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考新题型—阅读表达谈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2017-04-22 20:05季琰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言知识语篇教学阅读能力

季琰

[摘 要] 今年(2016)的苏州英语中考进行了改革,出现了阅读表达这个新题型,如何让学生能够在此类题目中得分,成为我们很多初中英语老师目前相对很棘手的难题。阅读表达能力:即能借助语言文字,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进行正确的表达。该题型既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很值得探讨。本文通过语言知识、阅读表达、语篇教学 题型分析四个方面的指导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 阅读能力 语言知识 阅读表达 语篇教学 题型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初中英语教学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在发展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表达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 侧重培养阅读表达能力”为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因为以英语为工具,通过阅读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同时,通过阅读学生也可以丰富自己的英语语言知识(词汇、语法、修辞等),增强语言交际表达能力。对阅读理解作了具体要求:理解字面和个别句子的意思,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掌握所读材料主要意思,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来进行回答;同时能根据所读材料用Yes or No进行一定的判断,并通过Why or Why not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阅读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在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顺利地阅读英语书刊、资料和文献并准确理解。换句话说,阅读能力是由语言知识和阅读表达技巧两个部分组成的。因此,要提高阅读表达能力,首先要提高语言知识,即掌握和运用词汇、语法、修辞知识和语义学知识的能力。同时要培养阅读表达技巧,即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而获得的、能够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和精确表达的方法。

如何才能提高英语的阅读表达能力呢?笔者认为:除了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词汇量,牢固掌握好必需的语法知识,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之外,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也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

一、语言知识是培养阅读表达能力的基础

掌握语言知识对提高阅读表达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词组、修辞手段、习惯表达法、语法结构知识等。

1.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速度,从而影响表达能力,词汇在阅读中起着桥梁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词汇困难应还要有别于一般的词汇教学,从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角度来看,应着重训练通过推断(inference)来猜测词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猜测生词词义的能力,应成为阅读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点。

教师可通过介绍构词法——合成、转化和附加词缀来熟悉基本词干和词缀,对猜测词义很有帮助;还可以根据同义词、反义词的对比,举一反三,提高记忆效率,扩大词汇量;其次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和所学语法知识来判断和增加词汇。例如:

She can't play tennis now because she can't find her white sneakers.

生词sneakers在表示原因的从句中,根据对句子的理解,她所以不能打网球的原因是找不到与网球有关的东西。由于sneakers 是复数被white 所修饰,可以猜出它的词义是“球鞋”。

2.语言的习惯也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对于还不熟悉英语句法特点的中国学生,那种错综复杂的句法框架就成了理解的障碍。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于阅读的能力,就不至于产生理解上和表达上的困难。语言学专家认为:语法是知识的源泉,它属于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书面语言的理解包括许多因素:词汇的(lexical)、結构或语法的(structural or grammatical)以及社会文化意义(social—cultural meaning)(Rivers,1981)。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精准理解文章

阅读课的主要活动应当是让学生进行阅读表达训练。换言之,阅读课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和掌握阅读表达技巧,而不是听老师讲解或由学生书面回答问题。教师应不断变换阅读训练的方式,从而使学生通过运用、掌握各种阅读技能,最终获得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注意培养学生掌握以下几种阅读技巧:

1.让学生进行预读(preview),预知文章类型和内容,包括注意大小标题、文章开头第一段和其它段的第一句及最后一句,辨认要点或重要信息,抓住中心思想和关键词,跳过那些与理解句意无重大关系的词和句。

2. 借助上下文引伸已学词的词义及猜测新词的词义,并确定指代词的含义和指代对象。

3.理解复杂的句子结构、名词化短语和隐语等,读懂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潜在意思,消除阅读中的语言障碍。

4.做到能概述文章内容,同时结合阅读材料后的3个问题,明确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加入学生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来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知识的习惯和表达能力。

