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05-11 10:16肖文波王丛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外创造性思维

肖文波 王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就是知识创新。一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需要大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因此,小学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得学生的创新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对于人才的全新要求。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能够兴旺发达的主要动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是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具有积极主动的创造能力,并能够持续地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索和思考,最后形成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通过数学学习,学生不仅要能够回答出问题的答案,还应该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步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这才是如今数学教学想要达到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策略

1.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思考的最大动力来源,而兴趣产生于思维,思维又是一个需要足够知识积累才能产生的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先利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让矛盾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因为兴趣而思考,因为兴趣而学习,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刻板单一的教学环境势必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畏首畏尾的状况。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6+?的计算方法推导出5+?的计算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辆的轮子要做成圆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抛出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具备创造性思维。

3.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创造性思维环境,让思维得以最大限度地延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首先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性的课堂氛围和空间,以激发学生燃起创造性思维的熊熊烈火。

例如,教師在讲授“元、角、分“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10分等于1角这一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列出一系列问题,如“一角钱可以换几分”“可以怎样换”等,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换法快速地答出。每回答对一种方法,多媒体视频就出现相应的答案。教师对答对方法的学生给予正面鼓励。回答错误,多媒体就会提示让学生再想想。这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也可以很有趣。

4.加强课外实践的力度,在课外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的。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例如,让学生在一分钟内记住过往车辆的数量,并根据相应的数量求出一小时车辆过往的数量。通过这种简单的实践活动,学生既可以锻炼自己的速记能力,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往往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束缚。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数学教学。

例如,可以利用扑克牌进行24点的游戏,可以让学生利用拼图来拼凑学习过的各种平面图案。显然,这些都是严谨的课堂教学所不能提供和给予的。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具备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是数学教学的最终趋势。

猜你喜欢
课外创造性思维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