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索

2017-04-03 06:08孟毅长宁县农业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7年6期
关键词:长宁竹海粮油

□孟毅/长宁县农业局

长宁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索

□孟毅
/长宁县农业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到四川代表团着重强调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国家产粮大县的长宁县,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当怎样发力,笔者从日常工作经历出发,就推进长宁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1 发展现状及优势

长宁县全县面积1 000.2 km2,辖5乡13镇,有269个行政村2 08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6.0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9.6万人。全县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45.9~1 408.5 m,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长宁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8.3℃,降雨量1 141.7 mm,日照时数987.6 h,无霜期达357 d。全县耕地面积3.49万hm2,森林覆盖率达57.8%,境内有蜀南竹海、七洞沟、蜀南花海等风景区。2016年,长宁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8万hm2,总产21.31万t;油料作物播栽面积0.64万hm2,总产1.39万t,系国家产粮大县。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已基本形成以粮油、蔬果、畜禽、竹类为支柱的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创建了“长宁长裙竹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绿色粮油产品、甜橙、甜梨、枇杷、冷泉鱼、凉糕等特色农副产品,长宁罗伯逊脐橙曾获农业部金奖。长宁县土壤以紫色土、水稻土为主,适宜水稻、高粱、油菜等粮油作物的种植和以柑橘为主的水果以及特色蔬菜的生产;优良的生态系统、优质的冷泉水,适宜发展特色畜牧水产养殖。这些都是长宁县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势所在。如果找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科学规划、夯实基础、增加投入、加快发展,长宁县农业农村经济就可再上一个新台阶。

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

2.1 搞好农业发展规划

编制全县农业发展规划时,应统筹兼顾,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全县农用耕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同时,将涉农建设项目资金向粮油生产功能区、特色水果生产区、特色畜牧水产养殖示范区等倾斜。

1)实施粮油生产功能区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中、北部的竹海、桃坪、老翁、梅白、下长等8个乡镇实施粮油功能区建设,全县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2.67万hm2左右,保证常年粮食播种面积3.47万hm2、油料作物播栽面积0.67万hm2,实现粮食总产21.6万 t以上、油料总产1.6万t,为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粮油生产功能区中,集中力量建设“10万亩高标准稻鱼示范基地”“5万亩酿酒专用粮基地”“5万亩凉糕专用粮基地”。县上可在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扶持。

2)建设特色水果示范区,打造观光农业示范县。巩固开佛镇甜梨、三元乡枇杷基地。在长宁、开佛、竹海、三元、井江、下长、梅白等乡镇发展以柑橘为主的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全县特色水果发展到0.67万hm2,力争5年后实现水果较大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城乡居民和旅游发展提供优质可口的水果。与此同时,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3)大力发展特色畜牧水产,培植增收骨干产业。依托“九牛农业”“冷泉鱼”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牌,重点在长宁、开佛、铜鼓、下长等乡镇发展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1 333.33 hm2,养殖肉牛5万头。依托“正邦”集团,在梅白、井江等乡镇发展肉猪标准化生产,实现生猪出栏20万头。在富兴、开佛、长宁等乡镇发展特色水产666.67 hm2,实现成鱼起水2万 t。

4)巩固发展烤烟生产,实施科技兴烟战略。巩固双河、铜鼓等优质烤烟生产基地,运用先进科技,提高烤烟品质,开发适销对路的配套产品,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烟农收入。

5)扩大特色蔬菜面积,做大做强菜篮子。重点发展下长镇的生姜、西瓜,长宁镇、下长镇的时令蔬菜,梅硐镇的大头菜,龙头镇的红薯粉条等,使之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拳头产品和骨干项目。

2.2 大力培育经营主体

各级政府大力宣传关于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的政策,粮油生产要大力培育3.33 hm2以上大户,抓好粮油生产功能区/综合体建设,全县粮油规模经营总面积达0.67万hm2以上;稻鱼工程建设每个示范片面积不少于133.33 hm2;水果生产每个乡镇集中成片不少于333.33 hm2;肉牛养殖每户不少于20头;特色水产养殖面积每户不少于3.33 hm2;烤烟生产成片面积不少于133.33 hm2。政府对发展种养业的扶持资金,应向符合规模经营条件的大户倾斜。预计到2020年,全县50%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农业规模经营总面积达到1.73万hm2,带动全县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2.3 创新生产经营机制

依托“五粮液”“蜀南竹海”“九牛农业”“长宁长裙竹荪”“长宁脐橙”“红光大头菜”“双河凉糕”“富兴冷泉鱼”等大企业、大品牌,按照“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产业工人”“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三赢的良好发展格局。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努力引进业主、财团到示范区建立优质粮油生产基地、特色水果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特色水产基地等。运用现代技术,积极推广“订单农业”“互联网+”模式,对农户按标准生产的农产品实行统一收储、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创建农产品名牌产品,开展线上线下同步营销。

2.4 努力创建自主品牌

要把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要鼓励全县农业各领域业主积极争创“三品一标”,培育一大批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自主品牌。把“五粮液”原料基地建成长宁县粮油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发竹海生态资源,努力创建“竹海牌”“长宁牌”粮油品牌;把“长宁脐橙”“竹海枇杷”“红光大头菜”等打造成长宁果蔬产业的知名品牌;做大做强“长宁长裙竹荪”“双河凉糕”“竹海生态牛肉”“竹海生态猪肉”“竹海生态禽肉”“竹海生态水产”等。

2.5 优化环境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为广大经营业主和农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深化农村改革。按照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思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交易平台,积极探索土地承包权的股份制改革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积极探索农民财产可抵押贷款的新机制,全面盘活农村产权,探索盘活土地经营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创新金融服务。推进金融创新支持主体发展,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政策,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借助“联户贷”平台,拓展“兴农贷”“担保贷”等业务。加快新融资平台建设步伐,规范村镇银行运行,促进新型主体进入农贷市场。

3)完善支持政策。推进农业项目建设,加大“三农”发展项目的谋划、争取和实施力度,抓好水利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灾害防范和处置能力。统筹整合涉农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扶持农业转型发展,设立农业转型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对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创建农业自主名牌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重点支持;对推动土地流转,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畜禽标准化生产示范场、特色水产养殖示范场的新型主体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新创建“三品一标”的企业或经营业主给予一次性奖励。

4)抓好办节造势。充分挖掘长宁县丰富的旅游资源,扎实抓好“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工作。继续办好春笋节、梨花节、龙舟节、荷花节、樱花节、凉糕节等,进一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举办菜花节、橙花节、品果采摘节、红高粱节、花海游园月等,将发展农业生产与开发乡村旅游业结合起来,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为繁荣农村经济服务。

猜你喜欢
长宁竹海粮油
理想之城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Kurixalus (Anura:Rhacophoridae) from Sichu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川南长宁背斜形成的几何运动学分析
赞长宁地震台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家乡的竹海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2017上海自行车联赛·长宁天马站雨中酣战顺利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