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 入门》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2017-04-06 02:29牛海侠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实实训考核

牛海侠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Pro/E 入门》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牛海侠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通过任务引领、项目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称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结合高职《Pro/E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目标、实施条件、项目设置、实施过程、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是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比较注重和新兴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且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改进和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实验+实训,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于注重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这种教学方法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边讲边练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进行直接的实践指导,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同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对任课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让教师的上课更加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操技能,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显得特别重要,这些都和学校多方面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吸取新的知识,在理论上有所提高,同时更要在实践动手能力上有所突破。《Pro/E入门》这门课程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又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

1.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与相互交叉,融为一体。一方面,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让教师在学生中间,在学生身边,和学生一起讨论,提供实际而具体的指导,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下面总结一下关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的特点。

(1)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在学中做、做中学,并围绕每个任务进行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法,教学场景的设定要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小组内讨论,团队成员能够团结合作,一起完成赋予的任务。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则是引导人,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

(2)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要目标。通过完成相关的任务,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又能得到实际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创新能力,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用经验和技巧。

(3)以实际操作为培养手段。教师要根据工厂的环境和要求来制定相关的实训任务,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促进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理解。让学生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切实的提高技能。与此同时,把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吃苦耐劳等素质培养目标贯穿其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2.1拥有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拥有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高水平教学团队,这对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取得成功有着重要影响。这样高水平的教师既有理论知识,又能下得了工厂和实训车间,手把手指导学生。课前既要理论知识的备课,也要自己动手预先操练;既要准备教学设备,又要充分准备实践课程所需的材料、工具和设备等;同时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多的了解,根据学生水平做好分组工作。

2.2拥有适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室和相关教学设备

因为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因此,建立起相应的“一体化”教学的专用教室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教室是集合了教室、实训、考工等功能于一体。专业教室的大小合理,能够让学生有操作的空间,材料和工具也能合理摆放即可。以此来营造出了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专业的训练。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边讲边练,在模拟工厂的环境下,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实物拆装等方式,学习构造原理,一方面又锻炼了实际动手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直观又有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能力培养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充分拓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项目的设置

(1)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出发点,确定该课程学生的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中,要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根本,以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培养模式,以设定的工作任务为引导、以岗位的实际工作项目为主线、以工作中的典型问题为案例设立课题,建立一种新型的课程体系。因此,《Pro/E入门》这门课程在项目设置上,都体现了以任务为引导、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课程设置理念,所选的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训训练相互交叉,又有很高的实操性。

(2)《Pro/E入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设定方案。课程中所选定的案例项目操作的具体方法为: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求的能力为出发点,对应能力选定相关的实训任务。《Pro/E入门》设置了11个课程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理实一体项目设定方案表

每个工作任务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又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从而突破了传统的试卷考试,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4.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设计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事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再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习,使学生都能够发挥专长,相互帮扶,优势互补。教师也从过去的填鸭式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和“参与者”,参与到各个项目中。依据《Pro/E入门》课程的实际特点,对教学过程的设定如表2所示。

表2 理实一体化教学流程

通过表2所列的教学流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之间操作比赛的方式,采用竞争和激励的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其他小组的同学协助教师当裁判,对工作完成出色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对工作完成不够的学生要适当加以鼓励,还可以将优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做好每一个任务。

5.课程的考核评价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实训教学课时时占课程总学时的60%以上。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实训环节的考核,更需要任课教师重视。目前还有些实践部分的考核标准不够统一、不够细化,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够重视,对结果过于看重等。为了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课程考核,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统一的考评标准。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将过程考核和成果考核相结合,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兼顾学生个体和团队,学生个体在团队中的表现以及对团队的影响力等。这样在考核中,教师才能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

上述的11个典型训练项目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对各个任务的侧重点着重把握,根据任务要求给出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先分别考核,再统一评价。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在小组内的表现,与小组其他同学的沟通协调能力等。

总之,建立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与课程任务目标相适应的考核标准,是对学生的负责,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自主性为根本目的,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能力培养和就业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实现零距离对接。

6.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有了改进,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操作为训练方式,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项目设计、任务安排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好的教学项目要有真实的工程背景,学生既可以学到必要的理论知识,又充分训练了核心职业技术能力。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成绩就得到了真实的反映,这样对学生的考核评定方法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程宜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G642

:A

:2095-7327(2017)-02-0065-02

牛海侠(1979.4—),女,汉族,山东单县人,硕士,讲师,就职于安徽三联学院机械教研室,研究方向为材料加工工程。

猜你喜欢
理实实训考核
内部考核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理实一体化课程过程考核的研究与探索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电气控制与PLC”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