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2017-03-28 06:04潘昌初肖剑忠盛李铭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杭州

◎ 潘昌初 肖剑忠 盛李铭

青瓷轻旋薄冰盛绿云,黄杨枯木变化作神灵,古琴一曲流连余音绕梁……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勤劳的杭州先民们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工艺文化。考古学家发现了8000年前 “跨湖桥文化”的黑陶和5000年前 “良渚文化”的玉琮。作为“丝绸之府”,杭州历来是中国丝绸的设计、生产和商贸中心。作为中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区之一,西湖龙井茶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作为 “南宋官窑”瓷的生产、集散中心,官窑位居宋代 “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瓷之首。同时,杭州拥有一大批百年老字号品牌 (企业),为国家培育了众多工艺美术大师,如都锦生织锦、西湖绸伞、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等。此外, “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领域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学术社团,被誉为 “天下第一名社”。

传统工艺是农耕社会简单工业的最主要成就,它融汇了国人的智慧、品格、趣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空间的艺术化追求。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活动的开展,传统手工技艺和传承人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2015年底,作为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新增项,“振兴传统工艺”得到了业界的普遍关注,随即文化部也启动制订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6年全国 “两会”期间,写入 《政府工作报告》的 “工匠精神”又引发社会热议。如今,“振兴传统工艺”正式写入 “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全国各地相关工作也相继展开。

传统工艺是为生活服务的,应倡导传统工艺的 “生活态”。与时偕行,尊重民众的创造性,才能够最终实现传统工艺的自我更新和发展。2012年,杭州成功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全国首个 “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生活的多彩,离不开工艺的熏染;工艺的丰盈,来源于生活的馈赠。从良渚的玉琮,到张小泉的剪刀,从南宋的官窑,到王星记的折扇,杭州的传统工艺独具江南神韵、精致品质。面对现代文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将古老的 “手工之美”融入现代生活,激活蕴含在手工技艺中的生命力,为现代杭州提供了生活和生产的双重滋养,值得我们深思并为之付出努力。

一 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的内涵和意义

传统工艺是历史生活的产物。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根据其不同的需要,社会生产提供与此相应的物质和文化产品。生活方式的变革要求经过调整的、发展了的传统工艺与之相适应。因此,传统工艺形成于民间,服务于民众生活,与时代紧密联系,从来都不是处在凝滞状态中的。它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变化,以更为丰富的样式形态主动融入时代,满足民众多样化的物质、精神需求,呈现鲜活的生活态,从而实现自身的功能和价值。这是传统工艺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传统工艺能保持常变常新、传承数千年而不绝的原因所在。

(一)带动产业的形成与壮大

传统工艺是一个不应该如此被忽视的产业。目前,工艺美术已被列入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西湖绸伞等33个项目被列入杭州市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和技艺。此外,中泰竹笛制作、东坞山豆腐皮制作、青溪龙砚、青柯鸟笼、临安竹盐、建德倒笃菜等众多影响力相对较小的传统工艺也被列入非遗名录。截至2016年底,杭州拥有工艺美术大师118名,其中亚太手工艺大师3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6名 (含亚太手工艺大师3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44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68名。同时,具有中、高级工艺美术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280名。2016年,杭州工艺美术行业的产值逾180亿元,相关从业人员达数十万人。全市范围内已形成了花边、扇艺、刺绣、织锦、窑瓷、陶瓷、石雕、铜雕、木雕、剪纸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民间传统工艺精品体系,以及竹纸、竹笛、殿堂壁画、传统医药、传统餐饮、名优特产等链条较为完善的非遗产业集群。如果杭州的设计创新能跟得上,综合效益会更高。

(二)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人类是通过人体的五个感官来感受生活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没有改变。即使每个时代的环境和科技有很大不同,传统工艺制作的 “用心制作”理念现在仍影响着我们、启发着我们。一方面,传统工艺背后蕴含的某种时代和文化的精神,让人们在快速更迭的消费文化中寻找到一丝失落的精神家园。因此,做好传统工艺资源的 “再生活化”,可以有效维护文脉的传承。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日常用品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 “能用”的纯实用主义功能性之上,对美、品质的更高期待,使得具有原创性质的、独一无二的商品有了市场。原创性所体现的高附加值和大众商品的差异化,正是传统工艺能够在商业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方式,这无形中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三)孕育健康的生活与人格

