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
——以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为例

2017-04-06 02:29汤龙升宗晓蕾张欣然徐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财经类就业率

汤龙升宗晓蕾张欣然徐 萍

(1.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 安徽 滁州 233100)

地方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提出
——以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为例

汤龙升1宗晓蕾2张欣然1徐 萍1

(1.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 安徽 滁州 233100)

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为基础,结合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概括地方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最后根据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促进地方财经类高校就业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0.引言

2015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共30.87万人,其中本科、专科、研究生分别14.23万、15.22万、1.41万人。截止2015年8月31日总初次就业率为88.92%,其中本科、专科、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88.84%、89.93%、78.87%[1]。

1.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毕业生基本情况

1.1生源情况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为主,跨文、理、工、史、艺术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的多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届毕业生共5327人,其中本科生4868人,研究生459人,男女比例约为1:1.45,其中安徽籍毕业生约占75%。

1.2就业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15日,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6.51%,研究生就业率为97.17%[2]。表1为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分性别),表2、3分别展示了2015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行业流向情况。

表1 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

表2 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升学国内读研 708 14.54% 16.52 % 2 0.44%出国读研 96 1.97% 0 0.00%0.44% 0.00%基层及创业基层就业 16 0.33% 0.58% 0 0.00%自主创业 12 0.25% 0 0.00%部队 6 0.12% 0 0.00%全校总计 4698 96.51% 446 97.17%

表3 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流向

1.3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问卷设置很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五个选项,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对当前从事职业的满意程度比较满意以上91.57%,对从事职业与专业相关性比较满意的占84.35%以上,对有晋升机会能实现职业发展目标方面比较满意的占90.58%。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在文化素养、基础知识方面得到了肯定,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4 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统计

2.地方财经类院校就业情况分析

2.1安徽财经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特点

2.1.1整体就业形势稳定

据安徽省2015年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报告数据可知,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继续位居安徽省前列。同时,借助“互联网+”、“一带一路”等战略平台,企业对经管类人才需求仍在增加。

2.1.2经管类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

在前文就业数据统计中不难看出,经管类毕业生就业优势明显,而理学以及艺术学类类毕业生就业率则相对较低。这一方面与经管类学科为我校传统优势学科,生源质量、师资力量以及专业声誉度都高相关,另一方面与相关专业市场需求量大也有关。

2.1.3就业取向多元化

2015届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占毕业总人数的80.80%,同时,毕业生中有806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再者,也不乏有部分同学进入部队,以及在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毕业生所从事行业涉及近20余个,其中最多的为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约占毕业生总数的41.10%。就业区域包括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由于我校生源主要来自安徽,近半毕业生选择在安徽就业。

2.2地方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2.2.1财经类专业毕业生不断增多,就业竞争激烈

由于社会需求总量的相对萎缩,面对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娴熟的社招人员,应届生的就业优势也在逐渐衰减。

2.2.2地方财经院校人才培养存短板

由于受学校名声和地域的影响,地方院校在招生中相对部属院校优势不足,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同时,金融业作为与国际接轨度较高的专业,眼界的开阔成为就业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地方财经类院校,尤其是在小地方的院校毕业生可能会在眼界方面存在短板。

2.2.3地方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遇尴尬

用人单位在招聘中追求“名牌毕业生”,到地方院校招聘成本相对较高,这使得地方院校就业机会的减少。再者,财经类毕业生就业与经济增长一般有着一定的相关性,而地方院校属地经济发展往往相对滞后,对毕业生就业也显示出劣势。

3.财经类院校就业工作对策

3.1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一方面,鼓励毕业生立足西部,面向基层就业;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再一方面,支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就业。

3.2加强学生就业创业全程指导服务

首先,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以必修课形式纳入课程体系;其次,建立专业校内外的实验实训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再次,建立大数据就业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拓宽就业创业信息获取渠道;最后,增强就业创业跟踪反馈工作,提高学校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3加大学生就业帮扶力度

在每年的毕业生群体中,都会存在一些诸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身体残疾学生以及就业能力比较低的学生,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常处于劣势,学校必须及时做好就业困难学生排查,进一步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成功就业。

3.4建立五方联动机制促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系统的民生工程,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学校参与、企业需求、个人需要、家庭支持的五方联动机制,是切实将政策落地,工作落实,让学生、学校、家庭都满意的必要措施。

4.结语

虽然我国仍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经济转型期,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财经类人才需求还较大,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背景下,地方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断凸显,这不仅给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带来了新要求,也给毕业生提出了新挑战。

[1]安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015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报告,http://www.ahbys.com/article.aspx?aid=5c b293de-2876-4346-8f6be312b7da7363,2016-01-13.

[2]安徽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发布公告,http:// 211.86.241.19/s/12/t/275/a/71592/info.jspy,2015-12-31.

[3]李平,陈利平,闫伟.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3(9).

[4]杨快英.财经类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5).

G473.8

:A

:2095-7327(2017)-02-0051-02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大数据就业服务工作室”和安徽财经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研究项目(2015JFCY22)研究成果。

汤龙升(1988—),男,汉族,安徽六安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财经类就业率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Research on financing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改善商品包装的若干思考
数据
浙江财经大学伦理研究所简介
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