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周期律”难题的时代解答
——论习近平的历史观

2017-04-12 16:21袁久红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发展

袁久红,陈 硕

(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6)



“历史周期律”难题的时代解答
——论习近平的历史观

袁久红,陈 硕

(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6)

历史观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重要主题。习近平对历史问题的论述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同时结合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独特实践,别开生面地在历史动力论、历史辩证法、历史价值论等方面创新发展了唯物史观。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特别体现在其对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探索上。通过创造性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习近平提出打破“历史周期律”的关键在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历史观;唯物史观;历史周期律;历史思维;国家治理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过程中,习近平善于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的独特历史经验,善于以历史的观点与方法来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观。习近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与特色包括四个方面:以镜子为喻,强调历史的镜鉴作用;以唯物史观为基,围绕历史动力论、历史辩证法、历史价值论等主题提出一系列崭新观点;以跳出“历史周期律”为题,努力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治理的历史规律;以历史思维为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

一、历史的镜鉴作用与未来向度

什么是历史?历史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历史指的是已经发生的、过去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广义历史指的是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向度的人类总体历史进程。历史的这三个向度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时间上的前后相继关系。如同习近平所说,“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1]。“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2]178这显然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585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历史显然不能仅仅被等同于过去,而是人类实践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向度相互交织的辩证过程。“过去”是人们的过往实践的结果,却也构成了当下实践的前提或基础;“未来”一方面回应着“过去”,另一方面召唤、指引着“现在”的实践;“现在”则是“过去”和“未来”在当下的汇聚和生成,在丰富着“过去”的同时,也改写着“未来”的可能面貌。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这种时空的关联与并置,意味着历史是一个连续和间断、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辩证过程。

可以说,这样一种大历史观构成了习近平历史思维的基本视野。基于这种大历史视野,习近平对狭义的历史(过去)也有他独特的理解,其核心就是“历史是一面镜子”的思想。他强调,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同时,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营养剂”,人类当下的实践与未来的开拓需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其滋养与镜鉴作用。

首先,“历史是一面镜子”,意味着“鉴古知今”,即通过了解过去,可以知道我们从哪里来,从而更好地看清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下的命运和道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4]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理解今天中国的现实,难以把握与认同今天中国所选择道路的必然性。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更“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体的历史实践进程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根植于中国人民170多年来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牺牲的伟大历程,根植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进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幸,我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其次,“历史是一面镜子”,意味着“古为今用”,也即要从过去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们现在的实践与生活提供借鉴。历史和今天是不可割裂的,它们之间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性。习近平同志称历史是前人的“百科全书”,也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对我们正在前行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言,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党史和革命史以及世界其他文明的历史文化,都是重要的思想宝库、智慧之源。习近平指出:中国历史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中国史籍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6]而“对古代的成功经验,我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1]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一个重大主题就是要大力发扬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7]而“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8]

第三,“历史是一面镜子”,还意味着“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坚持铭记历史、传承历史是为了走向未来、开创未来。“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4]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反思中国的历史进程,习近平高瞻远瞩地思考了中国的未来,那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习近平还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思考了人类发展的未来,他在2016年9月28日联合国大会演讲中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共同引以为戒。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9]这段话集中展示了习近平历史观的未来向度与和平底蕴,它在时间维度上强调的是立足现在、不忘历史又面向未来;在价值维度上强调的是反对侵略扩张、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在2014年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时他就有言:“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10]他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的核心主旨就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其要义即是提出了“三个必胜”: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是习近平对历史经验与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其历史观的价值精髓。

