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惊艳世界舞台

2017-04-22 09:51李肖含
中华儿女 2017年5期
关键词:春联金牌文化

李肖含

在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大量复杂、敏感问题的当下,中国却不仅展示出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更在世界级的舞台上日益显现出自己在制度与文化方面充满魅力的“软实力”

2016年9月4日,杭州。

在举世瞩目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的文艺演出上,当中国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响起,在场的各国嘉宾和电视机、网络前的各国观众都被深深吸引。

除了文艺演出,让世界更加为之眼前一亮的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这次峰会期间所分享的中国经验与中国方案:“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是中国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也是已经被证明适合今天这个世界的发展智慧和发展经验。

“本次杭州峰会实现了G20峰会的三个‘首次:首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首次就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倡导中国创新发展理念,形成全球创新发展共识,凝聚全球创新力量,推动世界创新发展。”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全球治理体系出现大量复杂、敏感问题的当下,中国却不仅展示出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更在世界级的舞台上日益显现出自己在制度与文化方面充满魅力的“软实力”。“这是一个建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问题,也是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最为需要的。”美国《侨报》在一篇社论中写道。

海外的“中国年”

刚刚过去的春节,不仅是全体中华儿女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舞台上大放光彩的日子。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步提升,海外华人的文化自信也日渐提升,在异乡过春节的热度丝毫不逊于国内。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通过春节以及与春节相关的各种活动来感知中国,了解中国。

2017年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五。距离春节还有几天的时间,身在加拿大的华裔书法家谭超常便开始忙着为当地的市民写春联。他曾两度获邀为加拿大邮务公司发行的中国新年邮票书写吉祥语句。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他曾为当地的不少市民写过春联,今年他一口气写了60多副春联。

他说,春联集意境、声韵、书法于一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由于远离祖国,这一新年习俗曾经一度被人们淡忘,但近年来,随着华人移民的增加,春联再次受到不少华人甚至当地外国人的欢迎。

目前华裔在加拿大全国的人口已达百万,成为加拿大第三大族群。由于华人数量的增多,春节在当地成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每年一进入腊月,从东部的多伦多到西部的温哥华,华裔社团陆续开始欢庆春节。有中国使领馆的地方,中国外交官和当地的政府官员就会被一同邀去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在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这样的大城市,华裔社团还与当地一些社区和管理机构联合举行贺岁活动。舞狮、秧歌、京剧、灯笼、剪纸、“中国结”,中华文化的“特产”深深地吸引着其他族裔的居民。

而在法国,随着华侨华人在当地的影响日益增大,庆祝中国春节的活动已为巴黎市政府和普通市民所接受。每到春节,装饰着红灯笼的巴黎市政府广场便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众多巴黎市民聚集在这里观赏由法国华人侨团联合举办的春节彩装游行,巴黎市市长还会为迎春狮子点睛。喧天的锣鼓,舞动的彩狮,打扮成京剧人物的彩妆游行等精彩表演,无不张扬着华夏文明。

“春节在海外的流行只是一个缩影,”谭超常说,“这不仅显示出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力,更显示出国人日渐提高的文化自信。”

大国心态与中国气派

较之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流行,更重要的是国人心态的变化。

2016年8月8日,巴西里约奥運会游泳馆。20岁的中国游泳女将傅园慧并没有想到她即将会成为一个火遍全球社交媒体的“网红”。

当天下午,当刚刚晋级决赛的傅园慧被现场的记者问及比赛的感觉时,她的回答显得颇为俏皮:“我没有保留(实力),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我很满意!”

这一段满是笑点的采访视频随后在全世界的社交媒体上热传。对此,有外国媒体评论道:“她的回答跟她的前辈比起来显得颇为‘另类,但这也显示出,中国的新生代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已经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他们的关注点不再是单纯的奖牌数量,而更多的是享受比赛本身。”

其实,更加自信与从容的还有普通的国民。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很多媒体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8月7日,奥运会开幕。中国队首日无金,但国内舆论却相当平静。杜丽、孙杨在比赛中失利,国内的网友并没有指责和谩骂,反而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安慰与鼓励:“杜丽好样的,大家支持你!”“孙杨挺住,中国不缺这一块金牌!”在国内的各种媒体上,“痛失首金”、“憾失金牌”的说法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勇夺亚军”、“喜获奖牌”等充满温情的话语。

曾几何时,奥运金牌还是国人的“不可承受之重”。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夺得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消息传来,举国欢腾。1988年汉城奥运会,曾屡获金牌的李宁在比赛中失手后,举国震惊。媒体与观众的不满、指责和嘲讽铺天盖地。

“将奥运金牌与民族荣誉紧密挂钩,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见证着我们在刚刚走向世界、面对世界时的迷思,急于借金牌证明自己,急于借奥运成绩提振信心。”评论员曹林说,“如今国人已经从容多了,输赢的悲喜更多是竞技性的,回归体育本身,而不再与民族荣誉太多挂钩,不再赋予金牌过于沉重的意义。金牌多一块少一块,中国实力就在那里,不会受影响。”

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种成熟、理性的大国心态,背后透出的正是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实力与文化的自信。

类似的情况还反映在影视界。在并不久远的过去,国内的荧屏上还充斥着西方的各种大片。“哈韩”、“哈日”也蔚为风潮。而如今,带有浓郁“中国风”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已经开始“逆袭”日韩及东南亚地区。甚至一些好莱坞大片也纷纷来中国取景,以突出片中的“中国元素”。

而在社会科学界,对各种西方话语与理论的迷恋也正在成为过去。“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理论界已经开始逐渐摆脱对西方话语的依赖,带有中国气派的原创理论正在生成,议程设置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相信,这种自信会成为促进中国本土理论学派生成的重要力量,并进而转化为中国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 白姜江

猜你喜欢
春联金牌文化
贴春联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你家春联贴对了吗?
金牌搜笑王
谁远谁近?
新年快乐
有惊无险的金牌
金牌搭档主持养成记
金牌礼物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