传统工艺里有我们热爱生活的各种秘密,它完好地保留了令都市人向往的生活方式的痕迹。首先,在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中产生的抑郁、焦虑、孤独的心理状态让人们对精神领域有了更多的需求,在传统工艺中可以体验到慢生活、慢节奏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其次,振兴手工艺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关涉资源的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再次,手工劳作集组织规划、设计构思和生产制作诸多实践环节于劳作者一身,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完整人格的养成。随着休闲时光的日益增多,业余手工艺制作可帮助人们创造性地充实闲暇时光,让生活充满意义。最后,高度个性化的手工艺可激发消费欲求的审美转移,帮助消解畸形的 “炫耀性消费”,从消费端遏制现代生产对自然资源和产品功能的过度开发,振兴手工还关涉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的社会风尚建设。

(四)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手工生产规模小,投资和占用流动资金少,生产管理成本低,无须复杂工具设备和生产组织,适合偏远、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也适合发展特色县域经济、特色小城镇。劳动密集型的手工生产,倚重个人智慧、经验、才情、技能、技巧和工力,不受性别、年龄、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局限,也不受集约化组织形式和资金投入的制约,可接纳最广大的闲散劳动力,为其提供无限的就业机会。手工生产从来都是“在家干活”,这与信息社会 “在家办公”的理想相吻合,振兴手工艺可安民于本土。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振兴手工艺都能促进灵活就业,形成新就业形态,支持青年尤其是就业困难者就业、创业。

二 各地促进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的成功经验

古人作诗,讲究章法、结构的严谨和法度,注重文章的 “起、承、转、合”。“起”是起因,即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结果,是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即结尾。从诗歌的 “起、承、转、合”入手,通过对缜密的结构的梳理,能实现对作品意旨 “透过一层”的领悟。杭州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也需要在 “起、承、转、合”四个层面吸收借鉴经验。

(一)“起”定基调,为生活所用是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的现实要求

古人对于诗文的开头十分重视,有 “凤头”之说。实现传统工艺资源的 “再生活化”,思维方法的转变最为紧迫和重要。在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日本也曾遭遇传统工艺发展和保护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社会政治、经济的现代化,传统工艺逐渐衰落,日本政府因此于1974年5月25日颁布了 《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其目的是振兴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工艺品产业,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地域经济,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1年4月18日,日本又制定了 “附则”,共7条,对相应条文进行了修订和解释。《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规定,传统工艺品的确认,主要有5条标准:①生活中老百姓仍然在用或可以用的东西;②其制造的工艺主要是手工艺;③是由传统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④使用传统的材料;⑤有一定的从业人员和企业,能够维持和保障传统工艺品种的生产。第一条标准值得注意,它实际上规定了传统工艺的当代性,即生活的本质及其内在性。将 “为生活所用”作为传统工艺存在的第一个标准,无疑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

(二)“承”起续境,传承传统与不断超越是传统工艺新生的关键

在诗文当中,“承”句与 “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 “承”句不是对“起”句的简单重复,而是对 “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传统工艺凝结着创造者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是创造精神的延续,因而继承传统不仅仅要沿袭,更重要的是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传统工艺具有催生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可能,其振兴最终要靠市场和生活来推动,但技艺的传承是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虽难以在寻常百姓生活中找到踪迹,却像一块基石那样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着现在的生活。温州著名民俗专家叶大兵曾将 “温州模式”与温州民俗文化联系在一起,认为温州传统工艺背后的民俗文化是形成 “温州模式”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一观点,得到了温州不少有识之士的共鸣。

例如,温州漆器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素以质地坚实轻巧、色彩光亮、髹饰方法隽巧而别具一格,在两宋时即享有盛名,而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温州家具业的发展。如今,温州成为仅次于广东的第二大家具生产基地。又如,瓯绸是温州有名的传统纺织品,过去在苍南、平阳一带尤为盛行,史料记载曾有当地县令因为河道被织绸留下的飘丝堵塞而不得不颁布公告加以规范。如今,平阳的塑编、再生棉及其延伸出的印花、丝印以及金乡的标牌、龙港的印刷都得益于当初织绸的盛行。也曾有人开玩笑说,乐清的电器行业之所以如此发达,主要是受当地传统技艺细纹刻纸的影响。因为据说乐清最初的电路制版都是手工刻制的,这与细纹刻纸相得益彰。温州的传统工艺除了对目前温州的产业布局产生影响外,还对 “温州模式”在精神层面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以 “鸡鸣布”为代表的传统工艺让温州人养成了勤劳、吃苦的精神。以 “弹棉郎”为代表的传统工艺让温州人走南闯北,培养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三)“转”造波澜,紧扣时尚的潮流是传统工艺现实生存的保障

