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道 虚壹而静

2017-04-07 12:23刘冰清
东方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兰陵荀子君子

刘冰清

兰陵人杰地灵,古今文化灿若星河,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辈出的贤达志士、鸿儒文人,为兰陵古镇留下了荀子劝学之地、李白醉卧之乡、金瓶梅开之园、萧氏郡望之邦的美名,在中国洋洋洒洒的文化史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战国末期的百家争鸣中,荀子承孔孟之余绪,集诸子之大成,开儒家之新风,创独家之荀学,游学稷下,“三为祭酒”、“最为老师”。荀子文化在兰陵这片土地上影响极大,兰陵县政府花巨资重新修建了荀子庙和荀子墓以及荀子文化园,荀子思想文化在兰陵大地上正发扬光大。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提到:“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 “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闭上眼睛不看世界。” 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传统文化,在不断汲取各种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荀子是诸子百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博大精深的《荀子》一书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汉时,文学家刘向曾称赞“兰陵多学,盖以荀卿也”。谭嗣同也曾说过“两千年之政,乃秦政也;两千年之学,乃荀学也。”

《荀子》是荀卿的著作集,《荀子》三十二篇涉及了哲学、礼仪、政治、经济、教育、法律、伦理等,综合百家,又超越百家,是蕴蓄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巨峰高山,它是兰陵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典藏。《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讲述了他对学习的见解,是荀子晚年的代表作。《劝学》集中反映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归纳起来,大致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是《劝学》的中心观点,体现了学无止境的学习理念。荀子云:“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意思是说终生好学才能成其为人,否则与禽兽有何差别呢。荀子把终生好学视为人的必备素养,并与“为人”联系起来,足见他对学习的重视程度。

如果仅仅从“学无止境”意义上解读“学不可以已”之意涵,还不足以深入理解其学习本质观。荀子所以强调“学不可以已”,是源于他对学习本质的认识。荀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接触外部世界,掌握知识技能,见诸实践行动,美化自我身心的过程,并把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而困(《荀子·儒效》)”。荀子认为,学习活动是不可停止的,通过不断自觉的学习,深刻地反省自我,就会使自身恶的欲望得以去除而没有过错,他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儒效》篇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学习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修习积为的过程,二者是同步进行的,没有学习为其依据,积为就成为主观空想。一切都可以通过修习积渐而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他告诫人们要“积善而不息”,尧禹之为圣人,也是修习积为的结果。

荀子《荣辱》篇说:“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者也。”荀子把自觉的修习积为当做养成教育的关键,无论怎样教化,养成教育依托的还是人自身。对现代养成教育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好人与自然、社会,尤其是人自身的和谐关系,充分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匡衡凿壁偷光读书,苏秦、张仪悬梁刺股读书,车胤、孙康囊萤映雪读书,朱买臣、李密负薪挂角读书。不必高灯明烛,不必广室净几。又有哪一个是在强迫下读书?都是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硅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为善学”。学子只有通过学习才可以实现远大的人生目标

二、学贵专心

荀子十分强调学习要用心专一。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他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专一”的重要性,以此来劝说学习者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故君子结于一也”。学习需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认为学一会,停一会,那是胸无大志的普通人的学习行为。君子学习应该凝神聚思,不骄不躁,步步为营,静下心来领悟体会,如此方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伏术为学,专心一志”(《荀子·性恶》),“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没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学习精神,就不可能取得学业的成功。

为了阐释学贵专心的学习思想,荀子还提出“虚壹而静”(《荀子·解蔽》)的观点。“虚壹而静”又名虚一而静,意指虚心,专心,静心。“虚壹而静”整体的意思是说,由于人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信息对学习新知识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的干扰影响。因此,面对新知识要虚心以受,借此积累更多的知识;因虚心而不断积累了很多表述不一的知识,需要用心专一地加以梳理归纳;在没有形成理性判断之前,要去静静地揣摩思考,力求及时消化,融会贯通。荀子认为只有做到“虚壹而静”,方能学有长进,也即才能完全理解并掌握知识,使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只有静心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才能明察各种事理,用真理去考察、践行事理,才能达到思想上的豁达。

三、学贵有恒

学习是从无知开始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功的秘诀在于恒心和毅力。先秦的道家大师老子指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荀子对此颇有同感,他在《劝学》中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习是一个由显而微、由粗到精、逐步深人的过程。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丰富人的思想,开阔人的视野,活跃人的思维,知识可以给人生插上智慧的双翼,让人的一生更精彩。然而,知识的获得却是一个艰难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同样,知识的获得也是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蹴而就。人贵有恒,天道酬勤,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日积月累,涓涓细流终将汇成知识的汪洋大海。从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来看,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人类社会的灿烂文明,就是一个在不断学习、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开发,不断进取,周而复始的过程。而学习和继承的基本方法,基本都是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文件、书籍,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说,如果前人的历史沉淀堆积成巨人的肩膀,那阅读就是我们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攀登阶梯靠的是一步一个台阶,而不是一步登上阶梯的顶端。

荀子的学习思想不仅指向知识的积累,而且倡导“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如果说知识的学习积累比较容易看到近期的成效,从中体验到知识习得的快乐,那么,“积善成德”就漫长得多,而且复杂得多。根据品德心理学理论,品德的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情况。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规范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而跟随他人行为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而在认识和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向榜样看齐。

内化是指个人将社会的价值观或行为规范认同并作为自己心理素质的一部分,是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由此可见,积善成德更是一个渐进的修行过程,它需要时时从自我做起,处处严于律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隆师亲友

在师生关系上,荀子特别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他说:“学莫便乎近其人”,“好其人”,也就是说,学习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是寻找好的老师。因为书本知识毕竟是前人的认识成果,是间接经验,有些知识是很难自己读懂的,这就需要良师来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走一条经济高效的认识路径,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故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君子要尊师敬长,亲近朋友,他甚至认为尊师重道关乎国家的兴衰存亡。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禮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荀子·修身》)。

中国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荀子同样重视环境对人成长的熏陶作用。他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意思是说,君子要选择良好的交际圈子,结交好朋友,人只要置身于一个讲“礼”的生活环境中,必然会受到健康向上的正面影响,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学校、家庭、社会舆论等环境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荀子指出,不同的文化环境会使人形成不同的习俗和文化特质。荀子《儒效》篇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风俗可以改造人的本性。风俗能够改变人的思想,长久地受风俗的影响就会改变人的素质。《劝学》篇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说得更为精彩:“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蓬草之所以不扶而直,是因为长在麻中;白泥之所以变黑,是因为它放在滓泥里;香草之所以君子不去接近它,普通人也不佩戴它,是因为被浸到了臭水里。所以君子无论在家,还是出游,都必须注意环境,慎重交友。荀子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重学,在先秦诸子中最为突出。孔孟皆认识到学的重要性,但其学更强调内心的自我觉悟,以成圣人之德,孔孟的学,“觉”的意味更浓。孔子以“践仁知天”,孟子以“尽心知性知天”实现成德之教。荀子的学,“效”的意味更浓。荀子学以知天、学以致道的主张,是孔孟之外的一种新的致道模式。人能够学,是因为心有认知能力,心能知“道”,但“道”非“心”自生自有,对“道”的体认与契合,需要“学”来完成。“在经典的学习过程中,师、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要兼顾内外,向外学习的是“辨别名实”、“知通统类”,完成内化的是“虚壹而静”。荀子的学论,体大思精,内涵丰富,至今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猜你喜欢
兰陵荀子君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火车在油菜花田中
地理学视角下的兰陵文化保护
兰陵∶圣王高地的精神气象
有君子之道四焉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