二、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及其创新阐释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极有创意地提出了历史的“轴心时代”说,习近平对此予以高度评价[11]。雅斯贝尔斯在该书中也把历史喻作一面“镜子”,他说:“在历史的镜子里,我第一次认识到我属于何方,我为何生存。‘一个不能说明3000年历史的人等于处在没有里程碑的黑暗之中,他只能一天天混日子’,这句话描绘了对意义的意识、对空间的意识(方位),以及最重要的是,描绘了对本质的意识。”[12]312其实,“历史是一面镜子”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在习近平的思想里也隐含另一层深刻的哲理,那就是要在历史之镜的反映与折射中,透过繁杂的历史镜像,确立历史意识,认识历史本质,把握历史规律,从而明确历史前进方向。对历史本质与规律的系统认识构成了历史观的核心内容,在这个问题上,习近平旗帜鲜明地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习近平在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习近平从四个方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精辟的概括和提升。这四个方面分别是: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2.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掌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原理及其分析方法;3.把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推动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4.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提纲挈领的概括和重新阐释具有重要的意义,抓住了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同时开拓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境界。这个新境界具体来说,就是以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贯穿始终,突出强调生产力发展的创新性、上层建筑的能动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首先,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马克思说过这样一段话:“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显然,社会主义应该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作为历史前提,“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74,86。邓小平也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技作为一个非实体性因素纳入生产力的结构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是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逐步走过来的,目前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各方利益交互缠绕,牵一发而动全身,前进的道路布满艰难,必须不断推进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以创新发展为改革提供强大牵引。由此,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科技创新从生产力的结构排序引入现实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中。他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又是引领科技发展的动力,因而创新是“第一动力”,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抓创新、谋创新[1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全面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习近平极富创新思维,形成了自己的创新哲学,不论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4]59的思想呐喊,还是“创新带来生机,创新产生动力”[15]的热情演绎,无不透露出习近平对创新是“第一动力”作用的高扬。从理论上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创造性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为我国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其次,突出意识形态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与核心价值观的强基固本作用,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当代中国与西方社会有些人总是将马克思主义看作是经济决定论的一种表现形式,认为其唯物史观是建立在“经济主义”之上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历史观。对于这一误解,恩格斯早有先见之明,他说:“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16]695-696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主义真精神,坚决反对把唯物史观简化为一种庸俗的“经济主义”。他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17]为此,他特别注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功能。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把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并提,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4]15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此,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倡导“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复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2]94。把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并重,既坚持了唯物论,又突出了辩证法。经济建设做好了,可以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意识形态工作做好了,才能形成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第三,强调发展的全面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历史向何处去?这是历史观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马克思的答案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94这就是能够彻底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一个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但是现实发展的差距使得一些人,甚至一些党员干部失却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对此,习近平严厉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他坚定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18]116-1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把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致力于实现物的不断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解放,释放了强劲的生产活力,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偏重于经济增长,导致其他方面如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发展出现了相对滞后的局面。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有5年的紧要关头,如何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与难题,需要中央层面提出并倡导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核心要义就是在尊重历史规律、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致力于摆脱以物质财富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所在。

三、对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崭新探索

习近平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还集中体现在其对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探索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外交等各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日益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各种论调仍不绝于耳。中国的命运将会如何?是不断发展、和平崛起,还是摆脱不了大国兴衰的历史命运?这个问题始终萦绕于习近平心头。2012年底,习近平在走访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提起了毛泽东和黄炎培1947年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中国能否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的谈话。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在刚刚就任总书记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习近平重提这一谈话,既表明了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显露出继续求解这一难题的雄心与决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总结以往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治理的历史规律,是习近平历史观的自然延展。那么,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呢”?毛泽东当年给出的答案是人民民主,而新形势下习近平提出的战略思想就是,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破“历史周期律”,关键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成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键在于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已经证明这是一条正确之道,但这条道路还不是尽善尽美的,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拓宽、探索。继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之后,习近平对这条道路接力探索。在习近平看来,要打破“历史周期律”,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繁荣,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进,就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他说,“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从而“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9]。与此同时,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14]105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提出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原理与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改革一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于是有了在经济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中国的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也由此取得了质的飞跃。然而,与经济基础领域取得的改革和进步相比,中国国家上层建筑层面的改革和进步则相对滞后。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提升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高度。这被人们称道的“第五个现代化”,也就是制度现代化,它既要深入“解决好生产关系中不相适应的问题”,又要“解决好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的问题。”习近平提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我们提出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17]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自觉地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完善,坚持通过持续不断地改革生发出社会前进的内在动力,这是一种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以现代化、中国化的历史唯物主义破解“历史周期律”难题。放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来看,社会主义社会还是一件很年轻的事物,回望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习近平发现:“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遇到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原理很多是预测性的;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不久就过世了,没有来得及深入探索这个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但也犯下了严重错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14]91到底怎样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如上所述,在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问题时,毛泽东同志对答于“人民民主”。然而,由于时代和个人因素的限制,毛泽东并没有将其民主思想全部化为现实,个中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法治的支撑与保障。邓小平对此曾说:“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因此“吃够了动乱的苦头”[20]189。在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与智慧的基础上,习近平将民主和法治建设纳入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之中加以谋划,其实质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就是要“全面依法治国”。

