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郑国初期两次关键抉择及其影响

2017-04-13 23:40翟佳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周幽王郑国

翟佳迪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系,辽宁大连116000)

论郑国初期两次关键抉择及其影响

翟佳迪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系,辽宁大连116000)

西周末年,天灾频发,农业损失严重,周幽王不仅没有颁布政策救济社会,反而宠信奸邪,祸乱黎民,进而引起民怨。面对着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郑桓公预感到国难将至。为躲避这场国难,郑桓公做出了郑国初期第一次重要决定,即迁国中原。西周灭亡后,出现周携王和周平王“二王并立”的政治局面,通过对时局的判断和对郑国自身利益的考虑,郑武公做出了郑国初期第二次重大决定,即拥立周平王。郑桓公、武公这两次关键时刻的抉择不仅使郑国成功躲避了战乱,还让郑国国君获得王室卿士的身份,为日后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郑桓公;郑武公;抉择

1 郑桓公迁国洛东

郑桓公是郑国的开国之君,《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二十二年,初封于郑(今陕西华县)。”[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7《十二诸侯年表·索隐》又载:“(郑桓公友)宣王母弟。”[1]《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p523二者记载虽有“庶弟”和“母弟”之别,但郑桓公是周厉王之子、宣王之弟则确定无疑。再者幽王为宣王之子,则郑桓公为幽王叔父。郑桓公在其封地颇有作为,深得民心,于是“封三十三岁,百姓皆便爱之。”[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7故周幽王命郑桓公为周司徒。郑桓公在其任职期间努力团结周民,因而获得周民的爱戴,所以“周民皆说,河洛之间,人便思之”。[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7尽管郑桓公尽力辅佐周幽王治理国政并且取得一些成绩,但仍无法消除周幽王时期严重的社会矛盾。当时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外战失利。据《后汉书·西羌传》引《竹书纪年》:“后十年(即周幽王三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2]《卷八十七西羌传》p2874这一次的对外征伐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还牺牲一位军队主将。外战的失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周王的威信,为国内矛盾激化埋下伏笔。

天灾降临。周幽王继位之后,西周遭受了严重的地震和饥荒。“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1]《史记卷四周本纪》p145韦昭曰:“西周,谓镐京也,三川,泾、渭、洛,出于岐山也。地震动,故三川亦动而竭也。”[3]p26西周的国都附近发生地震,导致镐京附近的三条大河因此而枯竭。《诗·召旻》:“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毛诗正义》曰:“《召旻》,凡伯刺幽王大坏也。”[4]《毛诗正义·大雅·召旻》p1264严重的自然灾害被看做是上天对周王无道的一种惩罚,这进一步刺激了国内矛盾。

奸邪当道。《史记》载:“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去太子也。”[1]《卷四周本纪》p145幽王为了褒姒可以废掉王后和太子,可见幽王对褒姒宠信之深,而褒姒也仗着幽王的宠爱祸乱朝纲。“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非)降自天,生自妇人。”[4]《毛诗正义·大雅·瞻卬》p1256正是诗人讽刺批评褒姒的作品。幽王任命虢石父为卿士以辅佐其治理国家,但虢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从而导致“国人皆怨”。[1]《卷四周本纪》p145于是出现了“王室治多邪,诸侯或畔之”的局面。[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7社会矛盾此时达到了顶点。

面对西周末期严峻的形势,郑桓公向当时的史官太史伯询问对策。“桓公问太史伯曰:‘王室多故,予安逃死乎?’太史伯对曰:‘独洛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也。’”[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7太史伯建议郑桓公去往洛水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地方,而这块地方就在当时的成周洛邑附近。但太史伯所建议的洛东地区却并非郑桓公心中的理想之地。“(郑桓)公曰:‘吾欲居南江之上,何如?’对曰:‘周衰,楚必兴,兴,不利于郑。’(郑桓)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7可见,郑桓公的理想之地是“南江之上”和“西方”,笔者认为郑桓公青睐这两个地方是有原因的。

