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险的影响

2017-03-24 12:2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支柱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

王 欢

(河海大学人口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1100)

江苏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险的影响

王 欢

(河海大学人口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1100)

江苏;人口老龄化;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

作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不仅意味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多,同时也意味着整体人口结构的衰老,这势必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首当其冲〔1〕。本文以江苏为例,从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入手,着重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

1 人口老龄化现状及特征

江苏1986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13年。之后,江苏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显示,江苏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0.89%,遥居全国前列,仅次于四川(10.95%) 。总体上看,江苏人口老龄化具有“两大三高”的特征。

1.1 绝对数量大 1964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65.07万人,1982年335.67万人,1990年进一步增长到455.28万人,2000年645.84万人,而到2010年江苏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856.78万人,比1986 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增长了52%〔2〕。

1.2 地区差异大

1.2.1 各地市间差异大 虽然江苏整体人口老龄化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仍十分显著。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14.76%),其中南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了16.51%,是江苏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而泰州和扬州分别以14.24%和12.45%的水平位列第二、三位;苏南地区则在人口迁入的影响下人口老龄化程度最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仅为9.23%,其中苏州人口年龄结构最为年轻,这一比值仅为8.51%;苏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则介于苏中和苏南之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0.58%,南京9.20%,无锡9.50%,常州9.78%,镇江10.36%,徐州10.43%,连云港9.18%,淮安10.40%,盐城11.97%,宿迁10.22%〔3〕。

1.2.2 城乡差异较大 由于经济发展、人口流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江苏人口老龄化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镇和乡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城市:60岁及以上乡村人口已经高达19.36%,镇人口次之为14.83%,最低为城市人口 12.34%;65岁及以上人口和8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中,乡村人口同样居高不下,分别达到13.39%(城市8.21%,镇10.16%)和2.64%(城市1.54%,镇1.92%),均高于城市及镇〔3〕。

1.3 高速 我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起步于1970年,比西方国家至少晚了三、四十年,但仅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实现了人口结构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变,其速度之快可谓空前,而江苏人口老龄化发展势头更为迅猛。1990年江苏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5.28万人,占比6.79%;2000年645.84万人,占比8.84%,高出同期我国平均水平1.88%;2010年856.78万人,占比则达到10.89%,高出同期我国平均水平2.01%。江苏1953年65岁及以上以口占4.49%,1964年3.71%,1982年5.55%。

1.4 高龄 1982年,江苏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仅有40.34万人,到1990年增加到61万人,1995年又增至76万人,增幅由1982~1990年的年均增长2.58万上升到1990~1995年的年均增长3万人。2000年,江苏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总数为99.21万,占总人口的1.35%,即每万名居民中有135个高龄老人,而2010年167.53万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3.32%,占江苏总人口的2.13%,10年间江苏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增加了68.32万人,平均每万名居民中高龄老年人口数增加了78人。

1.5 高老年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与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之比。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江苏老年抚养比仍将不断上升。江苏老年抚养比从1982年的8.47%一路高升至2010年的21.00%,意味着3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的养老负担增加了近13%,平均每5个劳动年龄人口就要供养一个老年人口,老年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构成的抚养负担为1982年江苏刚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前的2.48倍。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推进,江苏在未来半个世纪内老年抚养比仍将持续增高。高老年抚养比说明江苏未来50年内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将不断加重,而政府也将面临巨额退休金与社会福利支出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2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险的影响

2.1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巨大支付压力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而收支平衡、资金可持续则是制度运行与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然而,在人口结构转变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将直接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冲击。见表1。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大幅增长。2000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2 115.5亿元,2010年则达到10 555亿元,年均增长843.9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7.44%。江苏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更为迅速,从2000年的121.1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733.6亿元,年均增长61.2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9.74%,超过我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3〕。江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迅速增长将直接影响到制度资金的可持续性。

表1 江苏城镇职工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支出和老年人口比重(OLDt)情况

基于1991~2010年江苏人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PENt)和65及以上OLDt自然对数的时间序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由此可见,OLDt对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支出的长期弹性为2.68,这表明江苏人口老龄化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此外,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其他问题也具有潜在放大作用,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重大压力。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金是由现收现付制下社会统筹账户的基础养老金和完全累积制下个人账户的个人养老金共同构成的。对于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账户而言,人口老龄化使得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人越来越少,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因而造成制度内抚养比不断升高,在替代率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缴费率上升成为维持制度运行的必然选择,但这不仅会给企业和在职职工带来沉重负担,也对基本养老保险扩面与提升统筹层次带来重重困难。对于完全累积制的个人账户而言,人口老龄化并不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限制并没有开放及资本市场不健全等因素极大地制约了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现阶段基金收益仅能维持在银行存款利率水平,甚至低于通货膨胀率,个人账户基金完全处于“缩水”状态,加之未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能导致的劳动力资源稀缺与人工成本上涨,个人账户养老金恐难以发挥帮助老年人购买照料、护理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与此同时,随着进入退休队伍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等问题的负面效应也会日益增强,这也会使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人口老龄化面前难以为继。

