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学魅力彰显课堂精彩

2017-05-11 10:09沈俭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魅力习题面积

沈俭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愿望。我们应通过提升教学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彰显课堂精彩,产生课堂向心力,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地方。

一、创设问题情境。增添教学魅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有魅力的课堂教学应该从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抓住学生们的心,使其产生对数学的亲近感。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名师经常在外借班上课,面对素不相识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整节课师生的配合很默契,师生的合作很愉悦,教学十分有效。所以我也常常想,这是为什么呢?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名师们很注重在课始创设别样的情境,一下子抓住学生们的心。

一切知识都是在情境中产生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把知识还原到或者是镶嵌到产生知识的那个情境中去。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不会是干瘪的,而是有情有境、有血有肉的,学生易学也乐学。

如教学“简单的周期”一课时,课始,教师创设了一个有关魔盒的游戏情境: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数学魔盒,魔盒里装有各种颜色的珠子,它神奇在哪儿呢?只要你说一个“变”,它就会真的变出一颗珠子来,不信咱们来试试看?

生:变!(课件演示:变出一颗红色的珠子来)

师:继续吧。

生:变!(课件演示:变出一颗蓝色的珠子来)

生:变!(课件演示:又变出一颗黄色的珠子来)

师:猜猜看,下一个什么颜色?再往下呢?……

师:咦?你们怎么都猜对了?这魔盒究竟神奇在哪儿呢?

像这样,充满着趣、美、智的问题情境,把课堂铸成了一个强吸引力的磁场,让儿童的思维充分活跃了起来,能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迅速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好奇与思考,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需求,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为教学增添魅力。

二、倡导合作交流。绽放教学魅力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应该把更多的课堂时空还给学生,把更多的表现机会让给学生。我们要摒弃潜意识中“不讲不放心”的担忧,努力寻求“教师少说话,学生多活动”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是目前倡导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合作学习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既是现实教学的需要,也是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合作讨论等,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學会倾听、学会思辨,共同提高。

如教学“面积的含义”一课时,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后,出示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和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猜一猜谁的面积大。学生反复观察后发现就算把它们重叠起来还是不能马上看出谁大谁小,怎么办呢?于是我安排了如下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要求是:

(1)想办法比一比,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各组材料有小正方形若干个、透明的方格纸等)。

(2)想出一种办法后,组长带领大家去探究其他的办法。

(3)操作后把得出的结论在小组里说一说。

当然,这样的小组学习后应重视合作成果的展示汇报,正是有了小组内的充分交流,比较方法的汇报展示显得精彩纷呈:有的小组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摆一摆进行比较,有的小组盖上透明的方格数一数进行比较,还有的小组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剪一剪再比较等。

曾经的一次公开课教学也让我体会到了“合作”的甜头,那是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其中的例2是这样一道实际问题:

学校大门口有一片长方形草坪。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这是一道有关面积计算而且比较复杂的题目,很多学生不能独立理解题意。于是我做了如下引导:(1)前后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如何理解这句话(画出: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看看能否把它表达得更明白一点?(2)小组合作画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

充分的自主活动能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和脑的发展,并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学生不由自主地拿着学习单上的原图比划着、交流着,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终于自主探索出如何画图解决这一问题。这一实际问题中,既没有告诉长,也没有告诉宽,深入理解“如果草坪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后,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交流空间。有的学生想到了用两张图来表示题意,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互相点拨,互相碰撞,最终达到了完善统一,切实提升了画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交流期间,学生可以自发地提出问题、自主地操作思考、自由地交流分享,特别是在展示过程中,组与组之间、生与生之间、师与生之间相互借力助推,这样就会更容易产生新思路,完善新想法,从而使课堂进一步绽放魅力。

三、适度改变细节。提升教学魅力

习题作为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册教材中都占有相当高的比例。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可能比较重视新授部分的教学设计,而对于练习环节的设计还不够重视,往往是循规蹈矩地安排练习——教师按照教材顺序逐一呈现习题,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就先点拨再去完成。至于有些习题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价值,常常缺乏细致的思考。这样,练习的过程就显得“简单”,也忽略了习题所负载的培养数学思想、形成积极情感态度等功能,当然也更不要说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了。

我们都知道书本上的习题是静态呈现的,有时稍将它变一变,就会产生灵活、生动的思考。

例如,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含义”第60页第4题,教材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比较方格图中一组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既突出了“数方格”这一方法对比较面积大小的作用,又为后面进一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探索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作了铺垫。在教学中,学生先根据自己数的小方格能很快知道:这几个图形的面积依次为14格、12格、14格、16格,然后得出结论是最后一个梯形的面积最大。教师的教学也往往仅限于此。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充分展示习题的“多功能”,不妨对这道题做如下改编:

(1)用蓝色描出下面各图形的边线,涂黄色表示它们的面。

(2)数一数,比一比它们的面积。

第一个层次:描一描,涂一涂。

第一层次:描一描,涂一涂。

师:瞧,这样三个图形,你能用蓝色描出它们的边线,涂黄色表示它们的面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描一描、涂一涂。)

(学生完成后利用投影展示一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师:图形上蓝线的长度就是图形的什么?涂出的黄色部分的大小又是图形的什么?

生:蓝色边线的长度是周长,黄色部分的大小是面积。

师:通过刚才的描边线、涂面积,我们更清楚地感知了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二层次:数一数,比一比。

师:那通过数一数,比一比,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这三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通过数方格知道都是10格。

师:哪个图形最难数?谁来介绍一下怎么数的?

通过进一步追问,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形状不同的图形,面积可能是相等的;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可能不相等。

这样一个小小的改编却能充分显示数学的丰富性。教材中的习题都是由专家商讨、反复推敲、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检验精选而得的,简单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丰富性。我们在思考、挖掘习题的丰富内涵时,其实就是挖掘数学本身的内在魅力,利用知识本身的魅力构建起更加靈活、更为宽广的知识网络,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要善于创造性地劳动,不断地思考如何追求魅力教学,从而彰显课堂精彩,让魅力、精彩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猜你喜欢
魅力习题面积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面积最少的国家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一次函数和三角形面积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