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说”视角下维特“迷途”解析

2017-04-13 11:45段金玉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维特入世现实

段金玉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入出说”视角下维特“迷途”解析

段金玉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德国文学家思想家约翰·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塑造的维特是一个情感细腻,多愁善感,并容易激动、暴躁的青年。他追求人性的纯真和自由,却在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时没能找到自己信仰的归宿,导致他与社会格格不入,以至于最后以自杀来了断了与现实的纠葛。深入剖析维特“迷惘”以致“迷途”的悲剧,其根源是不能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的自惑心理。本文以中国传统美学中“入出论”为视角来解读维特迷途的根源,为当下与维特一样有同样困惑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出路,并探讨“入出论”视角下如何解救维特的这种“迷途”。

入出说;维特;迷途

一、“入出说”概述

南宋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一书中说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入,终当求所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之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里的“入”、“出”,主要说的是读书的方法,“入”即读书要体会书中的精益之处;“出”,就是要有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角度站在一定的高度来领悟书中的要义。陈善的“入出”之言针对读书之法颇有见解,可以说是前人治学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传统的思辨哲学。“入出说”之后,许多文论家、诗论家都把“入出说”用于文学接受的领域,包括南北朝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提出了“披文以入情”,再到张式也曾把“入”与“出”运用于绘画理论,曰:“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画之能事尽乎?曰:能事不能尽此也。”“入出说”的影响领域在逐步的延生。

二、少年维特“迷途”之因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创作于“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作品,通过维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给与维特一样陷入迷惘的青年找到了情感的宣泄的豁口,曾在欧洲掀起了一场“维特热”,甚至模仿维特的自杀,这种极端的追从反应了“维特式”的烦恼是一个时代的苦闷。然而,维特最终也没有摆脱困境,反而越陷越深。对此中国传统中向来提倡中庸之道,从中国传统“入出说”的视角来审视维特的悲剧根源,不难发现这“入”与“出”的辩证法刚好对症下药,为这类维特式的迷惘寻得一条释然的蹊径。

(一)沉迷于多愁善感的情感世界

维特与绿蒂的爱情的终结无疑是他走向自杀的导火索。在这场爱情的角逐中维特输了。其原因在于维特,多愁善感,容易激动、暴躁,而阿尔伯特则冷静、沉着,有着成熟男人该有的踏实和稳重。相比维特能给绿蒂的安全感太单薄。两者之间,维特固然能给绿蒂唯美纯净得如童话的爱情,而这样的浪漫却经不起任何现实生活的考验,爱情落脚点终究是现实生活。维特尽管有出众的才能,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理想抱负,却仍不能避免处处碰壁,受人非难。他所追求的生活和爱情只是个美丽的泡影。

维特在感性和理性的挣扎中也曾力图从爱情的漩涡中挣扎和解脱出来,投身到社会中去,摆脱失恋的苦恼。可所有经历像利剑一样穿透他的心,终于,闷郁和不快的感情在维特的心灵中扎根越来越深,盘根错节越来越密,渐渐占据了全部身心。精神的和谐完全破坏了,心灵深处的激愤和烦躁耗尽了他全部天赋的力量。这些苦恼终于吞噬了他残剩的精神力量,吞噬了他的活力,甚至敏锐的感觉,他变成一个忧郁的人。他对人生、爱情、对社会、对事业彻底绝望,进而失去了自制力。

(二)在等级社会里酝酿了心理误区

维特生活的环境里到处是虚荣无聊、虚文俗礼的小市民,拘泥刻板。社会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社会的种种鄙俗气使维特彻底失望了,他发现自己毫无出路,连赖以生存的平平庸庸的生活下去的本领都没有。因此,他便一任自己古怪的情感、思想以及无休止的渴慕的驱使。由此看来把维特逼上绝路的,其根本还在于维特自己,他在与阿尔贝特激烈争论时曾说出的一句话:“一个人的天性找不到出路,这个人必死无疑”。此处,“天性”一词一语中的,虽然维特的死因有着深厚的社会根源,然而从维特心理活动和行为来分析,酿成维特最终悲剧的,更多还是因为他不能清醒的认清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他的性格太敏感脆弱,甚至经受不起生活或者生存中难免会遇到的那些挫折。

因而维特选择自杀来逃避现世确是一个极为懦弱并且是错误的决定。以此来看,当初绿蒂没有选择维特也是正确的,他固然美好,可他的世界像泡沫般易碎。站在现实的立场上维特与阿尔伯特相比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哪怕也曾努力挣脱,却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正确宣泄情感的豁口,从而导致迷途致死。

三、维特“迷途”之解

叔本华曾说:“世界旁观之则美,身处之则苦。”维特就是这么一个身处之于世,却始终只以旁观的角度来理解周围世界的人,他不知道怎样调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间隙,感性的伤感主义情结让他沉溺在不可自拔的情感泥沼里越陷越深。中国的人生哲学推崇既要能“入世”也要能“出世”的思辨精神,南宋学者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提出的“入出说”就精炼的概括了这种“入世”,“出世”生存哲学。维特是个“入世”者,可维特“入世”后却让她在现世的离乱中迷了路。中向来崇尚中庸之道,用这“出世”和“入世”的人生态度用于解读“维特的烦恼”,刚好能恰到好处的为维特不可调和的“两难”找到合理的情感出口。