2.2 基本医疗保险资金需求迅速攀升 人口老龄化是影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由于人均医疗费用和年龄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人到45岁便进入人生的发病期,到60岁便进入人生的生病高峰期〔4,5〕。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中青年要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年人患慢性病的概率为71.4%,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医疗费用消耗的大幅度增长,同时,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不断推进,许多高价的医疗仪器、设备、检查和治疗手段的运用使医疗费用上升更快。江苏人口老龄化一直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化趋势明显的特点,近年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20.86亿元增加至2010年的274.01亿元,年均增长25.3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29.37%。

对2001~2010年的江苏人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MEDt)、OLDt分别取自然对数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经检验发现两者具有协整关系。结果表明,江苏OLDt与MED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长期弹性为0.8,即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会出现大幅度增长。见表2。由此可知,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到来,需要照顾、护理的老年人会快速增多,未来江苏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面临巨大支付压力。

表2 江苏城镇职工MEDt和OLDt情况

3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对策

3.1 适度调整生育政策,促进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 导致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持续低生育率引起的人口再生产功能萎缩。与西方先进国家的人口再生产转变过程不同,我国人口老龄化是计划生育政策外力“扼制”下的人口过程转变结果,具有较强的非自然性。一直以来,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导方向,虽然成功控制了人口总量过快增长势头,但也成为人口结构老化程度不断加速的重要推进器。现阶段,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们不仅要注重对人口数量的控制,更要关注对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而只有适当调整生育政策才能有助于人口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具体政策建议是,针对我国生育率高低有别的地区差异,可以采取差别化的人口政策,放宽生育率较低地区的生育政策,同时控制高生育率地区的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结构转变的协调性,首先可以在以江苏为代表的超低生育率省份(地区)适当放宽生育政策,进一步降低二胎准生的限制标准,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可以根据地区内差异执行不同开放力度的生育政策,即生育率越低的地区政策开放力度越大。适时适度地调整生育政策,不仅有利于阻止生育率的进一步下滑,促进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缓解生育政策与生育意愿之间的矛盾,促进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

3.2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会保险改革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三支柱模式,第一支柱为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主导的补充养老保险,第三支柱为个人主导的储蓄性养老保险,但由于我国第二、三支柱至今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养老保险承担了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主要责任,这也是现阶段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人口结构日益老化过程中负担沉重、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彻底改革养老保险体制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关键,而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发展的应有目标与方向。对于第一支柱,江苏在中央政府财政支持下,应与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持,加大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持力度,逐步解决隐性债务和做实个人账户,促进基本养老保险自身恢复财务平衡发展,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增强基金流动性,采取安全稳妥的投资方式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对于第二支柱,政府应大力引导、加快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支持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对于第三支柱,政府应积极引入市场力量,鼓励个人参加商业保险,为保障老年退休生活的质量履行个人责任。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能够合理发挥三支柱各自在养老保障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二、三支柱的充分发展可以减轻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压力,从而降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减轻财政债务负担,这将有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恢复与发展。在医疗保险方面,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应逐渐加大对医疗保险的财政支出力度,同时应注意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之间保障力度、保障水平之间的差距,继续提高城乡社会保险参保率,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只有覆盖城乡、水平合理、差距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1 诸福灵.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科学架构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0;(1):59-71.

2 江苏省统计局.1982-2010年历次人口普查统计公报〔EB/OL〕.http://www.jssb.gov.cn/tjxxgk/tjsj/pcsj/201605/t20160520_284005.html.2016-8-28.

3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11〔EB/OL〕.http://www.jssb.gov.cn/t jxxgk/tjsj/tjnq/jstjnj2015/index_212.html.2013-3-21.

4 仇雨临.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挑战及对策思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27-9.

5 邓大松,杨红燕.人口老龄化与农村老年医疗保障制度〔J〕.公共管理学报,2005;2(2):76-9.

〔2015-09-28修回〕

(编辑 苑云杰/王一涵)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2015ZDIXM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o.2015B13514)第一作者:王 欢(1983-),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人口社会学研究。

C924.2;F842.6

A

1005-9202(2017)05-128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5.114

猜你喜欢
支柱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险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抓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四大支柱
对基层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分析和思考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我国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的不足及完善措施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河北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