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学研究的新进展

2017-03-29 20:41徐志坚陈殿林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学学者现实

徐志坚,陈殿林,胡 刘

(1.常熟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2.合肥工业大学 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3.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我国人学研究的新进展

徐志坚1,陈殿林2,胡 刘3

(1.常熟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2.合肥工业大学 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3.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人学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对人的问题的思考逐步发展的。近年来,我国人学研究逐渐由理论探讨走向现实问题剖析,从宏观层面研究深入到微观层面研究,从文本研究转向现实境遇研究。在这种理论研究范式转向下,学界吁请对人的现实问题的关注,并且将人的发展问题作为整个人学研究的落脚点。

人学研究;导向逻辑;现实逻辑;视角转换;范式转换;价值转换

反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人学研究的兴起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学术“事件”。反思总结人学研究近年来的新进展,清理纷繁复杂研究中的枝蔓,有助于为中国人学研究的未来走向提供启迪。

一、从思想原则向人的现实的转换是中国人学研究的导向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学研究与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落实紧密相关,在双向互动中共同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人的问题的解决。20世纪80年代前后对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激烈争论,不仅激发了学界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成了人学研究最初阶段的主要内容。其中争论的焦点便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人的异化现象。一方面,有些学者主张“社会主义异化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在思想、政治和经济上都存在异化现象,[1]其各个方面的主体都是人,所以也可理解为存在人的异化现象[2];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是特指资本主义社会下特殊的雇佣劳动,并不是指社会主义社会[3]。此外,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消极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现象。[4]可见,在中国人学研究的起步阶段,学者们在强调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同时,已开始关注人的问题,思考和讨论人的发展异化问题,这显然是对人学在社会发展理论中重要作用的理论呼应。

随后,学界进一步讨论了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内涵。对于人的本质,既有学者将其理解为改造世界的能力,即劳动实践[5];或者将其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人类内在本质和个人现实本质的对立统一[7]。在此基础之上,也有学者将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需要。[8]而对于人的发展内涵,学界分别从人的发展的内容、条件和途径三个方面给予探讨。在内容上,有学者认为当代人的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和谐发展[9];也有学者认为,人的发展多方面规定包括:人的劳动活动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占有与控制,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10]。在条件上,有学者认为应包括消灭旧式分工、增加自由时间、劳动性质的改变等生产实践条件;[11]也有学者认为应凸显个人的主体条件[12]和社会政治环境的外部条件[13]。在途径上,有学者认为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4],并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教育事业[15];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创新与建设制度和组织[16],并注重人的自主发展和自我塑造[14]。可见,中国人学研究逐步发展,更具深度和广度,既从理论上把握人的本质和丰富人的发展的内容,又从实践上探寻现实中人的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推进了人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突显了社会发展理论的人学指向。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发展生产力,而忽视了人的发展,进而激发了学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批判性反思,展开了对人的发展与全球化、资本逻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深入讨论。有学者将这些问题的实质归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对人的发展的正负效应,并认为其特殊本质就是人对物具有自觉依赖关系、合乎社会主义原则的依赖关系和合乎人性的依赖关系。同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出发,一方面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孕育了人的主体自我意识和独立个人的形成;另一方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依然存在,把握不好物对人的统治的限度,容易出现拜金、拜物等现象。[17]这表明,中国人学研究在关注人的发展的同时,更多的是从人学的角度去回应和解答社会发展过程的迫切问题,并对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给予了人学理论指导。

二、从关注人的物性结构向人的精神生活转换是人学研究的现实逻辑

经过几十年几代学人的努力,我国人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理论队伍得以壮大,现已摆脱传统意义上哲学范畴,逐渐走向学科化、独立化和系统化。“人学热”虽趋于缓和,但关于人的问题依然是重大的现实问题,我国人学研究任重而道远。因此,对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解读和述评显得尤为重要,以此总结人学研究的新内容,厘清人学研究的新方向,发现人学研究中的不足,为建立更加成熟、完善的人学研究体系奠定基础。