(一)入乎其中,适度调试

中庸的思辨精神通常是以理性精神及宇宙的情怀来审视自己从而进行自我超越,从而自如的“入世”、“出世”并寻得人生的价值所在。其中它所超越的对象则是人自我内在的“心源”。在这一点上,不难看出维特之所以迷途,是因为他在“心源”上始终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维特惴惴不安,他崇尚纯真的人性,才华横溢,却始终不顾一切率性的追求世界观里的个性解放和情感的自由,甚至模糊了现实中自己的立场和道德的界限。

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入,终当求出”以此才会“见得亲切”,“入而不出,则将死于言下……”在陈善的读书之法视角下审视维特人生的烦恼,恰能延伸出传统“入出说”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维特的敏感本性使然,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维特最终迷途的根源还是在维特自己,站在现实的立场上“身立其时便身临其境”的说法不无道理。在那个时代维特把自己的生命葬送于事物变化发展的曲折之中,归根结底还是维特在入世后没能正真的辨清现实与认识自己现实中的位置。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推崇中正平和,“中”的状态是内心情绪保持平静、安宁、祥和的状态,是天下万物本来的基础,而“和”的状态是不受情绪的左右,不让情绪失控,是明理的重要条件。主体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的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品格,是一种侧重于内化修为的人生哲学。维特恰好就需要这中庸之道调和他入世后不堪重负的千千结。

(二)出乎其外,才能见的情切

“入世”的维特找不到归属,无可是从,那应该就要探讨人生的另一个境界即“出世”,与“入世”相反,“出世”讲求的是“舍”,所谓“有舍才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维特之所以烦恼还在于他对自己的情感做不到“舍”,在爱情上维特对绿蒂的爱慕让他陷入了消极的浪漫主义情结中,他向往美好的的爱情,可维特却始终是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爱着绿蒂,道德的捆绑束缚着维特对绿蒂狂热的爱恋,苦恼便随之而来。在社会关系上,维特天性就是一个偏执的人,这种固执一直伴随着维特的成长,他蔑视社会既成的上下尊卑关系,鄙弃权势,反叛社会的礼教规范。然而他既对现实感到愤懑和憎恶,不愿在黑暗中苟且偷生,又感到自己力不从心。

苏轼曾说:“无所欣幕,何从入道?”维特是为了排遣烦恼而来到偏僻的山村,又因为爱上了已有婚约的绿蒂而苦恼而回到城市。所有的结果都是维特的选择,可他却总是在逃避。“入世”讲求“得”,求“格物”、“修身”、“致知”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积极入世有所为的人生态度,而维特的世界观却过于敏感偏执,天生的棱角“入世”后并没被磨平,却被愈演愈烈。倘若在维特迷途之时,能明白屡遇不顺后调试自己心态,懂“入”知“出”不能一味以自己的尺度权衡现实应该怎样,而是努力创造自己的归属感,那维特的命运则不至于陨落于繁琐的纠结里。

维特始终迂回在自己与现实的矛盾苦恼中,究其根本还是他太过较真,以至于把自己的生命作为牺牲品,来证明自己与腐朽丑恶的社会决裂。维特就像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包括对爱情的理解和对绿蒂的爱慕。于此,要解决维特的困惑,就应该“量入而出”,那次与绿蒂拥抱后绿地那句“这是最后一次!”竟被维特理解成了“消失”、“死”,不难看出维特内心有多么敏感和较真,他把人生最后的寄托依附在对绿蒂的爱恋中,用情太深不可自拔。“入而不出,则将死于言下”用在人生观的理解下,维特就是如此一个,“入世”后找不到自己,便死于现世的一个悲剧人物。如果不那么敏感、不是任自己低落的情绪一沉再沉,而是从世俗侵扰中明白“入当求出”,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即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不苛求完美,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站的高一点,看得远一点,也看淡一些,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维特如此一个美好并极具天赋的人生应该就会使另一番模样。

“入世”是每个生存的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指出,人本身就具有社会属性,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都会存在缺陷,绝对平等和自由的大同社会,目前为止还只是遥远的梦想。因此,作为活在当下的人都应该辩证的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和种种阴暗面,以及命运中出现的所有不如意。“入世”是一个体验和磨砺的过程,如果能恰当的处理好“入世”的深度,并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其实即便非要较真善恶,也会对社会“见得情切”,这便是入乎其中重在自得的心态。

[1]陈善.扪虱新话[M].第1版,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第214页.

[2]孙羽津.信仰的栖居之所—探寻维特的信仰悲剧[J].第21卷.第3期.,河北:唐山学院报.2008:第5页.

[3]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M].第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第98页.

[4]李芬芬.透过维特式的爱情看维特之烦恼[J].第23卷.第4期,武汉:咸宁学院学报,2007:第4页.

责任编校:王俊奇

审稿专家:于吉瑞

I106

A

1009-8534(2016)02-0045-02

段金玉,女,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美育和艺术审美。

猜你喜欢
维特入世现实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出世与入世之间的持守——《诗词五首》整合教学设计
诗意街头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中国入世“日落条款”法律效果的“善意”解释
长安铃木维特拉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现实的困惑
经济、环保、低碳 维特根WR 250型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