定区域中若干个增长极建立起来以后,通过区域之间的交通网络或者其他线条连接,进而形成不同的外围战略节点,形成梯度分明的圈层结构。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在这些不同节点周围,云集着不少区域政策诱导形成的产业园区,这些园区通过分工合作形成紧密的高新技术产业网络,最终实现整个区域内产业的升级。也就是说,在这种模式里,区域政策引致的产业园区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形成经济布局模式中一个关键环节。

中国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均经历点轴模式向网络模式发展演变的过程,从长三角地区来看,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通过沪宁杭稠密的公路、铁路网将苏州、常州、无锡、湖州、嘉兴、绍兴等城市紧密联系起来,同时长三角地区沿河靠海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该地区内河航运和海洋运输业非常发达,纵横交错的交通干线网沟通了长三角地区的联系,在整个长三角地区资源和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在这种模式中,各个核心节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布局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了“一区六园”的新格局,即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大学科技园区、中国纺织国际科技产业城、金桥现代科技园和嘉定民营技术密集区,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综合改革的先试先行基地,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和辐射基地;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总量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位居前列,已经形成了软件、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三大特色产业集群,在长三角产业格局中独占鳌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信息软件、物联网、电子商务和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国内起引领示范的作用,通过这些中心节点城市的园区产业布局模式,使得长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引领着国内产业发展升级的方向。采用网络区域经济布局模式,不仅可以统筹区域内资源、要素、企业、部门等组合成具有不同层次、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系统,促进顶级中心城市沪宁杭与次级中心城市(苏州、无锡、常州等)互通有无、分工合作,同时促使长三角地区空间结构发生重构,推进了该地区一体化进程。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大国均有运用,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大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不具备这种经济布局实力和经济发展。

3. 梯度均衡式区域经济布局

梯度均衡式经济布局源于区域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区域均衡理论注重公平,认为各个区域都实现增长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区域非均衡理论注重效率,认为应优先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的部门、产业和地区,再带动和推进其他部门、产业和地区的发展,也就是说梯度均衡式经济布局追求的是整个国家经济总体协调发展。对发展中大国而言,资源禀赋的空间差异巨大,很难在短时期内进行全局性经济布局,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出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区域,培育适应其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体系,通过调整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按最优比例进行产业布局。最终,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总体协调的战略原则,布局针对性的增长极或者增长轴,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或是主导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体系,为下一步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在区域增长极或者增长轴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充分利用区域空间相互作用,将区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相互连接、互通有无、相互带动,通过这种区域相互作用,把国家层面上彼此分离的区域结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而促成区域内协调发展。梯度均衡式经济布局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的梯度均衡发展,二是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法等)等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三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梯度均衡发展,这三种活动叠加在一起,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布局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当然,在梯度经济布局模式里,要想让不同区域的梯度缩小,实现产业自动转移还必须要借助区域环境的诱导,比如依托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等因素,通过它们交互作用、共同促进而形成的产业空间布局和经济布局,这种模式更注重企业之间的本地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这种区域环境的诱导,可以是产业扶持政策,可以是技术引进政策,也可以是其他经济联系,通过适应性的产业环境,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集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梯度均衡式经济布局模式一度成为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发展和规划的主要理论依据,成为产业布局战略转移的理论依据之一。中国对东中西部实行的梯度经济布局战略就是对这一经济布局模式的运用,优先发展东部,当东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然后实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后是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中国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效率的同时,也注重实现区域间的公平,最终实现先发区域的示范带动效应和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样,巴西也是这一模式的忠实执行者,基于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异,巴西采取生产力布局内地化布局战略,出台了诸多经济政策,鼓励企业由发达沿海往内地投资扩展,发达沿海往不发达沿海扩展,传统作物种植区域往农业新边疆扩展,譬如巴西东北部地区开发管理局通过财税刺激吸引各企业产业布局,并借助巴西东北部的经济与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存在较大的互补性,以实现东北部经济发展,也是这一模式的实现。

猜你喜欢
产业布局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语言学视野下的电影“赋比兴”问题综议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浅谈城市物流中心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家具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意义理论对外语学习的启示
关于舞台空间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思考
关于江西省高铁经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