首先,郑桓公所顾忌的是洛邑及其周边地区的地理位置。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的何尊铭文中记载:“(武王)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5]20《尔雅》曰:“乂,治也。”[4]《尔雅注疏·卷二释诂下》p49铭文大意:(武王)说,我将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公旦在视察过洛邑之后也赞叹道:“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1]《卷四周本纪》p133“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6]387是为了居中而统领四方。史伯也为郑桓公分析过成周附近的诸侯分布情况,“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3]《郑语第十六》p461-p462洛邑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对郑国而言是不利的。处在各诸侯国中间,就意味着郑国对外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而一旦到了战乱时期,洛邑无疑就是“四战之地”,郑国随之也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

其次,“南江之上”和“西方”所拥有的空间优势可以满足郑国长远的政治发展规划。上述两地地处边缘,既拥有广阔的空间,又不会在战争时四面受敌,是郑国长期立国的理想之地。后来的事实证明,郑桓公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处在南方的楚和处在西方的秦在春秋时期一步一步壮大,并跻身“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反观郑国虽然在春秋前期曾叱咤一时,但到了春秋中期很快就衰落下去。春秋时期郑国战争虽然频繁,但郑国的疆域却扩张的很慢,远不及秦、楚、齐、晋等国土地广阔。所以,相对于成周附近地区而言,“南江之上”和“西方”更容易满足郑国发展壮大的政治企图。

但是,郑桓公最终还是听从了太史伯的建议,选择迁国洛东。郑桓公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洛邑的地理位置对于郑国而言虽然没有其长期优势,但洛邑的政治地位却会满足郑国的短期利益。洛邑的政治地位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洛邑周围有洛河、伊河、瀍河、涧河四条河流,充足的水资源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同时也形成四道天然屏障,对洛邑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洛邑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都符合建都的条件,所以西周初年周公旦在此建立成周以统治东方。西周末年,社会矛盾突出,发生祸乱已在郑桓公预料之中,而祸乱的矛头很可能会指向周幽王和镐京。镐京若是失守,周幽王最有可能逃往的地方就是成周洛邑。郑桓公作为周司徒,郑国的利益直接来自于周王,可以说周王室和郑国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所以郑桓公迁国洛东可以保证郑国继续受益于周王室。

其二,虽然洛东地区有限的地理空间会限制郑国的长期发展,但迁国洛东的风险较小,短期内还是可以保证郑国躲避即将发生的祸乱。太史伯曾对郑桓公说:“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君若以周难之故,寄孥与贿焉,不敢不许。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3]《郑语第十六》p463虢国在今河南荥阳,郐国在今河南新密市曲梁乡。太史伯认为在洛东地区以虢、郐两国实力最强。这两国依仗地势险要,骄奢贪婪,所以太史伯建议郑桓公借周难的名义将家人寄托在虢、郐两地,并以财物贿赂他们。等到国家动乱时郑桓公就可以找借口讨伐此二国,借机占领这两国的土地。太史伯为郑桓公设计了一套完整的东迁方案,降低了东迁的难度和风险。反观郑国若是迁往南方或者西方就会和楚或者秦相处一地,彼此间也会形成竞争,与楚秦竞争的风险和难度是未知的。此时国力还不算强大的郑桓公若想平稳迁国,洛东地区应更为适宜。

“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7]p59幽王立伯服为太子而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的行为惹怒了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周幽王十一年,“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1]《卷四周本纪》p145面对申侯联军的进攻“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1]《卷四周本纪》p145“郑立三十六年,(郑桓公)与幽王俱死于犬戎之难也。”[1]《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p523镐京、骊山、洛邑三地自西向东排列,镐京被申、犬戎等联军攻破,周幽王和郑桓公很可能逃出镐京后准备前往洛邑,但行至骊山时被联军截杀。

郑桓公做出的迁国洛东地区的决定对郑国和当时的时局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郑桓公迁国洛东为郑国黎民找到了一个栖身之地,使申和犬戎等联军进攻镐京时带来的灾难没有波及到郑国,从而保障了郑国的安全。