在诗文中,“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是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 “转”句上做文章。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有创新的传承是一种趋势,这种创新是有限度的,是限于传承和保持的基础之上,同时又要适应当代人的审美习惯和消费需求。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的嫁接,必须在做好传统工艺造型和传统材料形态转换的基础上,紧扣现代时尚文化潮流。任何不能有效介入当代人生活的产品,不管有多高的技艺,一定会被人们抛弃的。在这方面,王星记扇子就是很好的例子。

1994年的王星记,已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摇摆不定,而当年的一把大火,更是把王星记逼向了绝境的边缘。企业几乎成为一个空壳,连年亏损,几次易址。到2000年,王星记的年销售额仅有160万元,负债180多万元,只有80多人的生产队伍却要负担150多名退休工人的退休费……眼看着百年老字号危在旦夕,孙亚青临危受命,成为王星记的掌门人。孙亚青上任后,推行 “产品不合市场口味就得自己消化”的规定,陆续对产品、技术、营销等进行变革。一年多后,孙亚青止住了王星记连续十多年亏损的局面。到2015年,一度奄奄一息的王星记资产已经达几千万元,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博物馆的藏品价值连城。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活动上,王星记交出了一件件令人点赞的 “中国制造”产品。在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上,王星记更是以杭州 “雅韵”打动了世界。这些年,王星记从单一的传统生产型企业向融合工业设计、旅游商贸等功能的现代服务型企业转变。在这背后,变的是孙亚青的思路、理念,不变的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以及对精湛手工技艺的坚持和自信。

(四)“合”契主旨,建立起社会认同是传统工艺价值实现的钥匙

“合”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传统工艺的振兴应综合考虑,单纯从设计的角度是带动不了行业发展的。在产业联动方面,东阳木雕就是浙江省乃至全国地域性传统工艺传承很好的例子。东阳木雕产业是继横店影视城旅游产业之后的第二个金字招牌,是东阳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目前,东阳创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木雕专业市场 “东阳中国木雕城”,全市有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企业3000多家,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规模的生产企业90多家,纳税额超过百万元的企业30多家,从事该行业的人员在10万人以上,2014年东阳整个木雕产业产值已经超过240亿元。东阳木雕产业创造了无数千古佳作,如果把全国乃至全世界从事东阳木雕行业的人员都算在内,东阳木雕产业一年的产值要超过千亿元。

东阳木雕工艺的产业化发展目前最为关键的是建立起 “社会认同”,形成一种“文化自觉”。通过互惠互利发展,共同推进整个东阳木雕行业的产业联动模式,形成产业价值链,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把散落于家家户户的民间艺人集结起来,为东阳木雕产业化提供了专业分工、规模生产的基础,推动了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并改变了以往铢积寸累、集腋成裘式的生产方式,在非核心环节引入机械加工,使产值大大提高。同时,东阳人也认识到木雕不仅仅是工艺产业,更是文化创意产业,任何产业只要加入创意,就能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如今,“东阳木雕”已被浙江省和国家列为鼓励发展和优先扶持的产业集群之一,这也是东阳最大的政策优势,因为有了这个大环境, “东阳木雕”艺人可以专注于技艺,以技艺拉动产业的升级。

三 杭州促进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面临的挑战

当前,技术革命的红利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技术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传统工艺的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多地被压缩了。总的来说,杭州传统工艺以单兵独斗或家族式小作坊运作为主,缺乏成熟且完备的产业集群,产品单一,仿造较多,缺少个性特色,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与政府和人民的期待相比,与杭州传统工艺的历史地位和潜在价值相比,杭州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一)传统工艺本身的技术基础和手段存在缺陷

