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7-04-15 16:04雷鸣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任问题意识辅导员

雷鸣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7)

论高校辅导员“问题意识”的培养

雷鸣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7)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就要求高校培养出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辅导员。“问题意识”贯穿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辅导员要对新生要做好“四个一”,对高年级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和就业引导。高校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启发并引领辅导员迈向专业化发展道路,定位学术研究的理论高度,进行全方位的实践反思。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问题意识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朝夕相处的老师,是大学生毫无保留吐露心声的倾听者,更是大学生排解疑惑的亲人。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不断变化,辅导员面临的挑战也相继增多。辅导员在带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断树立 “问题意识”,使自己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

一、何谓高校辅导员的“问题意识”

人类从古至今总是带着“问题意识”向世界发问,在经历“发现问题——面临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之后继续前进。马克思提出:“问题是一种公开且无畏的,能够左右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也是一种表现自我精神状态的贴近实际的声音。”[1]问题的哲学术语是矛盾,这种矛盾也就意味着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问题意识。

有研究者认为:“问题意识产生于认识活动过程,是人们在执行活动中碰到的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由此而引发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寻的特殊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使个体主动思考,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方法。”[2]有的研究者则认为:“问题意识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以敏锐的眼光和广阔的视野看待事物,由此达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3]众所周知,辅导员是教师中离大学生最近的人,辅导员每天面对着千差万别的学生,面对着千头万绪的工作,为此,辅导员的“问题意识”具体可以概括为“辅导员不轻信、不焦躁、不满足,以一种怀疑的、探索的积极心态去学习和研究迈向专业化道路的方法,以一种谦虚的、思考的态度去捕捉和解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学术探讨和实践反思。”

二、高校辅导员的“问题意识”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高校辅导员,只有在“问题意识”的直接导引下,我们才能保持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敏锐地捕捉和预测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擅于总结和反思以及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事实上,高校辅导员的“问题意识”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一)辅导员带新生需要准备的“问题意识”

入学教育是大学新生迈入校园后的第一堂课,也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第一项考验。新生辅导员需要准备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做好“四个一”,即第一次见面,第一次晚点、第一次班会和第一次下宿舍。“第一次见面”是指辅导员与新生在迎新点的首次照面,也许辅导员不能一一认清每一个学生的相貌,但必须微笑的对待报道的每一位学生。“第一次晚点”是全体新生的首次集中,辅导员要将学生的名字全部读一遍,尽可能避免将学生的名字念错。“第一次班会”是指辅导员与新上任班委的见面,见面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能太随意,要注意与学生干部之间的距离,否则日后难以开展工作、难以树立辅导员的威信。“第一次下宿舍”是新生最在意的一项日常工作,辅导员要提前熟悉每个宿舍学生的具体人数和地区分布,尽可能避免出现宗教信仰方面的疏忽。辅导员的工作光荣而又神圣,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尤其是新生。

(二)辅导员带大二学生需要提高的“问题意识”

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大学二年级学生容易产生的两个心理期,即“思想迷茫期”和“矛盾多发期”。就思想迷茫期而言,大学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任务加重,各种社团活动挑大梁的工作繁多,学生们开始难以平衡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的关系,难以分配学习和“第二课堂”的时间,容易进入思想迷茫期。辅导员要抓住大二学生的这个迷茫心态,多下宿舍与学生沟通,可以通过自身大学期间的经历,或者其他学生的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就矛盾多发期而言,进入大二阶段的学生们,对同学和舍友都更加熟悉,这就使得彼此生活中的一些小缺点和小毛病暴露出来,加上没有及时地化解误会,学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纠葛。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团支部开展活动的时间,通过开展轻松有趣的团队游戏,化解学生们的小矛盾和小摩擦。辅导员是学生们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更是筑梦的学生们有力臂膀。

(三)辅导员带大三学生需要加强的“问题意识”

