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的一体化模式及其动态性的探讨

2017-05-05 07:32李经宁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动态性二语习得

李经宁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的人也日益增多,二语习得的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与当今的时代背景,从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依据出发,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对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的内容和动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二语习得 一体化模式 动态性 探讨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0-02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涵盖了针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许多方面,因此,想要对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进行完善的了解,就需要从该模式的构建依据、组成部分、主要内容以及其动态性四个方面加以分析,通过构建完善的二语习得模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一、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依据

二语习得指的是学习者在母语学习后所进行的针对任何语言的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语习得主要针对学习者进行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特征、过程以及差异性进行详细的论述,并且由此对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1]。在我国,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二语习得的研究,并且研究的内容已经由片面性向覆盖二语习得基本理论的各方面转变,但是仍旧存在研究内容不够系统,缺少相关理论构建以及尚且没有形成完善的专属理论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這个问题,由于二语习得这门学科的高速发展,相关研究人员需要创建针对二语习得的更多理论模式,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正是依托于此背景而产生的,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对于学习者和教学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由于国内的学习者普遍存在对二语习得要素认识程度不足的情况,所以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语言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

二、二语习得的一体化模式

(一)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的组成部分

1.过程模式

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范围最广的二语习得模式包括监控模式、交互假设以及现代应用范围最广的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等,通过对二语习得模式的研究和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学习者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共包括语言输入、吸收、融合、输出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和实践几个方面,其中,输入对交互过程的影响最大,同时交互又与输出密切相关。而在输出假设中,又将输出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是由于输出既是学习者最终学习成果的展示渠道,同时还可以对输入、吸收、融合、交互以及实践起到反作用。

2.通用模式

在国际上进行二语习得的通用模式包括综合模式、社会教育模式以及通用模式等。其中综合模式主要包括的是进行二语习得的过程和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即社会、个人、学习过程等;社会教育模式则包括社会、个人、环境和结果四个因素;通用模式主要是针对环境、动机、个体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以上几种通用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中都包含社会、个人、环境等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环境影响语言输入,而由于学习者的差异性,所以在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语言学习时会导致最终输出结果的不同[2]。

3.心理机制

监控模式、信息加工理论、输入加工理论以及技能学习理论等作为进行二语习得过程中的相关心理机制,研究人员可以从中归纳整合出在进行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各个步骤所运用到的心理机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即语言被输入后进入输入加工的过程。这时需要学习者对语言的意义和形式建立起相应的联系,吸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将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与自身的语言系统进行融合,并且重新构建全新语言系统的过程,经过变化的语言系统通过输出的方式进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在进行输入后经过大量的交互和实践就会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此时学习者进行语言输出就可以不需要监控,从而提高其学习第二语言的效率。

(二)二语习得模式一体化模式的内容

研究人员通过对二语习得的理论进行大量研究,同时以其过程模式、通用模式和心理机制作为基础,将二语习得的组成部分进行了拆分重组,并且对其中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整合,最终得出了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在该模式中,将语言的输入、吸收、融合、输出和反馈通过输入加工、输出加工、交互、实践等方式进行有机的融合,并且将社会文化、学习环境以自身的差异对学习者最终学习成果的影响进行了详尽分析,对于学习者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具有里程碑式的指导意义[3]。

三、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的动态性

一方面,在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中,各因素在相同的平面上互相影响,例如,进行语言输入的方式与交互互相影响,交互和输出的结果互相影响,实践和自动化互相影响,自动化和输出互相影响。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差异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心理机制,例如,母语影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输入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性也会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各因素在互相影响的过程中并非是静止的,而是构成了一个相关的动态系统,并且该系统不是由某一个特定因素而是由众多相关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另一方面,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中的各因素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动态性,这是由于各因素自身处于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例如,学习者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因此,在该模式中,各因素初始的状态对于模式的动态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各因素间存在互相影响、互动发展的情况,例如,学习者由于自身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相应的进行语言学习的动力也会有所增强,而学习动力的增强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动态性进行了归纳总结,虽然二语习得一体化模式可以将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较为全面且直观的表现出来,但是该模式仍旧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想要加快我国二语习得的发展,需要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研究对通用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参考文献:

[1]戴运财,杨连瑞.二语习得的一体化模式及其动态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3,(6):49-53.

[2]戴运财,崔文琦.基于二语习得研究的外语教学十原则——从理论到实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6):31-39+156.

[3]王敏.结构启动: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A].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5年第2期总第2期)[C],2015.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式动态性二语习得
供电企业调控运行岗位培训研究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支持节点协同的工作流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初中思想品德“动态生成教学”的研究与发展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不确定性环境内涵及维度构成研究
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