作为传统工艺基础的技术基本上是手工艺技术,而且 (大多数)工艺烦琐,导致成本增加,相对于今天的机械化生产而言,生产效率是非常低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是传统工艺面临发展困境的重要内因。以杭绣为例,杭绣起源于汉代,南宋时为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杭州的后市街、天水桥、三元坊、弼教坊一带有刺绣作坊近20处,刺绣艺人约200人,以男工为主,行业中有只收男工不收女工、只传媳妇不传女儿的规矩,并一直沿传到民国,成为杭绣的一大特色。如今,杭州从事男工绣的只剩下赵亦军一人。这些年,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都在忙着刺绣,每天都要坐在绣绷前10多个小时。不过,即使争分夺秒地绣,赵亦军积累的作品也不太多。如1999年到现在只绣了不到5件作品,一幅《大日如来》就绣了整整3年。创作成本高,取得成效慢,作品除了用于艺术收藏外,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用武之地,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杭绣的发展。

(二)产品形态与当代社会需求主旨严重脱节

“非遗”之所以为 “非遗”,恰是因为它与当代人的距离变得疏远。当下,传统工艺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很少有面向当代生活的工艺造型,主要为近百年乃至几百年沿袭下来的造型样式,多以传统的民族民间美术图像的 “公共善”趣味予以表现,与当代生活根本没有关联。虽然把传统的东西做得更精致了,但没有呈现当代的思维。以西湖绸伞为例,西湖绸伞,全称为 “西湖竹骨绸伞”,是杭州独有的特色传统手工艺品,是西湖特产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办起了国营杭州西湖伞厂,又成立了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西湖绸伞组,有400多名职工、10多名研究人员,年产绸伞60万把左右,其中出口占2/3。当前,造型多为传统样式的重复、拷贝,几乎没有创新。由于在设计水平和造型表现上缺乏介入当下生活的能力,西湖绸伞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故虽然在较小范围内有一批受众,但多为边缘群体。除了博物馆有收藏外,已经进入不了主流商业空间。

(三)传统工艺产业模式与当代商业模式断裂

当前,杭州工艺造型及其相应的产品供给,大多以工作室和小手工艺作坊的方式运营,商业转化率非常低。传统工艺依靠传统作坊式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百业巨变的时代要求。一些人依靠政府认证的 “工艺美术大师” “非遗传承人”的光环来标榜自己的 “艺术成就”,仿佛一旦靠近 “艺术”,就身价猛增,这完全是误入歧途。产业模式是品牌确认、形体设计的知识专属、专利构成的产权归属、推广宣传等一整套商业体系。突出个人反而不利于产业模式的健康发展和市场运作。此外,作坊式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很难与采用现代化管理的企业经营模式相竞争。面对营销手段的多样化,手工的多款式小批量生产已难以应对机器化的大批量翻单。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来看,如何让手工供应链条具备足够的弹性,实现柔性化生产加速,让部分生存困难的遗产项目摆脱困境,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四)从业人员的思维观念与当代生活发生断裂

从目前非遗传承的链条来看,传承人群自身的审美修养、知识结构和技能短板仍然十分明显。杭州传统工艺从业人员多为家传技艺、师傅带徒弟、边打工边学习的简单模式,多为美术创意和设计师制作组里的下道工序和末端工序的手工劳动者。整体从业人员素质与当代生活趣味空间的要求相去甚远,对当代设计潮流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工艺的审美诉求缺乏有效的回应。现有的33个传统工艺美术重点保护品种和技艺中,因循守旧的占了大头,真正走出创意之路的只占30%左右。一方面,这个产业的规模和巨大的就业群体迫切需要有理念的高端专业人才介入;另一方面,根本没有提供这方面对路的人才来源。美术院校和设计学院极少有专门针对传统工艺的产学研一体的机构,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更是不屑于从事这一行业。当前,对工艺行业美术理念的专业歧视,使危局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改善。

四 杭州促进传统工艺资源 “再生活化”的思路和对策

杭州传统工艺必须找到当代生存之路,才可能有效地保护诸多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并使其得到新生,服务和塑造新的审美空间与生活品质。

(一)基本思路与理念

在适应社会发展、因应时代变化、顺应文化潮流的基础上,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与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非遗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传统工艺资源的 “再生活化”,归根结底,就是传统工艺当代价值的实现问题。