提出以民主与法治“双轮”驱动推进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从而跳出“历史周期律”,这是对唯物史观关于上层建筑反作用规律的自觉运用,也为唯物史观的国家理论增添了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新内涵,可谓是唯物史观现代化的“升级版”而且还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化”版。习近平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特别是民主和法治建设,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他说:“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21]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1]通过这些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性与实现道路的具体多样性之间的历史辩证法,在解决“历史周期律”难题中再一次得到生动呈现。

四、增强历史思维,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具有镜鉴作用。历史思维注重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古为今用,是一种从事物的历史源头、历史过程来把握事物本质、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思维方式。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运用历史思维来看待世界、历史与现实,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来寻找和明确应走的道路,这是习近平历史观的方法论之魂。在他看来,会不会历史思维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历史文化素养”的最重要体现。他说:“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6]。

尊重客观的历史事实,以事实为基础理解与解释历史,这是历史思维的基础。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对它的认识与评价应以客观、真实为前提,绝不能主观臆测,甚至根据今人的现实需要任意装扮、恶意歪曲。这种恶意歪曲历史的行为在当代尤以日本右翼势力为最。针对“日本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依然在矢口否认日军侵略的野蛮罪行,依然在执意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依然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习近平严正指出:“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22]无独有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今天,社会上也总有一些人打着“还历史本来面目”的名头,恶意歪曲篡改我们的党史国史,丑化、污蔑、攻击党的领袖,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正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对这股思潮,如果不能及时地予以有力的澄清和批驳,听之任之,将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习近平在分析苏联解体、苏共垮台原因时,痛陈了历史虚无主义之害:“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18]113苏联的前车之鉴提醒我们,必须增强历史思维,坚持历史的客观性原则,自觉坚决地与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

历史思维的核心是“过程”思维,即善于从历史联系、历史过程中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特别是人类历史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6]历史是连续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因此,在看待历史时,必须坚持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牢牢把握它的主流和本质,从多样性中看到统一性,从变化不居中把握规律性,于曲折性中坚定历史发展的前进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思维,习近平精辟地分析了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关系,堪称运用历史思维的典范。他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18]112

历史思维要求以历史眼光和科学态度评价历史人物。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必须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也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时空条件,才能对历史人物与事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如果说历史思维是一面摄影机的镜头,那么在观察历史人物、事件时,我们必须既用广角镜头尽可能看到历史的长景和全貌,又用远摄镜头看清历史的局部和深处,这样做出来的历史评价才是中肯的、有深度的、令人信服的。用习近平的话来说就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18]693习近平还强调,对待毛泽东等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要“敢于承认”,要“正确分析”,但“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18]693,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人物的正确态度。

总之,习近平对历史思维的重要论述,既是其历史观的方法论体现,也为我们正确地认识历史及“历史地”看待问题,反击历史保守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1]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N].人民日报,2014-10-14(01).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16-07-02(02).

[5] 陈先达.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N].光明日报,2016-09-07(13).

[6]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N].学习时报,2011-09-05.

[7]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02).

[8] 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

[9] 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29(02).

[10] 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02).

[11]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5-10-1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12]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魏楚雄,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3] 习近平.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N].人民日报,2015-03-06(01).

[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5] 习近平.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5-09-27.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9/27/c_1116687809.htm.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EB/OL].新华网,2013-12-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4/c_118421164.htm.

[1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9] 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4-02-18(01).

[20]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1]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02).

[22]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4(02).

(责任编辑 许丽玉)

2017-03-02

国家社科基金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治思想研究”(16ZZD040)阶段性成果。

袁久红(1966—),男,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D610

A

1671-511X(2017)03-0005-07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历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