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规合一”绘浙江梦想新图

2017-04-08 08:22徐欢周宇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17年3期
关键词:空间性底图多规合一

◎ 徐欢 周宇

“多规合一”绘浙江梦想新图

◎ 徐欢 周宇

自“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主动融入、积极探索,以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扎实的地理信息技术、丰富的规划编制经验,为解决“规出多门、各自为政”等问题,实现“一张蓝图、一本规划”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016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开展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的合作协议》,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根据协议要求,联合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开化县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全流程的服务保障解决方案,地理信息服务“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多规合一”数据库统一规划标准

建设“多规合一”数据库旨在统一各类规划技术标准,为“多规合一”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数据基础。通过前期调研发现,浙江省各规划编制部门存在空间技术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如土地利用规划坐标系统为西安80坐标系,而城乡建设规划坐标系统则为地方坐标系或北京1954坐标系,不利于各类规划数据的共享服务与比对分析,往往会导致冲突频现、矛盾频出。

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深知,打破各规划部门间的壁垒,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数据体系,是实现“一张蓝图”总体目标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充分利用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基础测绘成果,以及来自省交换平台的相关专题数据成果,整合其他部门的规划专题数据,建设形成集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数据库、规划专题数据库、空间性规划底图数据库、系统维护管理数据库为一体的“多规合一”数据库。

其中,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及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数据库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已有库体;空间规划底图数据库和系统维护管理数据库是对空间规划底图编制成果和平台研发所需集成的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整合建库;规划专题数据库则是对搜集、补充、更新其他专业部门的规划专题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坐标转换、空间化、属性化、对象化处理,以及统一符号化表达等处理整合工作,以完成专项规划数据库的建设。以开化为例,规划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搜集了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等20个委办局共136份资料,经过处理整合形成20份现状专题数据和37份规划数据,共292个图层。主要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其他实施性方案或行动计划。

“三区三线”构筑空间规划底图

空间规划底图是今后市(县)各部门用于空间用地管控和项目审批的依据。根据空间规划底图,实施分类分区管理模式,落实差异化管控措施,将农业生产、生态保护空间的企业、人口有序引导到城镇发展空间,制定一系列制度措施,使县域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得到了严格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县域空间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发布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技术规范与编制导则》为依据,在划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根据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综合人口、经济、行业数据等专题资料,选取高程、坡度、区位等指标。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国土空间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科学精确地划定县(市、区)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以及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红线“三条红线”,并将各类空间规划的核心要素有机叠入,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形成空间规划底图。

与其他普查相比,地理国情普查具有更加客观的性质,为形成科学精准的空间规划底图提供了地理信息保障。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实现共建共享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基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空间框架和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研发“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主要通过基础、管控、审批三大业务系统来实现“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基础系统面向专业的规划编制人员,为规划编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服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基于主体功能区理念,为国土空间开发评价提供数字化、信息化和集成化服务。另一方面为“多规合一”的空间基础底图编制,各类空间规划有机叠入提供数字化基础。管控系统部署于政务网,面向政府部门,主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投资项目预审批。将空间要素有机叠入,同时汇聚各项管控措施,综合集成、分类管理、协同管控,并提供门槛式预审批,通过预审批的项目推送到下一个联合审批阶段,真正做到项目空间管控的信息化、可视化。审批系统面向业主及投资项目审批部门,与现有的浙江省政务服务网进行有效对接,进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实现一窗进件,一表申报,并联审批,一窗出件。

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信息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多规合一”成果的效益,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平台预审批功能是项目建设的重要创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预审批机制,不仅规范了“预审批”流程,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目前,浙江“多规合一”平台已部署于政务网,政府部门均能使用,用户通过上传空间数据对规划成果进行查询分析、矛盾检测,以辅助各部门专项规划编制,从源头避免规划间矛盾冲突的情况出现。

编制标准规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参与编制了《市县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规程》《市县“多规合一”信息平台技术规程》,并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体系编制了《空间规划要素分类与代码》,分类代码包括5个一级类、27个二级类和33个三级类,涵盖了与土地规划分类、城乡用地分类、地表覆盖分类的对应关系,可作为不同规划间矛盾检测的依据和标准。

编制标准规范,不仅有利于解决各类规划指标体系不对接、规划期限不统一等问题,实现技术指引、规划语言的有机统一,也有利于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工作经验。

当前,《浙江省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方案》已编制完成。按照开化县的经验和工作模式,衢州市区、江山市和常山县的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工作已完成。在省级层面已开展浙江省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根据协议要求,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还将与省发改委合作,进一步完成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主要工作包括省级“多规合一”数据库建设、省级空间规划底图编制、省级“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研发以及省级空间规划标准规范制定,共同探索研究可推广、可复制的省级空间性规划“多规合一”解决方案。

(本文摘编自《中国测绘》2017年第1期)

● “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管控系统

猜你喜欢
空间性底图多规合一
一种基于实际GIS底图的精准计费方式探究
航道生产单位中底图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科研院所底图管理模式转型研究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借助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有效突破英语的“时间性”难点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规合一”,在“争论”中试水
城市“多规合一”应坚持五点原则
论存在与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