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语言充满魅力

2017-04-22 19:49葛正洪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魅力物理语言

葛正洪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物理教师怎样从三个方面锤炼教学语言,即:选词精当、表述准确、通俗易懂;逻辑严密、形象优美、节奏适当;言情并重、突出重点、语言幽默等。

[关键词] 物理 语言 魅力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和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个性的熏陶感化,还是引导学生观察、思维、记忆、实验、分析、总结等双边活动,都必须借助教学语言,可以说,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工具,教学语言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作为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学生在活泼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要让语言粘住学生,教师需要潜心锤炼教学语言,让物理语言充满魅力。

一、选词精当、表述准确、通俗易懂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选用确切、精当的词汇,语言表达要准确,符合科学规范。物理概念和公式是物理学的共同语言,在讲授中要能熟练地、准确地运用物理概念和数学语言来描述物理规律。例如,在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一般规律“楞次定律”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里的核心词“阻碍”就不能用“阻止”。谁来阻碍?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什么?原来磁场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原来的磁场。怎么阻碍?“增反、减同”。阻碍的效果?只是延长了原来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时间,并没有阻止这种变化。通过这种精当准确的阐释,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定律中阻碍的涵义。

课堂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简明扼要,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学生听了会心烦意乱,转移学生注意力。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听懂,这就要求教师语言通俗易懂。语言通俗,学生听得入耳,就能抓住要领,牢记于心。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较为抽象,还有许多繁琐的公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简化的、自然的、形象的、学生容易理解记忆的物理语言来描述抽象的概念,阐述繁琐的物理公式和规律,让学生易于接受。例如,在讲 “楞次定律”的应用中,从阻碍磁通量变化的角度,可以总结为“增反、减同”,从阻碍相对运动的角度,可以总结为“来拒、去留”,从阻碍面积变化的角度,可以总结为“增缩、减扩”,从阻碍电流变化的角度,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也可以总结为“增反、减同”。这种精当准确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感觉通俗易懂。

二、逻辑严密、形象优美、节奏适当

现代教学理论证明:具有逻辑结构的知识最易为学生所接受。这就充分说明逻辑结构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讲述明白与否,与教师讲述有无条理关系极大,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反映了教师思维的条理性和明晰性,教师只有思路清晰,语言表述清楚,主次分明,学生才能抓住要领。教师要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按其逻辑关系妥善处理,并善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地向学生传授。这样,既便于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又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讲到“动能定理”时: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其表达式为: W合=ΔEk ,动能定理反映了一种逻辑关系,即合力所做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也反映了一种数量关系,即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具有等量关系。

形象优美是指教学语言的要直观,要有启发性。教学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口头语言,既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口语,又有形象优美的描述。教师要运用语言变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在讲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时,可以作这样的比喻:“假如我们把分子看作是车厢里杂乱无章飞舞的蜜蜂的话,汽车停止时,整辆汽车的机械能为零,而“分子”仍然在运动,所以内能不为零。”这样形象的描述,让学生感到实实在在,容易理解。

优美形象的语言还要求有适当的节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是月白风清。声音的响度、讲话的速度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过响、过轻,过快、过慢都会使学生产生倦意,昏昏欲睡。在物理教學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形象的比喻,透过正确的发音、悦耳的声调、丰富的词汇、有变化的节奏等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让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美妙之处。

三、言情并重、突出重点、语言幽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加强语言的说服力,又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表情、动作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言表达时,以情为导、言情并重、情理相融,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第一课时,可以用演讲的形式开场:“同学们!1831年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标志了电的发明,从此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给人类带来了希望,给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许多方便。可见,电的应用对人类的意义是多么重大。今天,我们的生活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电了,希望同学们从今天起,努力学好电学知识!”学生受到鼓舞,情绪振奋后就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

任何一堂物理课都有其重点概念或规律,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这些知识点上,教师的表情和语言应要有所变化以突出重点。如表情略变严肃、庄重,声音的响度适当加大,语速适当变慢,语气加强,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摩擦力”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把一只一吨重的球放在地上,一只蚂蚁能否推动它呢?学生的回答一定是推不动,接着再提问:如果球和地面非常光滑呢?……”通过这样一个新奇问题的讨论,营造出了一种吸引力,把学生紧紧抓住,加深了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但与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学习方法有关,还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因此,课堂语言应当为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心理环境,上课前老师亲切地向学生问一声好;提问时老师说一声请;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面带笑容并热情鼓励;做演示实验时,老师邀请学生参与;讲课时老师用语诙谐幽默,让学生产生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讲“楞次定律的应用”时,感应电流的效果,从阻碍相对运动的角度来说,可以形象的总结为“敌进我退、敌退我进”。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比喻,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营造了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处于最佳学习心理状态,心情舒畅,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

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锤炼,才能不断提高语言素养,让物理语言充满魅力,在课堂上“弹奏”出一曲曲优美动听的“交响乐”,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寒冰、陈 娴.从教师语言谈物理教学中的形象思维培养[J].物理教学,2006(8).

[2] 刘永生、望玉萍.创设物理课堂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物理教学探讨,2006(8).

猜你喜欢
魅力物理语言
只因是物理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东方欲晓》的魅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我不是教物理的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