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2017-04-06 02:29叶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冠名校企专业

叶生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叶生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51)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技能性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采用“校企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均衡双方利益是搞好合作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省七星工程测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七星公司”)设置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冠名班”的具体做法为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寻求实现“校企共赢”的途径,切实解决新形式下校企合作中的各种问题,并提供有价值的思路与对策。

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冠名班

0.引言

在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时间长、范围广、力度大、形式多样、效果显著。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是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校企在新时期需要创新合作机制。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发挥双方优势,共享资源,实现校企发展目标,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国家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校企共赢”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采用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与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1]。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使专业建设实现课程和专业层面的工学结合、课堂教学专职兼职老师结合、实训实习教学模式一体化、质量评价多元化和立体化,专业建设契合经济发展,专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学生就业和专业自身的发展[2]。

校企合作链条越长,接触点越多,合作程度将随之加深……[3]。急企业所需、想企业所想。学校作为办学的主体,率先承担起思考、实践、推动的责任[4]。

2.“冠名班”合作的实践

2.1“冠名班”的合作背景与形式

在实施“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两个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合肥都市圈正式纳入长三角城市群,争当开放新尖兵、打造改革新高地、带头发展新经济、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安徽的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4年5月,为促进资源优势互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校企联合,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我校与七星公司合作,设置土木工程检测技术专业“冠名班”。该公司具有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综合甲级资质,并获得计量认证(CMA)证书,为安徽省认证认可协会理事单位,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信用评价中,近6年均被评为AA级(最高级)。

校企合作组织机构示意图

2.2“冠名班”合作过程

2.2.1设置校企合作机构

企业参与学校“土木工程系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其下设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办公室”。学校负责制订相关制度、管理细则等内涵建设。公司实行统一的岗前专项强化培训,然后上岗。逐步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全面落实“校中企、企中校”的精神,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用、成果共享、基地共建。

2.2.2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双方签订“冠名班”—安徽七星班合作协议:企业与学校、学生分别签订协议,引入企业技术标准、企业文化,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实行校企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模块化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在学校挂“七星公司校企合作班”牌匾,在企业挂“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牌匾。

企业设立“安徽七星励志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和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体现了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双方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技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

2.2.3改革与实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不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企业指派技术骨干加入学校兼职教师库,承担专业课讲授和实践教学指导。企业为学校教师参加工程实践锻炼提供平台,高校为企业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5]。

建立“教学—实习—能力”的递进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多层面、立体化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监控。“冠名班”教学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2.2.4人才考核与输送

经过强化训练与考核,企业优先录用“冠名班”的优秀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边做边学、工学交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冠名班”的合作。

2.3“冠名班”管理办法

(1)签订合同,明确权责。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文件,明确规定权利和责任。

(2)编写教材,强化技能。校企共同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教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

(3)加强沟通,校企融合。通过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打造人才优势突出,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双方定期交流,深度融合。

(4)齐抓共管,协调并进。加强教学管理,采取配套措施。汇聚多方力量,发挥企业优势,实现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技能训练与岗位配置的协调。

(5)稳定情绪,化解矛盾。学生顶岗实习,情绪容易波动。校企双方要及时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确保校企合作的稳定性。

通过企业“冠名班”合作,将校企对接后的社会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校企共赢”目标

3.1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发展突出创新性和多样性。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使经济发展模式由“追随模仿型经济”向“创新创业型经济”转变[6]。

建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人才需求长效机制、校企合作动力与激励机制,解决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高效的组织框架,明确合作与发展主线,借助科研机构、校友会和行业协会等资源,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7]。

3.2建立职业教育服务体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企业提供实践锻炼和实习的场所与机会,提高师生的职业技能;“企业高管上讲台、高校教师进企业”。解决员工入职培训、继续教育等问题,同时解决学生实习与就业等问题。

3.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教学过程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提倡企业共享使用校内实训中心资源,通过具体项目进行合作,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提倡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提供项目、设备、资金,满足专业技能实训教学需求[8]。

3.4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努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增加企业参与和合作意愿的砝码,寻求与企业合作的节点,强化资源整合意识,建设开放式平台,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9]。

总之,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深化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优质的校企合作可以提升核心竞争力,职业教育与市场的契合度,有助于实现教育学生、服务社会的战略目标。开设“冠名班”的实践有利于校企资源重新配置,合理整合,实现彼此利益最大化,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赢”[10]。

[1]何向红.公路工程检测专业“校企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24):147-152.

[2]强跃,李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重庆:三峡高教研究,2013,31(4):31-33.

[3]李创第,周德俭,叶雁冰.论土木工程专业校企深度合作[J].重庆: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18-121.

[4]Van Huyck.J.,R.C.Battalio and R.O.Beil.Tacit Coordination Games,Strategic Uncertainty and Coordination Failur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234-248.

[5]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4):62-66.

[6]Jin Hui.The Ideal Path of Deepe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J].Educational Research,2010:56-58.

[7]龚艳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4:10-12.

[8]韩静静.河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4:39-48.

[9]苏美娜.南宁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障碍及对策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14:50-56.

[10]舒丽红.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评价制度[J].河北: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8(10):277-278.

Study of Civil engineer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Ye Sheng

(Anhui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huiHefei230051)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 skilled talents of the national backbon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using"win-win"talent training model has exuberant vitality,Balance interests of both sides is an important point of good cooperative relations.This paper takes Anhui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nd Anhui seven-star engineering test co.,LTD(Referred toas"sevenstar company")to open civil engineer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named class"practice as an example,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Explore the approachesto realize"win-win"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on, and provide valuabl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Civil engineer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Named class

G642

:A

:2095-7327(2017)-02-0019-02

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检测专业校企合作班教学的研究”(项目编号为2014jyxm569)。(2015)3号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研课题“芜湖长江二桥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的教学研究”(项目编号为30)。

叶生(1971—),男,安徽舒城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道路与桥梁工程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冠名校企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云南盐业再度独家冠名2018上合昆马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从企业自由现金流看企业冠名选秀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