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幼儿绘本阅读的兴趣

2017-04-22 05:47邵敏洁
启迪·教育教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绘本图书幼儿

邵敏洁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早期阅读活动,主要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为主,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绘本图文并茂,正好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绘本中特有的丰富内容与形式使阅读对于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发挥语言教学对幼儿内化性、潜在性、长期性的影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何借助绘本为载体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就必须明白绘本阅读对幼儿成长的意义所在,阅读本身的兴趣所在就是让孩子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让孩子“想读”

(一)丰富的区角阅读

阅读区是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场所,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绘本,放在班级图书架上,根据主题及幼儿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图书或图片,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或独自阅读或共享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同时,将阅读区设置在有良好的采光处,营造一种安静、温馨、舒适的氛围,在阅读区除了提供学习后的分享阅读读本之外,还为幼儿提供足够数量的、能吸引幼儿的多种形式内容的阅读书籍、材料,图书放置的高度便于幼儿自由取放。中班幼儿阅读能力有限,我们还准备了一些能帮助幼儿阅读的辅助用品,如:在阅读区内放上录音机和与图书内容相关的录音磁带,幼儿可以边听录音边看书。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维护幼儿愉快的阅读心态,还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多样的阅读形式

视觉刺激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图文并茂的图书材料——图画书不仅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而且又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最重要的书,它能给儿童积极的刺激,加快大脑的发育与成熟,提高认识水平;而且一个孩子从图画书中体会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

在组织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活动的时候,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不断充实替换图书,应掌握灵活多变、层层深入的原则,不能以固有的模式让幼儿进行阅读,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运用以学会的绘画、剪贴技能制作绘本中美丽的画面,最后进行阅读,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三)互动的立体阅读墙

班级主题墙的创设可以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今天穿什么》是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一个读本,它里面各种式样的衣服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在《冬天来了》的主题墙上设置各种场景,如:围巾,衣服、鞋子等,请孩子选择衣服动手搭配适合的造型,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搭的,再用文字的形式贴在图下,我还逐渐设置不同的场景和道具服装。在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后,我们拍照留影进行展示,孩子们时不时去主题墙看看自己,和同伴边看边说,再次进行了句式的训练,也提高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立体阅读墙使“阅读无处不在,处处皆可阅读”。

良好的班级环境创设彻底摒弃了以教师“教”为中心,而以幼儿的“习得”为中心,让幼儿不断地与其进行“对话”,他们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极大兴趣,让孩子享受阅读、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悄悄成长。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孩子“爱读”

(一)以身作则激励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

良好的师幼关系和亲密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主动阅读的前提,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本身也很喜欢参加阅读活动,并运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与教师和小伙伴一起阅读的快乐。

(二)利用多样的阅读方式,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是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我们可以将早期阅读活动有机的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进行教育活动的同时能够进行阅读活动。教师可以请幼儿将自己所熟悉的故事或经验自制一本书,利用睡前餐后时间读给幼儿听,与同伴分享;或是幼儿在编讲故事时,老师要当忠实的听众,让幼儿知道自己是被重视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老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要适时、适当,老师尽可能调动各种手段。

1.个别化阅读

有些孩子不能完全掌握正确地阅读方法,常常把书颠倒着看、有的甚至会撕书、折书、咬书。因此,在阅读时我常对幼儿进行個别阅读,手把手、不厌其烦地教幼儿按顺序翻阅图书,使他们知道阅读时必须有序翻阅、认识页码,指导幼儿翻书时则用形象生动的拟人化口吻,告诉孩子们仔细阅读才能学到本领,在此基础上我再指导幼儿学会观察画面,引导幼儿讲述。在阅读活动实施过程中,我鼓励幼儿通过小组阅读、同伴交流阅读和老师共同阅读等形式,为幼儿尽可能多地提供阅读机会。只有建立积极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关系,才有可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

1.表演式阅读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要尽可能多地调动孩子的感官,让孩子与阅读内容发生多维、多层的联系。表演游戏就是一种较好的途径,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有表演的机会,我们结合读本开展表演活动。如:读本《讨厌黑夜的席奶奶》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得到了孩子的喜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甚至手舞足蹈进行表演,于是我们请孩子来扮演角色、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编排成小短剧,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营造共读氛围,让孩子“乐读”

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要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予以肯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阅读,让孩子在自我肯定的心态中愉快学习,得到健康的成长。

在《逃家小兔》讲述中,我讲述了一个想要离家出走的小兔,无论它逃到哪里,变成什么,爱它的妈妈总有办法让它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整本书洋溢着浓浓的母爱;这时,我让孩子们靠在我的身上,一个个小脑袋都伸得长长的,头顶时不时感受着我读书时的气息,这种肌肤的相亲、语言的交流、心灵的沟通,会使得幼儿全身甚至全心都能感觉到一种很强的安全感觉。对于孩子来说,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莫过于老师的声音,当老师将孩子用温柔、细腻、声形并茂的声音给孩子“读”故事时,孩子会沉浸在温暖的话语中,会感受到愉悦放松的心情,营造孩子的安全感和心灵舒适感,而安全感和心灵舒适感对日后孩子妥善管理自我情绪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总之绘本就像是一列带领孩子四处旅行的列车,在这列车上,即使是生活经验有限的孩子,也一样能够在图画书的画面中获得更多的生活认知,带给孩子无限的人生可能性。“读”享快乐,爱上绘本,让孩子们在阅读的世界里享受无条件的有趣、快乐、充满魅力和感动。

猜你喜欢
绘本图书幼儿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