不断更新知识模式。从产业内部结构来说,传统工艺资源的 “再生活化”,就是要从设计水平上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人才素质,以产业品质和设计竞争的积极激励机制吸引和召唤创意精英的加入,更新知识模式。因此,不能把传统技艺当成一种套路或程式,而是要当作基因去优化并重组产业结构。

有所为有所不为。传统工艺资源的 “再生活化”,应该是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并非所有的传统工艺都适合走入当代人的生活,有的东西是注定要退出日常生活的。对于部分生存空间急速消失的传统工艺的保护,可以通过对视频、资料、实物的保存,收录在博物馆里,作为文化遗产留存。

见人见物更见生活。传统工艺是否兴盛,不是看其经济规模如何,而是看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能否深入人心,能否代表杭州地域形象,能否传承不散。单纯讲创新是行不通的。这个时代并不缺乏新奇的产品,每一件手工艺品都要让人体会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要唤起人与物之间的情感关系。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手工技艺就会永远存留下去。

紧跟社会时尚潮流。从古到今, “紧跟社会时尚潮流”,一直都是传统工艺生存、发展与传承的 “定律”。传统工艺的存在意义,不是为了迎合小众的兴趣。在当今快餐时代,对于传统工艺资源的 “再生活化”,市场才是最好的保护,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才是最好的传播。同时,必须紧密关联 “健康” “环保” “手工”“文化”“天然”等因子,才能使保护更纯粹,使发展更健康。

(二)对策建议

杭州传统工艺资源的 “再生活化”,需要真正依托当代社会,依托家庭生活主体,从文化培育、立法保护、产业规划、设计转化、国民教育、学术建构等不同层面展开,重塑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

1.完善传统工艺产业扶持政策

任何产业都不能脱离政策的扶持,以脆弱著称的传统手工业更是如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早出台政策措施,从产业政策、项目用地、财政税收、工商管理等方面实行强有力的扶持政策。要适时出台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衍生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对侵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涉及产业或文化产业体系的系统规划中,有意识地将手工技艺、地方可再生资源和劳动力纳入产业链建设的整体加以考虑,将诸多因素转化为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必要或重要环节,同时强化其地域文化、手工文化的性质和特色。大力发展研究策划、投资咨询、市场经纪等各类文化市场中介组织。鼓励和扶持文化咨询、策划等中介机构的发展,促进民间广大创意人群与创意专业机构的结合、合作,形成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产业联动机制。

2.增强传统工艺自主创新能力

保护传统工艺不能依赖美好浪漫的情结,成熟的市场是其保护发展的传承基础。在当代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只有提高行业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培养成熟的市场消费结构,才能改善和保证传统工艺的生存状况,才能做到技艺的增值和文化的附加。一是应升华传统 “正宗”的师承观念,增强科学技术对提升传统工艺美术水平的能力,在 “实用品艺术化、艺术品实用化”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二是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探索新材料,提升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作技术。三是鼓励传统品种创意转化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强业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倡有序竞争,加快完善法制环境,以法律手段保护创新。四是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建立一批原创大师工作室,促进传统工艺产业的发展。五是坚持走国际化道路,把握国际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开发满足世界各国人民需要的新产品,提高其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六是主体建设要创新。杭州应鼓励老字号企业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从作坊式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

3.建立健全创意人才培养机制

非遗保护是整个人群的一种传承,而不是局部的个体传承。一个领域的振兴,需要足够庞大的基数作为保证。因此,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在社会转型期,如何重新构建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体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生产转向创作,从以实用为主转向以审美为主,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需要亦工亦文的新型人才。在师傅带徒弟这样的家庭教育之外,还特别需要重新建立社会教育的渠道。只有社会教育形成高、中、低三级人才基础,再加上家庭教育的辅助,才能保证各工艺美术品类有可观的人才基数。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鼓励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根据杭州传统工艺产业发展需要和各地产业发展特色,进一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发展产品造型设计、雕塑艺术设计等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拓宽专业培养方向,加强艺术造型、彩绘、木雕、石雕、瓷塑等专业设置,培养工艺美术特色产业急需的专业人才。二是鼓励校企联合创建开发基地。鼓励工艺美术企业将院校作为技术来源和智力支撑,努力形成院校、学术机构与企业间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三是依托杭州市高等院校资源优势,培养兼具创意产业设计、制作、营销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培育一批熟悉国际市场的领军人才和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搭建文化创意产业智库平台,引导各类文化要素合理有序流动。