第二,洛东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为郑国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的空间,郑桓公迁国于此增加了郑国对外扩张的难度,成为日后限制郑国发展的一大因素。

第三,郑国迁国洛东之后,抢先完成了对洛邑地区的“控制”使其他诸侯势力无法进驻这一地区,实际上对成周起到了一种保护作用,也为日后周王室迁都成周铺平了道路。

第四,由于郑桓公没有迁国至“南江之上”或“西方”,所以处在南方的楚或处在西方的秦在其扩张的过程中就少了一个阻力,这也间接加速了楚或秦强大的步伐。

2 郑武公拥立平王

幽王死后,天下无主“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子宜臼是为平王。”[1]《卷四周本纪》p145但此时效忠周幽王的势力尚在,据《古本竹书纪年》载:“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7]p60清华简贰《系年》载:“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8]P91可知,在幽王离世后,申侯一派拥立太子宜臼为平王继承周朝大统。而周幽王一派的残余势力拥立幽王的弟弟余臣为携王来继承周的王祀。一时间各方势力分成三大阵营,即平王派,携王派和中立派。

平王派。主要成员既为申、缯和犬戎。申国为太子宜臼的母舅之国,缯与犬戎均与申为盟国,这三方势力依仗强大的武力在灭掉周幽王后扶持周平王继承王位,故此三大势力当为平王一派的核心力量。

携王派。主要成员有虢、秦。虢。周幽王时期的重臣虢石父就是虢国人,韦昭曰:“石父,虢君之名。”[3]《郑语第十六》p473而虢公翰又立余臣为携王,虢国应是携王忠诚的扶持者。秦,《史记·秦本纪》载:“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1]《卷五秦本纪》p179从秦襄公率兵救周本为救幽王,但此时幽王已被犬戎杀害,而秦襄公奋力抵抗犬戎和申侯自然是为了力保携王,因此秦襄公亦属携王一派。

中立派。主要成员有晋、齐、楚。“二王并立”之初,并未有明确的材料表示此三国支持“携王”或“平王”,故今暂列于中立派中。

笔者认为此时郑国应该支持的是携王。《史记·郑世家》载:“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郑人共立其子掘突,是为武公。”[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9郑国在郑桓公去世后由其子武公掘突继位。犬戎杀郑桓公于骊山下,犬戎和申是盟友,申又是周平王的母舅之国和主要支持者。犬戎、申和周平王都可算作是郑武公掘突的杀父仇人,所以郑武公不可能拥立平王。而郑桓公本就是周的司徒,郑国也是依靠周王室而兴起,周携王又继成幽王的王位,所以郑武公应属携王一派。由于周平王、周携王两大阵营势均力敌,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二王并立”的政治局面,但这种均势因为晋文公的一个决定而发生了转变。

据《清华简》载:“晋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晋人焉始启政于京师,郑武公亦政东方之诸侯。”[8]p139晋文侯突然杀掉周携王的原因无从可知,但可以明确的是晋文侯的政治立场从保持中立转变为拥立周平王,这就使得本来处在平衡状态下的两大势力出现了一边倒的趋势。周携王的死给周平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治条件,即周平王成为了当时天下唯一的“天子”。此时的郑武公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反对平王,二是改变态度,拥护平王。如果郑武公继续选择反对周平王,那郑国就会成为“不义”的代表,很可能会成为平王派诸侯联合讨伐的对象,这样的结果不可能是郑武公的意愿也不符合郑国长远发展的利益。反而郑武公此时选择拥立周平王,不仅不会被围攻,还会有所收获,理由如下:

首先,镐京残破不堪,无法再作为周王朝的都城,而自成王时就已建成的成周洛邑并未遭受战争的破坏,是新都城的最佳选择。所以郑武公只要将周平王安全迎接到成周就可以凭借拥立、护送之功而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同时郑武公还可以利用郑国和洛邑靠近的地理位置控制周平王进而打着“奉王命”的旗号实现郑国的发展计划。