大三是学生最彷徨也最迷失的一年,积极引导学生们克服焦虑、亢奋、茫然、悲观的情绪是毕业班辅导员落实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要点之一。针对三年制学院,学生们大三下学期就开始迈入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实习或定岗见习。此时,辅导员怀揣“五颗心”做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引路人。第一,辅导员要给予毕业生“爱心”。新媒体时代,毕业生更青睐于将自己在求职中遇到的小困难和小情绪发表在朋友圈或微博中,而辅导员也应与时俱进,在微信或微博中关注毕业生的动态。这样才能打开学生心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心。第二,辅导员给予问题学生“耐心”。笔者在开展工作中深刻领悟到“避实击虚”和“以柔克刚”。第三,辅导员要以“责任心”为职业操守。责任心是一个合格的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倘若辅导员丧失基本的责任心,就会失去开展学生工作的动力与热情,更会失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毅力与恒心,最糟糕的就是产生职业倦怠与负情绪。第四,辅导员要以“高尚心”作为人格表率。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做学生的楷模。辅导员的威信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第五,辅导员要以“公平心”对待毕业生。前苏联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4]辅导员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

三、高校辅导员培养正确科学的“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的工作很忙——“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很杂——“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工作有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辅导员若要在忙乱与繁杂的工作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生动且有情,就必须培养正确科学的“问题意识”。

(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引领高校辅导员迈向专业化成长之路

“问题意识”是高校辅导员提高职业技能的关键点,也是辅导员迈向成长成熟之路的必杀技,更是辅导员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理论点。专业化发展则是对高校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超越和高标准。

1.加强科任教师与辅导员的联动机制

高校育人工作离不开辅导员,也离不开科任教师。大学生知识体系和综合能力水平的架构也离不开辅导员和科任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5]目前,高校科任教师教书育人以及辅导员管理育人工作现状却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第一,科任教师工作局限于教学,重教书,轻育人。只负责课堂上的45分钟,工作内容仅局限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德育都是其他部门的事。对学生的课外生活、心理状况、思想素质、道德水平等一概不管不问。第二,辅导员工作范围广、角色多、位置尴尬。他们在高校日常教育工作中却处于日益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一方面是行政身份,另一方面不能不管学生反馈的教学问题。大多数的高校,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就落实到辅导员身上,包括教学上的问题,学生也是第一时间反馈给辅导员而不是科任教师。所以辅导员并不能“术业有专攻”地只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一起操心教学的问题,操心学生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而辅导员夹在学生与科任教师间的苦口婆心,无法换来科任教师的理解与认同,反而陷入“我到底应不应该管”的困境。实际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科任教师和辅导员的共同引导,科任教师和辅导员犹如大学生成才路上的两只推手,一只不用力,只能加剧另一只的困难。只有默契配合,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才能真正助长学生的成才。要不断加强科任教师与辅导员的联动机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力量和主力军。

2.辅导员关注大学生与社会思潮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在五四青年节的讲话中对在校大学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他明确指出:“我们的青年必将是大有可为的一代,也是大有作为的一代。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发展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使命与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且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绽放青春梦想。”[6]大学生是社会的“晴雨表”,是开放与活跃的青年群体,是社会思潮的参与者、追随者、传播者和实践者。[7]从大学生的身上可以较准确的定位整个社会思潮的基本走向。为此,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大学生与社会思潮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黄金发展期”的成就振奋人心,“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多种矛盾困惑大学生。辅导员要清醒的认识到大学生价值观分化的现状,大学生价值标准多样化的现实。辅导员要义不容辞的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和世情,在社会思潮中鉴别,在多元化思潮中比对,进而促使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7]辅导员要循序渐进的引导大学生理解和体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现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 ”[8]

(二)以“问题意识”为坐标,定位高校辅导员学术研究水平的高度

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是辅导员践行“问题意识”,驾驭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不断提升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要着力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教师的头脑,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9]近些年,教育部十分重视辅导员的学术研究,本着“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的原则深入开展工作。笔者曾在高校担任三年的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中吃过亏,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犯过错,在指导学生就业中迷失过,这些都源于理论不足。我们不能因为忙于事务工作,忽视思想理论的提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历,让我有志向通过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而不断努力。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是否展开学术研究直接反映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质量。辅导员要有“做学问”的意识,要以“问题意识”为坐标,定位高校辅导员学术研究水平的高度。