三、语篇教学法在阅读课中的运用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Gillian Brown 和 George Yule 提出的理论,语篇是由一个句子加上其他若干句子构成的。这些句子不仅在语法上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语义上相互联系。语篇教学是指随着语言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从以词为基本单位,研究怎样联词造句的句子水平上的教学转到以句了为基本单位,研究怎样把几个句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表达一个中心思想的教学,这就是语篇水平上的教学,简称语篇教学。语篇教学的方法应以语篇分析为主,先从表达完整而确切的意义和思想内容的语段篇章的结构形式入手,再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相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基础语言所表现的交际功能,并从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基础语言现象。

语篇的构成是靠句子来实现的。句子在篇章的组织中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它们中的各个成分是连贯的,排列符合逻辑。在大多数语篇中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会交替出现,教学中应注意词汇关联,包括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概括词等的复现,词汇的反义和互补同现,以及表达逻辑关系、时间关系、因果关系、对等关系、递进关系的词语,注意语法上的照应、替代、省略以及时与体的衔接功能。例如逻辑联系词语表示前后文字的逻辑关系和意义联系,是实现语篇衔接的词汇和语法手段的一部分。识别起连接作用的语篇标语对于准确迅速的预测和验证十分重要。当看到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to sum up 之类的词、词组或句型时,我们知道后面表述的应该是结果或结论。而当我们看到equally important, nevertheless, in contrast 之类的语篇标记时,我们可以预测后文出现的将会是比较或者对照。因此,语篇分析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归纳和综合的推断能力。

在语篇教学中,教会学生在阅读时如何运用略读(skimming)和瀏览(scanning)两种快速阅读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预测、联想、类推和运用语言规则猜出文章的意思,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材料后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明全文的中心内容,教会学生了解文章所涉及的广泛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再根据上下文进行归纳、判断作者的意图和写作目的、并依照文章进行推理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四、题型分析:封闭性和开放性问题

中考中阅读表达的题型主要是封闭性和开放性二种。

第1和第2小题属于封闭性题目:第1题比较直接,只要通读全文,了解文中所述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就可以解答出来,也的还可以从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可以用简洁的单词、短语和句子来呈现,此类考题大多数是针对文章的细节和内容设计的。第2题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需要根据上下文及相互间的关系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并加以推理,确定指代词的含义和指代对象,做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对上下文的理解,主要考查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人称和数的变化往往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小,因为他们只是从文章中抄了相关的内容。做这类题目要看清内容,仔细斟酌文字,捕捉文章的具体信息,认真推敲语言,力求正确到位。所以掌握阅读技巧,精准理解文章,是回答封闭性问题的保证所在。

第3小题是属于开放性题目:这一类考题大都要求学生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论述的人物、事件持何种态度作出推断,如作者对所陈述的观点是赞同、反对、还是犹豫不决;对所描述的人、物、或事件是赞扬、同情

、冷漠还是厌恶。作者的感情色彩不一定直接表露,往往隐含在字里行间,这就需要学生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和推理。这种题型相对扩展性较强,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但是要让学生先理解全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否则学生不知从何下笔,或者所写内容偏题,教育学生记住对于这类题目,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观点组织答案,方能取得高分。故语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有效地帮助学生从修辞的角度获得对文章的篇章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是解答开放性题目的关键所在。

总之,善于捕捉训练的机会,多学习,多实践,我每周会挑选出1-2篇的文章供学生来进行阅读表达;善于积累,熟练运用解题技巧,那么阅读表达就将不是难题。

参考文献:

[1] 李外芬. 图式理论与中学阅读教学[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00(12)

[2] 王雅芬.中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指导因素分析[J]. 教学与管理 , 2001.6

[3] 王家骥.谈英语阅读与写作训练[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齐欣, 赵国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05.1

[5] 顾春.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M].华夏出版社, 2009

猜你喜欢
语言知识语篇教学阅读能力
思维导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构建框架,理清思路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