我国人学研究始终注重广度和深度的探索,近几年在基本理论和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的结合上都有所进展。人学研究逐渐由关注人的物质生活到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从宏观层面的研究深入到微观层面的研究。在这种理论研究范式转向下,学界吁请重视对人的现实问题的探索,并且将人的发展问题作为整个人学研究的落脚点。令人称道的是,人学研究领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争鸣氛围,观点中有契合也有不同。

长期以来,我国人学研究基本上处于“重物质而轻精神、重经济而轻人文”的阶段,这可能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关。尽管较早之前高清海先生就提出了“精神是人的奥秘”“人具有精神生命”等命题,但那只是人学思想在理论上不断深入发展的结果,有待于逻辑上的验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出现了荒漠化现象。尤其在网络化的今天,人们对虚拟社会和新技术的过度依赖,使得人们的精神状况频发危机,这种现象受到现代人学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人学研究领域只关注人的物质生活,而忽视对人的精神生活的研究,造成了我国人学研究的空场。在人的精神危机日益加剧、社会问题增多的今天,理论界不能不聚焦于此,有学者提出,目前我国人学研究“看不到处于‘结构转型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工人、农民、农民工等各社会阶层精神世界的状况”[18];人学研究“必须由关注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向关注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理想的转换”[19]。在中国人学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上,学者们一致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的生存需求向发展需求转变,精神世界问题急需解决。”[20]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近年来许多学者逐渐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将研究重点由人的物质生活转向人的精神生活。

关于人的精神世界问题的具体表现,有学者指出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精神方面反而越来越空虚、贫瘠,“信仰缺失就是一个重要方面”[20],因而必须重建人的精神生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共产主义信仰。还有学者指出,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意义失落、精神贬值、价值坍塌、道德失范、理想缺失、虚无侵袭等诸多问题”[21],这些表现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能感受到的,也是急需解决的。

关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有学者认为是由国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从世界背景看,西方国家不仅主导着经济发展,“也牢牢地控制着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领域的话语权”[21];从国内背景来看,由于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人原有的价值理念受到冲击,新的价值取向尚未建立,因此精神传统发生了断裂,也就必然出现诸多问题。而在中国人学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上,有学者认为“物化生存带来的一个负面问题就是精神懈怠、主体性丧失,人的精神世界出现问题”[20],也就是说,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市场化、网络化的影响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精神生活空虚等问题。

关于如何消解精神危机这一难题,一种观点认为,“要不断改善精神世界重建的外部环境;要综合把握并系统划分内在精神结构”[21],即从内外环境进行构建,注重精神生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避免发生短暂性断裂。另一种观点将经济“新常态”与人的精神生活相联系,认为经济社会的“新常态”不同于以往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它“要求所有社会个体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理智能力,释放出精神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用理性去战胜情感,做到‘心统性情’”[22],也就是说,在经济速度放缓的当代中国,更有利于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命运共同体。

总的来说,学者们都意识到重建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分析了出现人的精神危机的原因;但很多学者挖掘、解读的不够,甚至只提出了问题,而没有给出解决的办法。尤其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人的异化出现了新的形式,人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需要我们对许多问题作出解答,而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另外,西方现代人学研究中如萨特的精神分析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精神的思想都有可借鉴之处,我国人学理论研究上应博采众长,取精用宏,运用发散性思维,才能创造出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性精神成果,构建相对完善的有关人的精神方面的研究体系。在探寻消解人的精神危机的对策时,应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相结合,以家风、校风等微观层面的文化建设为抓手,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立人的理想信念,实现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共同发展。

三、从宏观理论分析到微观个体关注是人学研究的视角转换

随着我国人学研究的逐渐成熟,其体系和学科构建正不断完善。但长期以来人们都热衷于对其中的宏观问题进行探讨,如政治、经济与人的关系等,而忽视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人的日常生活等微观因素,导致一定程度上理论研究的“空泛”和“抽象”。近几年来,许多人学思想家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了微观层面,主张对各个阶层人群、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作现实的、具体的分析,加强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是一种分析框架或研究范式的转变,将成为我国人学研究的重大创新之一。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微观研究”的社会心理思想和方法长期以来并没有引起我国学界的重视,而在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研究中得到继承和发展。但是,“如果中国人学研究依然停留在‘现实的人’‘一般的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大而化之的宏观层面,那么它就有空洞化、抽象化和被边缘化的危险”[18],为此呼吁广大学者改变固有的研究范式。另一方面,她又不主张直接从宏观研究”回归到“微观研究”,而是要进一步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中层理论”,即社会心理层面,这样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这一观点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中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基本原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只是对于“中层理论”的过渡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进行过渡还需进一步探讨。

