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策略

2017-03-21 15:07朱进廷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调动团体管理者

朱进廷

中小学教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如何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使其积极投身教育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需要認真探究的课题。激励机制是一条重要的管理策略,管理者应当在实践中学会科学运用。

一、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保持一致

个体激励指的是学校在达到教师个体要求的前提下,把教师个人看作激励对象,对教师个人开展激励,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体意愿的结合。团队激励指的是把教师群体作为对象开展激励的一种方式。个体激励比较注重教师本人的努力及获得的成绩,可以充分激励个人的积极性,施展个体的才华;而团队激励比较注重教师群体的作用及贡献。

在学校管理中,激励一定要是全方位的。管理者要采取个体激励和团体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进行激励。以前学校的管理通常只注重对个体的激励,忽视对团体的激励,现在很多管理者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注重对团体的激励。团体激励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推动教师间的合作互助,使大部分教师都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愉悦。

二、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完美结合

外部激励包括任务激励、精神激励以及物质激励等,是利用外力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行为。开展外部激励对教师有许多益处,可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可以在很多方面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过于强调外部激励,有时反而可能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内部激励指的是使教师自觉地、主动地摒弃消极思想,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把不足转化为力量,超越自我,这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和自觉性最好的办法。所以,管理者应该了解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的辩证关系,把它们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辅相成

人有许多需求,而且这些需求间也有密切的关联。所以,人们把管理激励体系分为物质激励及精神激励两种。物质激励指的是以物质或者奖金等方式对其进行奖励。精神激励的方法主要有表扬、鼓励和批评等。这两种激励体系的动力是不一样的,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和领悟,是在物质激励的外动力下进行的,而要保证教师积极性的持续则必须以精神激励的内动力为前提。但是,不少学校的管理者没有考虑到这种内在联系,觉得教师只关心工资,于是就采取按课时计费的方式。如此一来,教师的工资虽然涨了,但是他们别的要求还是得不到满足。因此,学校管理者在进行物质激励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教师的情感需要,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公平、公正的原则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开展激励的时候,要做到赏罚分明、赏罚适度。第一,激励的手段要公开,尤其是物质激励。很多学校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教师评估系统及适用的奖罚体系,让教师的工资和他们的职位要求、教学成绩以及教学质量相关,进而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报酬和自身工作是不是符合,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二,激励要做到公平、公正。一个人对自己得到的东西是不是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通过社会比照和历史比照看其相对值。第三,在进行激励的时候应该和考核体系相结合,这样可以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促使这种外部推动力变成自身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调动团体管理者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窗口和镜子
数独驾到
响鼓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