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2017-03-30 18:12翟菲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翟菲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如何建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各本科院校面临的问题。为此,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提出加强校企合作、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型队伍等建议,旨在对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3.048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许多大学开始定位应用大学独立学院,但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科学有效的国内大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照搬母体大学,教学中教师以讲课为主,教学生很多理论知识,这也使得学生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部分独立学院又对于“应用型”人才概念理解存在偏误,将应用型人才片面的理解为技术型人才,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技能,忽理论”,误把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应用型人才是指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谋取社会利益的人才,就是能够学以致用,将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理论、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为个人、集体、企业创造效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就业难等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面临的难题。因此,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应用在高校人才培养,探索高校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國有一定的参考。

1 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1.1 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科技大学(FH)人才培养模式是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德国联邦会议分别于1976年和1985年通过了《高等教育法》,明确了应用科技大学(FH)在高等教育中的合法地位,在法律上享受大学应有的各项权利。FH的培养目标是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为导向,提倡“应用技术大学希望将自己的毕业生培养更加接近顾客”。因此,FH主要培养的是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

FH为了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所有学生必须有超过6个月前公司实习经验才能入学,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学生的学习阶段主要有基础阶段和专业阶段。2-4学期为基础的学习阶段,主要学习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和基础理论。在基础课程结束时,会有一个期中考试,只有通过期中考试,学生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专业学习阶段的学习。专业学习阶段主要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有2学期被专门安排到企业进行实习,组织、安排等均由企业来负责。第一学期实习安排在第三或第五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技能和能力,并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第二学期实习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业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结合实践和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解决实际商业实践的话题。实习学期是德国FH教学活动中最有特色的部分,通过实习学期,可以加深学生对工作岗位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FH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对于市场的变化能够灵活调整,FH的毕业学生比普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更加受到市场的欢迎,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

1.2 英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英国已经有了“资格证书系统推送”实践教学模型,该模型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NVQ)和高等教育相结合。该证书体系有5级,如表1。

“资格证书体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在“做中学”,建立以实际工作效果评定学习成效的考核制度,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检测,是一个搜集证据,并判断证据是否符合操作标准的过程。

英国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强调的不再是交给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培养学生“能做什么”。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英国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采用“三明治”课程,即所谓的“2+1+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第三年到企业实习一年,可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理论转化实践的能力。第四年再次回到大学学习,学生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后,回到大学对于学习的目的、理论知识的运用更加明确。

1.3 美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美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技术学院、技术教学大学、社区学院、工程教育学院四类院校承担,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广泛采用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模式。这个模型主要特点是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是一种以岗位胜任力为中信,同时加强专业指向性和对接产业链的起点人才培养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指导,组织管理,即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并对此进行考评。

美国还有部分高校采用“合作培养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在美国,许多大型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因此积极开展与高校合作培养所需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与高校的合作机构承担实习,培训、实践、实践教学等任务,旨在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能力以达到企业标准。美国应用型高校注重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占总学分的25%-30%,高校一般都设有“企业联系部”这一机构,负债校企合作事宜。另外,很多高校实行“2+1”模式,即前2年在校内学习专业理论,最后一年走出校门,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美国的课堂教学采用小班化教学,便于班级讨论。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BL)”等,旨在提学生课堂参与性与自主学习能力。

1.4 澳大利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澳大利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其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通过多学科和跨学科课程,扩展学生的全面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每门课程每周由两部分组成:2小时课堂讲授和1小时的辅导课。2小时的课堂讲授主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每周1小时的辅导课旨在对课程进行深入的讨论。教程使得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有时甚至由学生充当主角,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提前做好书面准备,并在辅导课上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和口头沟通技巧。其次,作业(assignment)也是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方式,澳大利亚大学的作业量较大,每门课程有1-2次大作业,要求在3000字以上,例如银行与金融专业的作业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并对其近5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写出一份不少于5千字的报告。这样的作业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其搜集材料、查找数据、分析数据、剖析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倡导学生自学,包括阅读教材和指定的参考资料等。