(三)以“问题意识”为驱动,鼓励高校辅导员进行全方位实践反思

案例分析能力构成辅导员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的“实践反思”实质上就是要注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面临的案例的分析和解决以及总结。

1.对学生干部与辅导员的关系的实践反思

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深知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队伍,更是辅导员深入了解学生动态的信息员。当前,90后学生干部成为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主体,他们有丰富的个性、张扬的自信以及良好的表达能力,敢于展示自我。但他们又存在诸如工作中抗挫折能力不足,大大咧咧、我行我素、自由懒散,没有大局观念等缺点。就学生干部与辅导员的关系处理,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第一,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要在精心选拔、认真培养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并经常性地进行总结和评估,适时调整培养和管理方案,这是保证学生干部队伍先进性的必要条件。第二,学生干部的培养和管理过程中,一方面,辅导员应严格要求他们做到品学兼优、作风正派,要求他们以最大的热情为广大同学服务;另一方面,辅导员也应努力为学生干部提供锻炼的机会、拓宽开展课外活动的空间,进而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第三,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要遵循“该施恩时施恩,该施威时施威”的原则,对工作负责且学业成业优异的学生干部,辅导员要结合学年综合测评成绩,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反之,对工作不负责且学业成绩明显下滑,同学评价不佳的学生干部,辅导员要及时找这些学生干部谈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道听途说或者错误评判。

2.对学生家长与辅导员的关系的实践反思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家长有着或多或少的接触与沟通,但多数辅导员对“与家长沟通”这一问题十分敏感,甚至有些辅导员认为“与家长沟通”是件头疼的事。因为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处于“半成熟”期,他们大多反感辅导员私底下与家长联系,他们会把辅导员的这种“关爱”误认为是向家长“告状”。在处理辅导员与学生家长的关系这一方面,我有一个成功的做法,就是要及时且真诚的反馈学生的表现,无论喜忧。辅导员不仅要及时和家长反馈学生的一些不良的表现或者违纪行为,还要学会第一时间将学生的好成绩好消息告知家长,家长在分享孩子进步之喜悦的同时,会及时对孩子表示肯定,并对他们进行鼓励,更好地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取得更大进步。家长体会到了辅导员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爱之情,会因此拉近与辅导员之间的距离。

3.对不同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实践反思

就目前在校的90后大学生,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处事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学生的任何微小利益受损,都容易引起意外的麻烦,“找领导讲道理”是学生投诉心理的新表现。辅导员对学生们的新趋势应寄予正面的应对,力求让学生们心服口服。面对情绪异常激动的学生,要掌握“堵不如疏”的工作方法,努力帮助学生合理表达诉求,而不能把学生的意见强压回去。辅导员面对学生“找领导讲道理”或者其他形式的投诉,一定要冷静对待、诚恳倾听、耐心处理、设法平复学生的情绪。在弄清楚事情的原因之前,辅导员要尽可能做到有理有据,而不是人云亦云。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超出了辅导员的权限,要马上向上级领导反映,并且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进展,避免引起更大的纠纷和恶性事件。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有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才能找到引领时代进步的坐标。”[10]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进行“实践反思”,还应该拥有一颗心、一双眼、一张嘴和一支笔。这颗心要时刻装着学生,这双眼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这张嘴要对学生寒暄温暖,这支笔用于记录工作心得且将实践上升为理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工作是非常辛苦、琐碎的,要时时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开展多方位的指导和服务、做学生的引路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2]陆敏.如何运用“问题意识”解决班级问题[J].班主任,2009(5).

[3]俞吾金.如何理解“问题意识”[N].长江日报,2007-06-28.

[4]黄可望.辅导员如何站好最后一班岗——浅析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9(5).

[5]丁卓,李墨,崔志侃.新时期下高校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方式探析[J].教育纵横,2010(12).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0.

[7]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620,621-622.

[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4-25(2).

[9]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DB/OL].[2015-01-19].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 con tent_2806434.htm.

[10]刘云山.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J].党建,2014(6).

G41

:A

:1673-9884(2017)01-0026-04

2016-09-15

雷 鸣,男,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科任问题意识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秉持五个“一” 形成教育合力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科任教师如何与班主任搞好配合
科任教师要参与中学班级管理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