还有学者在肯定研究范式微观转向的基础上,阐述如何突破固有的、传统的研究范式,在人学研究领域进行微观分析。例如,“要在关注点上有所侧重,使人学有‘物’可查、有‘疑’可究”[19],首先应明确,谈论精神不代表唯心主义,而且谈论人的问题,不能离开人的精神层面,否则就是不全面的人;其次,谈论人的问题要与时代相结合,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最后,要克服旧的保守型学术态度,树立正确的、创新的学术研究态度。

虽然学术界目前有关这类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但将人学研究转向微观层面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针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深入解读,这一趋势十分必要和合理。在未来的研究内容上,我们不仅要系统阐释微观层面研究的重要性、意义等,还要具体展现如何进行微观分析,怎样把社会现象和各个阶层人的现状分析的更为透彻等。不过由于研究的切入点和视角过小,而具体的社会现象包罗万象、各阶层的人群范围较广,很多领域目前来看都没有被研究的痕迹,因此,研究内容会有较多的增加,这对于学术创新比较有利,但要想形成浓厚的学术探讨氛围还是比较困难,也会造成研究者自问自答的局面。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虽然承认微观分析的重要性,但也不能抛弃宏观方面的研究,而要重视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三个层面,并且将三者相统一进行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巩固、完善我国已构建的人学研究整体框架。

四、从经典文本分析到现实问题导向是人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我国人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不仅要继续完善人学基本理论,还要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解决社会发展中有关于人的重大现实问题。从以上人学研究重点的转换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人学思想领域已经逐渐有了问题意识,不再局限于对人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而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人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人的精神危机问题、现实的个人和具体的历史现象等。正如中国人学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上所强调的,“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研究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

近几年,很多学者发现我国人学研究缺乏问题意识,“人学研究在经典文本、经典理论的‘上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现实生活、现实逻辑的‘下篇’研究还比较薄弱”[22],为此要突破研究的瓶颈,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人学研究存在“不能及时回应科学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现实生活中和实践中的问题不敏感”[23]等现象,那些大而空的理论阐述并不能解决实际需要,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初衷,因此很难赶超西方人学思想的发展,达不到国际领先水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学者指出,人学研究要重视与时代的结合,“必须面对现实并反思时代技术对人的影响”,“从学理上找到克服这种异化的根据”。[24]因为新时代下技术应用使人的异化发生了新的变化,而哲学和时代具有密切的联系,因而强调注重发挥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进而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理论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人学理论的构建最终也是为了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人学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引领国际研究潮流,就要注重与实践、与现实、与时代的结合,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大多学者都具有问题意识,关于人的许多问题也引起了他们的广泛关注,但人学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情况可能已经存在,往往是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接着另一个问题就已产生,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也导致对人的现实问题的研究还有较大空白。实际上,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由广大理论工作者来完成,因此广大学者不仅要有问题意识,还要有担当意识。只有细心地发现问题、耐心地研究问题、妥善地解决问题,才能创造人学研究的更大价值。

五、人的发展问题是人学研究的价值转换

马克思主义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价值旨归,人不只满足于正常的温饱,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发展,追求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现阶段,中国即将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的“生存性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他们面临更多的是“发展性需求”。而在人学研究领域,如同始终关注人的物质生活一样,学者们总是将人的发展置于经济发展之下来考量,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就一定会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致的。但当代中国经济已然蓬勃发展,现实中关于人的问题却增多了,所以事实上人的发展并未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这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一些学者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应根据时代发展变化来具体研究人的发展。中国人学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上,有学者提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深入研究人的素质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20];在第17届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对经济社会“新常态”的人学内涵进行了广泛讨论,认为“以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和危机说到底是人的发展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将‘物本’思维转化为‘人本’思维”,“人的发展也要回归‘新常态’”,“要尊重每个人的需要、个性和创造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2]

