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心理学知识探寻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2017-03-31 23:57郎俊芝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正念疗法情绪

郎俊芝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分泌,河北 石家庄 050082)

结合心理学知识探寻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郎俊芝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内分泌,河北 石家庄 050082)

目的 探讨不同的心理模式在解决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的效果。方法 通过了解心理学知识;糖尿病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分类;糖尿病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目前心理护理现状,使心理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得到重视。结果 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及糖尿病心理护理,降低心理问题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论 心理护理能使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加之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糖尿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我国糖尿病处于高发病率、高并发症时期,年龄也不断呈现年轻化。心理护理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和心理干预活动,促使患者自觉采纳有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可以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1]。

1 糖尿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生活方式

糖尿病除了终身用药治疗,同时生活方式也将发生改变,并发症的出现以及自我管理复杂繁琐,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的压力,这些都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沮丧、担忧、孤独等不良情绪。从20世纪80年代起,糖尿病患者心理问题引起学者们日益关注。

1.2 不良心理

痛苦是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因面对糖尿病生存生活而产生的一系列负性情绪[2]。抑郁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不良情绪,研究表明,糖尿病伴发抑郁患病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重经济负担等,所以应该对患者及早进行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3]。

1.3 年龄及性别

年轻患者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女性患者心理问题比男性患者更严重。

2 心理健康状态的分类

心理问题根据患者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它是根据心理问题的起因、持续时间,能否正常生活,有无泛华进行区分的。区分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可根据心理问题严重性选择合适的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清晰心理问题的界限。

3 糖尿病心理护理的模式

3.1 正念疗法

定义:包括正念减压疗法、正念认知疗法和正念饮食疗法。正念心理疗法,将“接纳”与“不评判”作为两大核心元素[4]。方法:标准的MBI通常需要参加为期8周的团体训练课程,每周进行6天,至少30~45 min/d,形成规律后自行练习,定期随访。作用:①正念疗法可以降低糖化水平,但受训练方法不同及文化背景影响。②缓解DM伴周围神经病变性疼痛。③减轻体重,调节情绪等。

3.2 共情护理

定义:采用核心护理方式即医护人员与患者“共情”。方法:医护人员细致、耐心、积极的倾听,换位思考的方式与患者交流。作用:共情护理具有缓解糖尿病患者的复兴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的效果[5]。拉近护士与患者的距离。

3.3动机访谈

定义:建立在多项理论基础上,如归因、认知冲突、自我效能、移情法等,要求以患者为中心,以改变患者动机为目的。方法:通过发现并帮助患者克服内心的矛盾,激发患者改变内在动机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进而做出行为改变。作用: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主动学习相关疾病知识,进而降低血糖及并发症。

3.4 合理情绪疗法

定义:也称“理性情绪疗法”,是帮助患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6]。方法:让患者改变自身错误的认知,只有改变了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才能改变自身的不良情绪。因为导致不良情绪根源不是外界事件而是人们的错误认知。作用: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

3.5 叙事治疗

定义:是受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问题的治疗观念。方法:尊重、贴近患者,不把人当做问题,问题才是问题,把人和问题分开,人只是面对问题。作用:挖掘患者内心想法,寻找患者的自身优势,调节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6 焦点短程

定义:是在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于人的正向方面,并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5]。方法:让患者选择治疗目标,护患共同设计护理措施,培养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作用:调动患者的依从性,激发患者积极参与治疗,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减轻其焦虑、抑郁等症状。

4 结 语

不同的干预方法有其不同的特点,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联合实施。首先了解糖尿病心理问题的特点,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性,选择合适的人员及心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解决患者心理护理对糖尿病进行干预所显示出良好效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效果有的可在短期内出现的,也有的可在中长期内出现,短期内出现效果的主要体现在于情绪及情绪作业为重要中介作用的生理症状方面,长期内出现的主要与社会功能概述有关的方面[8]。

[1] 陈琼芳,李观妹.初发糖尿病的心理护理对策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

[2] 陈玉凤,杨圣楠,楼青青.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3).

[3] 边红艳,张永莉.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5,26(4).

[4] 段文杰,曾艳丽.正念研究的分歧:概念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

[5] 刘 璐,崔丽娟,蒋婷婷,等.共情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

[6]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7] 陈依鸽,石晓萍,刘 军,等.焦点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抑郁病人的影响[J].全体护理,2016,14(11).

[8] 钟 萍,韦秀英,方雪琴,等.糖尿病心理护理疗效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3,25(11).

本文编辑:张 钰

R395.1

A

ISSN.2096-2479.2017.27.16.02

猜你喜欢
正念疗法情绪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正念+药膳 还您好睡眠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踏入正念之路,体验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