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活化语文综合性学习

2017-05-11 10:08陶良林王玉军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综合性情趣课外阅读

陶良林 王玉军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已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掌握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获得親身参与的体验、经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是一种自主的文化生活。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要和语文阅读课堂一样,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才能更好地展现语文的“原汁原味”,使其也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迷人魅力。

一、重情趣,让学生激情飞扬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是充满情趣、充满生命活力的。因为语文的人文性最强,最富有情趣,要有情感激荡于语文学习,要有美感震撼于语文学习。试想,一个情感不丰富的人,怎么能体会出其中的味道来呢?

学生的学习情趣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兴趣。所以我尽量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玩、去拍、去演……将积累、表达、体验融为一体,实现知识、能力、情意的结合,先后开展了“课本剧表演”“手抄小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校园童话节”等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兴趣盎然,学起语文来津津有味。如学习《春天来了》,我就适时安排学生到大自然中玩耍,让他们在玩中用眼睛观察春天的动植物,用相机拍下春天的校园,在课堂上表演冬眠的小动物在春天苏醒,在春天里劳动和玩耍的情景……学生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激情飞扬,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探究的欲望被点燃。自主参与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旋律,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扎实有效。

二、重感悟,让学生兴致盎然

重感悟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语文的规律,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我们也应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样才会有收获。

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体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体情味,我开展了“我爱语文”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遨游汉字王国,走进童话世界,了解世界传统文化,走进艺术殿堂,探索大自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能力“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学生通过想象、体验、思考、理解、感悟、内化等活动,在获得文本精神和言语智慧的同时,体会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诗情画意;吮吸文明智慧,关心当代文化;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形成和发展自己的语文素养。

学习《走进春天》时,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去看春天的美景,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五彩缤纷的画卷。有的学生给书中的春景诗配上自画的插图,他们运用色彩,想象、描绘心目中理解的诗句,使抽象的诗句变成美丽的色彩记号;还有的孩子利用落叶、布头等,剪贴成美丽的春景图,极有创意。交流学习成果与感受时,学生不时旁征博引,期间妙语连珠、灵光闪烁。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综合性学习为师生双方都创造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机会。

三、重积累,让学生厚积薄发

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重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包括情感)的积累。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言的积累要重视读和背,重视课外阅读。在学生应该积累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住“精品”,去读、去说、去用。如在《走进春天》中,学生搜集、积累了许多知识后互相交流,有的背诗,有的说故事,有的念成语,还有的讲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这是在积累的基础上大脑自动调出、匹配和耦合的过程,充分展示了他们扎实的语言功底。

语文综合性学习旨在给每个学生金色的童年,给他们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学生教出灵性来。“灵性”是什么?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所产出的智慧。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是学生终身的营养,奠定了“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有积累地意识,这种积累一旦被激活,就会层出不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重迁移。让学生触类旁通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因此要让学生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最终才会举一反三,才会运用。

读的迁移就是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阅读课外书,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进一步丰富语言,丰富感受,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会写”,写的迁移就是读写结合,要让学生读出灵性、悟性,写出童真童趣。我以《西游记》引发开去,设计了“大话西游”的语文综合活动。学生自主研读原文,通过读、抄、说、唱、赏、写、考等不同形式了解故事,学习知识,欣赏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并让学生从中感悟、体会,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让自己的心在课外阅读中再一次激动,从而让心灵得到情感的沐浴,让个体的情感体验在群体中交融,进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情感体验、价值观念得以升华。

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能因知识迁移而触类旁通,从而使他们在发展能力的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增强文化底蕴、提高文学修养。

五、重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要重习惯,是指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痕迹,要逐渐形成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边读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被语文“迷”住了,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养成了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益处。

综合性学习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可以完全依教材而行,也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者因时、因地、因生制宜,就学生更感兴趣的主题,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用最喜欢的语文表达方式来组织活动。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安排了四个综合性学习主题:①地球妈妈的眼泪(搜集资料、小组讨论);②我是地球迷(知识擂台赛);③“我为妈妈穿新衣”绿化家园活动(小组合作植树,并记录小树的成长过程);④写给全人类的一封信(写作训练、汇报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通过大量收集、筛选资料,相互交流,产生碰撞,形成有自己个性的综合性学习成果。

“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依然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与生活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这样,学生就能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在更自由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为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开辟学习生活的新天地!

猜你喜欢
综合性情趣课外阅读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爱情趣数字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情趣
给生活点小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