4.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

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资产重组,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创意创作,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集团企业和龙头企业。一是培育传统工艺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 “领头羊”作用。推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支持企业上市融资,使工艺美术重点企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二是对成长性好、市场潜力大、具有出口创汇前景的民营企业,进一步给予政策扶持,不断提高自身发展实力,壮大企业规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三是大力创建工艺美术品牌。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非遗生产性示范基地,支持传统工艺品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商标保护。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制定王星记扇子、西湖绸伞等特色工艺美术产品地方标准,并按标准组织生产。

5.建设传统工艺特色小镇

在杭州萧山、余杭、富阳以及临安、桐庐、建德等县、市 (区)的农村地区,都分布着传统工艺集聚的乡 (镇)村,如临安的光辉村 (农民画)、桐庐的合村乡(绣花鞋)、富阳的金竺村 (纸伞和毛笔)等。杭州多个特色小镇快速发展的事实表明,特色小镇可以有大作为,可以发展为大产业。针对杭州传统工艺产业小、弱、散的问题,杭州应在交通比较便利、靠近旅游线路、土地面积较大的区域规划建设传统工艺特色小镇,为杭州的各类传统工艺企业统一 “筑巢安家”,提升杭州传统工艺产业的集聚水平,加强杭州传统工艺产业的配套建设,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同时,建成后的传统工艺特色小镇与杭州旅游景区相邻相融,这也会带来旅游资源增加、旅游线路丰富以及消费人群增加、传统工艺产业繁荣的双赢结果。此外,举办个性突出的传统工艺实体学堂和开展文化旅游,是未来的方向。可以针对杭州每年8000多万国内、国际游客,开发以 “休闲体验”为主要特色的传统工艺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

6.以 “互联网+”融合传统工艺

由于传承者少、推广难等问题,传统民间工艺也面临许多发展问题,甚至面临失传的窘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 “零距离和网络化”为特点的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民间工艺的高度融合,恰恰能产生新的发展模式,为传统民间工艺的弘扬增加全新动力。一是 “互联网+”思维的融入能够加速创新。传统民间工艺无论在技艺上还是在推广模式上,通过 “互联网+”思维的引入能够更好地跟上时代潮流,进一步拉近传统民间工艺与大众百姓之间的距离。二是 “互联网+”思维的融入能够深入市场。“互联网+”思维的引入将传统工艺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行发展,将更加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及时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将传统工艺的 “好钢”用在满足 “消费者需求”的刀刃上,产生更多、更大批量的 “精准营销”“私人定制”,让更多人感受传统工艺之美,从而实现商业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的三方共赢。三是 “互联网+”思维的融入能够加速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无论是传统工艺之间的相互借鉴,还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都将因为 “互联网+”的引入而变成可能。

高铉周:《“杭为茶都”建设的战略思考》,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王兴业:《传统工艺要 “原生态”,还是生活态?》,《民间艺术研究》2014年第3期。

刘淑伟:《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5期。

何晓诗:《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创造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电影报》2011年11月10日。

骆威:《“两富”浙江与文化强省建设中文化的民生使命与实现路径》,《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第4期。

杨亮:《淄博民间工艺文化与当代产业化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吕品田:《文明建设的生态之力——手工的意义及寄望于设计实践的意义开发》,《装饰》2013年第2期。

许耿修、文丽君:《传统工艺是为人的生活而创造》,《中华手工》2016年第4期。

许伟明:《“非遗”回归生活与传统手艺再设计》,《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1月23日。

黄婷:《语文课堂 “起承转合”结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徐艺乙:《日本的传统工艺保护策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年第1期。

杨宗兴:《温州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出路》,《温州人》2011年第7期。

刘丽琴:《为扇而生的人——记百年老店王星记扇子掌门孙亚青》,《中国市场》2009年第34期。

孙娜:《浙江省地域性传统工艺传承的产业联动模式研究——以东阳木雕为例》,《中国商论》2015年第22期。

周飞亚:《非遗,从个体传承到人群传承》,《人民日报》2016年3月17日。

陈柳蓉:《浅谈杭州刺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杭州 (周刊)》2016年第19期。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杭州
杭州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杭州亥迪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G20 映像杭州的“取胜之钥”
杭州
杭州旧影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