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族团结教育由“宣传”式向“认同”式的转换

2017-03-25 20:54李凤稚赵刚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认同宣传

李凤稚?赵刚

【摘 要】 民族团结教育由注重“宣传”转换到“认同”模式具有客观必然性。民族团结教育的“认同”是对国家、民族和发展道路的认同。在民族团结教育方面的“认同”模式主要是形成有利于“三个认同”传播的文化路径和方法路径,推动有利于“三个认同”形成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民族团结教育;宣传;认同;模式转换;目标;路径

民族团结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搞好民族团结教育,急需从以往的“灌输”、“宣传”模式转向到“认同”模式之中。

一、从“宣传”模式转化到“认同”模式的必然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上,所谓“宣传”即是指宣讲或是“灌输”,而“认同”不仅是指自我的一种心理过程,更是指强调自我在感情上和信念上与他人的相似性。“宣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往往是大张旗鼓地搞了“宣传”一面,而忽略了“认同”实际效果这一面。民族团结教育由“宣传”转向到“认同”主要是由三个方面所决定的。

首先,这是由民族问题的发展道路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和“无产阶级专政总问题的一部分”。因此,社会主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道路。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学说是我们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随时进行宣传”。[1]在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民族问题与发展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道路,我国民族团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认同基础上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践证明,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就必须不断增强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其次,这是由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影响着各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使民族团结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变得复杂和突发,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群体性事件,折射出部分人群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已脱离主流价值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之争,强化了各民族成员的身份壁垒;思想多元化下的关于民族政策的“逆向歧视”、“一族一国”论等杂音、噪音也影响着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和民族团结的政治认同、理論认同、情感认同,这就使得强化各民族对中国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和谐民族关系的认同更加紧迫。

最后,这也是由我国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所决定的。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历史的实践告诉我们,民族分裂、矛盾与隔阂,会迟滞民族的发展,而民族和睦、融洽才会推动民族的进步。当前我国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绝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加强民族团结的认同教育将是长期的历史课题。做好民族工作,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人心向背决定着社会主义的成败,我们难以想象各民族成员不认同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状态下,会有党的前途、国家的前途和各民族的前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民族团结教育推向到认同模式的根本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告诉我们,教育上的“认同”能够克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脱离受教育者的不足,它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双向度的,既有教育者积极地向受教育者传播民族团结思想,更有受教育者以意志和行动为表征的积极回应。把“认同”教育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模式,需要明确民族团结教育的认同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认同。

二、从“宣传”模式转化到“认同”模式的教育目标

在民族团结教育上,我们党提出多方面思想。当前党提出了“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地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的教育”,“尤其要在各族青少年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深扎根于各族青少年心中”等一系列重要思想。[2]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些认同既有文化认同,又有政治认同,这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核心理念。

“民族”是与“国家”相结合的,其要点是将公民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倡导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按照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公民身份认同是把族属意识、族籍身份与公民身份相分离的政治认同。然而,在公民个体身上真正构建出区分明确的公民身份认同和族属身份认同却是比较困难的问题。当前,我国部分民族的极少数成员族属身份被特别地强化出来,他们打着“一族一国”的幌子,公然分裂民族、分裂国家,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认同。此外,还有一些人认为我国实行的民族识别——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优惠政策会强化少数民族的族属身份。民族团结教育把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作为教育目标,就是要协调好公民身份认同与族属身份认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在多民族国家,公民个体的族属身份可分成两层,一层是属于本族群的身份,另一层是属于国族的族属身份,在我国即是指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56个民族虽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是“国族”,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华民族建立的,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来维系的。构建国族、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使命,民族团结教育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手段。民族团结教育把认同中华民族作为教育目标,就是在承认各民族的族群认同基础上深化民族成员的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不是虚构的,它是实实在在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不是少数民族同化于汉族,也不是搞强迫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中华民族认同要与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相结合,也要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相结合。国家是中华民族的政治屋顶,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国家的发展是历史的过程,中华民族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认同这条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认同这条道路的前提。其次是认同这条道路所具有的“中国特色”,这是认同这条道路的关键。再次是认同这条道路的内容和所取得的成就,这是认同这条道路的重心。最后是认同这条道路的发展目标,就是认同这条道路的前途,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向各族群众讲清楚解决民族问题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民族问题的解决必须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中来解决,解决民族问题又有利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教育要使各族群众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把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会超越仅把民族团结教育当作搞好民族关系的局限性,这更符合我国国家发展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实际,也是人类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到强调“认同”模式的反映。

三、从“宣传”模式转化到“认同”模式的实现路径

民族团结教育把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作为教育目标,就要从增进各民族成员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道路认同的良性思想意识出发,才能实现认同教育的目标。

首先,要形成有利于“三个认同”传播的文化路径。“三个认同”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支撑起我们认同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底蕴。中华传统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各民族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源泉。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这是形成国家认同和对社会发展道路认同的基础。因此,民族团结教育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其次,要推动有利于“三个认同”形成的实践路径。民族团结教育要在实践中获得“三个认同”教育的着力点。一是,要在教育中始终贯彻社会主义国家内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任务。我国民族问题的突发性事件日益增多,既有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所制造的严重暴恐事件,也有各民族成员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个别民族歧视事件,民族团结教育不能只是宣传政府对事件的态度和民族政策法规,而要正确分析这些民族问题的成因、发生过程和危害,“事实透明”远比“雾里看花”更对“三个认同”具有意义。二是,我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之间,不同民族地区之间,其“三个认同”特点迥异,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都应结合本地区的民族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此外,做好教育者日常生活中的“三个认同”现状分析也非常重要,这种定量分析经过理论总结再传授给受教育者,能够有效避免民族团结教育上的“空谈”,能很好地引起受教育的情感共鸣。

最后,要形成有利于“三个认同”的方法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阶梯。要采取“理论灌输法、渗透熏陶法、规范践行法、比较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和综合教育法”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3]除此之外,还要坚持“个性与共性”、“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教育方法。“三个认同”教育的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族而异、因地而异。我国多民族状态是历史上形成的,在历史逻辑上有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过程,“多元”是现实存在,“一体”是发展趋势,因此,“三个认同”教育的方法也应是“多元性”与“一体性”的辩证统一。我国“民族”的划分既尊重了民族理论,又突破了现有民族理论的局限,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认知,“三个认同”教育也不应固化理论然后再教育给受教育者的模式,而应是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理论与实践理论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3.

[2]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2003-2009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80.

[3] 徐柏才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352.

【作者简介】

李凤稚(1988-)女,吉林长春人,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赵 刚(1971-)男,吉林省镇赉县人,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民族问题理论.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教育认同宣传
民族院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的途径研究
云南民族学院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认同的崩溃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研究
浅谈行贿犯罪案件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跨性别者认同矛盾研究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