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及培养策略

2017-03-21 15:15郭青松林艳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素养语言

郭青松+林艳萍

什么是“语文核心素养”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这也完全适合于小学语文教学。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第一,重视积累,增大閱读量。大量的语言积累能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汉语的语言规则,丰富学生的语感经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语言积累能力的培养放在首要地位,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在重视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还要注重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既要重视课内阅读,又要重视课外阅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鼓励学生看看“闲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二,重视学生思考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相关的问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基于学生的学习视角进行考虑。当教师基于学生的学来进行教学时,才会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提问、思考、交流、表达、展示的机会,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如猜字谜、猜灯谜、接对联、玩成语接龙等不同形式的语文思维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户外体验活动。

第三,重视学生语言审美情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是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形式。通过朗读、对比、类比、表演、情境体验等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文字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对优美的语言形式进行借鉴并运用。

第四,注重文化传承。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理解、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在小学低年级段,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一些简单的古诗文,如五言绝句和《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在中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一些国学经典片断,如《论语》《大学》《孟子》等节选,以及唐诗、宋词等,帮助学生学习国学知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素养语言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