最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重点放在了理论的应用上,在宏观经济学中,例如,老师在学生有原则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几乎所有的时间在讨论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如经济增长、就业率,利率,汇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率,等等。因为这些变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来衡量的外部经济环境下,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掌握了这几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学生基本能力的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每周一门课大概需要12小时的学习时间。通过课堂、辅导课、作业不断反复练习,使得学生在熟练的掌握基本理论和概念的同时,也掌握了使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2.1 搭建校内实训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应用型院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锻炼。因此,对于国内院校而言,应从内部、外部两手同时抓,一是在校内积极搭建實训平台,做到校内学习与实践不脱轨;二是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引进大量的仿真模拟软件,让学生置身于接近真实的环境中锻炼其动手能力,为进入企业实习做好前期准备。此外,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构建实习基地,增加课程教学项目共建,聘请资深的企业家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此外,学校派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实践、参与到企业项目的研发中去,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学术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的融合设置

目前,国内应用型独立学院面临的问题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轨,究其原因在于校内课程的设置并未太多涉及工作中所需要的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因此应用型独立学院应在课程设置中将学术课程与职业证书课程融合,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一些证书类的课程,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就业面广,学生多就业于会计行业、金融行业、外企等,因此可以在课程的设置中增加会计学、财务管理、银行管理、金融学、商务英语等选秀课程,这些课程对于学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剑桥商务英语中级和高级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等有极大帮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2.3 衡量好教与学的关系

国内应用大学应调整教学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并重点教学生“学以致用”。国内大学上课,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上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连思考和理解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谈应用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了。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虽然传输给学生大量的知识与信息,但是这些知识在学生工作当中要用到的较少。因此,教师应该精简授课内容,增加练习和训练的机会,可以借鉴澳大利亚模式,每周设置1小时的小班化辅导课程,提前指定相应的思考题或者案例,交由学生准备,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理论运用的能力。

2.4 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

目前国内高校缺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配套的成熟教材,国内教材通常不能满足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需要,依旧是以传统的学科分布、理论知识的构架为导向编写的。笔者对比国内与国外教材,发现国内教材内容大篇幅的是理论的阐述,问题、案例较少,书后的思考题绝大多数是在问“是什么”而非“为什么”,学生看完教材之后不易理解,只会机械的背诵,更不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观国外教材,其内容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较少,大篇幅的内容在论证理论是如何得到的、为什么会得到,并且通过大量的案例、数据、习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课后的思考题几乎都是在问“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教材学生阅读之后能够对于每个理论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同时也初步掌握了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建议国内应用型独立学院可以采用引进外国教材或自编教材等方式满足对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教学需求。

2.5 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国外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告诉我们,打造“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因为双师型的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历更加适合我国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打造和引进一批科研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团队。首先,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招生规模不对扩大,高校教师的需求急速上升,为了满足日常教学活动,大多数高校在招聘时只是注重学历,忽视了应聘者的实践能力与经验,导致独立学院的招聘的教师大多数为应届毕业的研究生与博士生,呈现一种“从校门到校门”现象,教师队伍整体偏年轻化、缺乏实践经验,不利于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学校一是应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利用假期开展行业、专业相关社会调查与服务。二是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技能及培训合格证等。三是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时尽可能做到与企业标准相结合,通过学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研发能力。除了培养现有教师外,学校应积极引进具有行业背景或企业经验的人才,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3 结束语

由此可见,我国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有效建立任重道远,学校要立足本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循序渐进的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良好,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应该放在实践能力与专业知识的运用方面,而非理论研究与学术素养方面。其次,改革和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训和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再次,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证书相结合,积极推行应用型人才“双证”就业机制。最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有效的、符合市场需求和我国国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和国家输送“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高质量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理勤,竺树声.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J].德国研究,2001,(4):59.

[2]杜才平.美国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6):17-19.

[3]杨春春,刘俊萍.中外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6.

[4]胡卫中,石瑛.澳大利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6,(12):92-95.

猜你喜欢
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
发达国家创业政策的启示与对策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启示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