另一些学者认为,由于人固有的内在缺陷,人并不具备全面发展的条件,所以人一直都在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构建、自我发展。有学者提到,人本身就不完满,并且还会因历史条件和时代变化等环境因素阻碍人的自我认识,但是“人是正与反的统一,也是善与恶的合体”,“人将一直走在通往全面发展、自我完善的路途中”[19];还有学者认为,人是具有局限性的,不能靠单纯通过超越性而实现人的发展,而“需要进行由超越性到局限性的视域转换,从局限性及其化解的角度加以深化”[24]。所以人的发展实质是一种局限性的降低,只要克服人的自身的缺陷就能够获得发展,但是对如何降低人的局限性的路径研究得太少,需要进一步挖掘。

还有学者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促进人的发展是最终目的。如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将人的发展理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考量,提出“现实的人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逻辑起点”,“促进人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优化的落脚点”[25],这有助于增强人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融通。

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对人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有广度有深度,但是关于具体发展人哪方面的因素、如何进行发展却鲜有提及。马克思主义中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比较丰富,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还应加大研究的力度。同时,也必须注重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结合,避免出现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问题。

[1]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J].新闻战线,1980(8):8-13.

[2]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N].人民日报,1983-03-16(4).

[3]黄楠森.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高教战线,1984(1):8-13.

[4]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N].人民日报,1984-01-27(1).

[5]黄楠森,陈志尚.关于人权的几个理论问题[J].党校科研信息,1991(2):8-11.

[6]林剑.人的社会交往与人的本质、人的发展[J].哲学研究,1993(7):1.

[7]任壬虎.人的“占有”·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J].哲学研究,1991(11):51-59.

[8]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20-26.

[9]丰子义.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05.

[10]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J].教学与研究,2004(1):84-87.

[11]王虎学.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82-88.

[12]亢安毅.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J].天府新论,2006(4):17-21.

[13]徐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外部条件[J].党政干部学刊,2010(5):3-5.

[14]丰子义.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4(11):10-14.

[15]刘荣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与现实途径[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49.

[16]韩庆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1(6):23-27.

[17]韩庆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J].中国社会科学,1995(8):118-131.

[18]徐晓风.社会心理与人的选择——人学研究的新论域[J].哲学研究,2015(3):30-34.

[19]谢俊.人学理论的突破与超越:从实践论范式到系统论范式[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24-29.

[20]宋德勇.“人的素质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河南焦作召开[J].山东社会科学,2015(2):193-194.

[21]王海滨.面向“中国问题”的人学研究——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0):53-55,92.

[22]董彪.“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与人的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综述[J].哲学动态,2016(3):100-101.

[23]沈亚生,陈攀文.人学思潮在中国[J].学术交流,2015(1):27-32,2.

[24]刘志洪.在局限性中通达人的发展[J].江汉论坛,2016(4):68-72.

[25]项久雨.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之维[J].教学与研究,2016(2):31-37.

The New Progress of Chinese Human Research

XU Zhijian1, CHEN Dianlin2, HU Liu3
(1. School of Marxism,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shu 215500; 2. School of Marxism,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3. 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Chinese human research has been developing gradu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re have been different problems solved at different stages.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human research has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to practical problems, from the macro level to the micro level, from the text to the reality.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is theoretical research paradigm, the academic circles call for the attention of people’s practical problems, and regar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the foothold of the whole human research.

Chinese human research; oriented logic; realistic logic; perspective transformation; paradigm shift; value transformation

A81

A

1008-2794(2017)03-051-05

2017-04-08

常熟理工学院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KYX201613);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研究”(16MLD001)

徐志坚(1973— ),男,甘肃定西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人学、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

猜你喜欢
人学学者现实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借东西的小人》:跟小小人学“说”法
漫画:现实背后(下)
北人学没
家园忧思与人性之殇——“生态学”与“人学”视野下的“山珍三部”
中国梦的人学新境及其希望价值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