其次,根据现有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在骊山之战后的重要政治活动中再也没见到申侯的身影。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就是申国在骊山之战中实力遭受重创并且很可能已经一蹶不振,所以犬戎就成为平王最有实力的盟友。而镐京距离犬戎活动的区域很近,这就增加了周平王与犬戎联系的可能性。郑武公此时将周平王迁至洛邑就可以切断周平王与犬戎之间的联系,使平王成为“孤家寡人”,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逼迫周平王依靠郑国的力量来维持其统治。

郑武公在对比了两种选择的利弊之后选择了联合晋文侯等诸侯拥护周平王,于是“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7]p261事实证明,在郑武公这一次护送过程中可谓受益良多,不仅摆脱了被诸侯讨伐的命运,还成为了周王朝的卿士获得了管理东方诸侯的权力。据《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杜预注:“卿士,王卿之执政者。”[4]《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p74将周平王顺利迎接到成周后,郑武公成为周的卿士,开始执掌国家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郑武公还通过联姻的方式拉拢申侯作盟友。“郑武公十年,娶申侯女为夫人”[1]《卷四十二郑世家》p1759,申国是周平王的母舅之国和主要支持者。前文已经分析过,申国虽然在西周末年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地方诸侯,但在讨伐周幽王时消耗过大,此时早已无力左右政局。虽然申国此时已经衰落,但申国和周平王关系亲近。郑武公通过联姻来拉近申国与郑国的关系,进而拉近郑国与周天子的关系,由此获得周平王更多的信任和依仗。郑武公的一系列举措为郑国日后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郑武公在两周之际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做出了郑国初期的又一次重要抉择,即拥护周平王。而这次抉择同样给郑国和当时的政局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第一,各方诸侯利益得到满足后,秦襄公退回岐西之地,晋文侯撤到黄河以北。郑武公则凭借地理优势和“护送有功”取得“王室卿士”的地位,进而干预王政,积攒国力。等到郑武公之子郑庄公继位之时,郑国国势达到鼎盛,开始小霸中原。

第二,郑武公利用周天子卿士的身份管理诸侯,提高自身声望,扩展郑国势力。由于郑武公树立威信凭借的是王室卿士的身份,所以在郑武公声望上升的同时周平王的威望也会随之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周平王在春秋初期还拥有着较高的权威。

第三,郑国新址定在洛东地区(今河南新郑市),在洛邑以东约140公里处,一旦周平王告急,郑国的军队既可以在东面阻击敌人,也可以很快赶到洛邑附近救援周王。郑国和洛邑地理位置上的特殊关系相当于郑国为周王室提供了一道屏障,在很大程度上保护着周天子的安全。

第四,由于郑国在两周之际的迅速壮大,郑与秦、晋等国在军事实力上处在一种势均力敌的状态下,谁也不能一家独大。为天下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3 小结

西周末年国家动荡,郑武公迁国洛东地区既为郑国寻求了一处安稳的生存环境,也为以后郑国的发展提供了地缘上的优势。西周灭亡,郑武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取得“王室卿士”的身份,为郑国借王命谋私事的计划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日后,郑庄公正是凭借着周王卿士的身份才能够征讨四方而称霸一时。两周之际郑桓公、郑武公凭借两次关键时刻的抉择不仅使郑国成功摆脱国难,还让郑国获得大国地位,为以后郑国小霸春秋奠定了基础。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0.

[2][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徐元诰.国语集解[M].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4]李学勤,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第三卷)[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6][秦]吕不韦.吕氏春秋[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

[7]王诗铭,方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M].上海:中西书局,2011.

责任编辑:周哲良

K249.1

A

1672-2094(2017)03-0096-04

2017-03-16

翟佳迪(1991-),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考古系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史、古文字、夏商周考古。

猜你喜欢
周幽王郑国
做别人家的父母
周幽王的幸运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毕恭毕敬”的由来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
“东道主”一词的由来
浅谈浮雕透雕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