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胎监分型与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2017-05-17 07:56韦淑丽廖丹英李芳
当代医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胎动胎心监护

韦淑丽,廖丹英,李芳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防城港538001)

产前胎监分型与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韦淑丽,廖丹英,李芳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防城港538001)

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反应型及无反应型对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产前监护胎儿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2次以上为无反应型的孕妇200例(观察组),无应激试验有反应型2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剖宫产率(70例,35.0%),阴道分娩率(130例,65.0%),新生儿轻度窒息(40例,20.0%)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2.5%),新生儿死亡率(0.0%),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21例,10.5%),阴道分娩率(179例,89.5%),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3.5%)新生儿重度窒息(0例,0.0%),新生儿死亡率(0.0%),观察组在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NST)无反应型往往提示胎儿存在宫内缺氧可能易出现新生儿窒息,应在发现后严密观察及积极处理,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以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致残率,但特异性不高,剖宫产率也明显增加。

产前;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分娩方式;分娩结局

在我国,产前对胎儿宫内情况的评估,主要包括胎动计数、B超检测、胎儿电子监护、胎儿心电图及测定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血流,而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孕妇自数胎动及胎儿电子胎心监护,因孕妇自数胎动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胎儿电子监护成为评估胎儿宫内情况最重要的检测手段。胎心监护中最常见的为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该试验通过观察胎动时胎心率的变化、胎心基线的变化等,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有效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现象,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1-2]。本研究对400例胎孕妇电子胎心监护无应激试验的临床资料,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单胎孕妇胎儿电子监护400例,能良好沟通,取得孕妇知情同意。对照组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7.32± 1.17),孕龄32~41+6周,平均孕周(36.19±1.17)周,其中经产妇70例,初产妇130例。观察组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37±1.19),孕龄33~41+6周,平均孕周(36.13±1.14)周,其中经产妇60例,初产妇14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两组孕妇均排除受药物、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心脏病、FGR等影响。

1.2 方法将4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按照胎监结果依次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所有孕妇照常产检及有相关孕期咨询和基本处理,由经验丰富产科医师进行胎监评估。就诊环境安静,孕妇排空膀胱,情绪安定,避免空腹,取斜坡卧位或侧卧位,使用MD9802型胎儿电子监护仪,调定走纸速度2 cm/min,查清胎方位,确定胎心音位置,启动仪器,固定胎心探头和宫缩探头,孕妇自觉有胎动时,手按机钮在描记胎心率的纸上作出记号,注意胎心、胎动以及宫缩压信号良好,连续记录20 min,如20 min内无胎动再延长20 min监护时间,以排除胎儿睡眠中。

1.3 判断标准

1.3.1 反应型连续监护20 min,有3次以上的胎动伴有胎心率加速15 bp,持续>15 s,胎心率在110~160 bpm,胎心基线细变异幅度6 bpm以上,伴随胎动的胎心率加速大于2次(上升>15 bpm,持续>15 s)。

1.3.2 无反应型胎动少于2次或胎动时不伴有胎心率加速,但至少连续记录40 min以上,胎心率基线在110~160 bpm,胎心基线细变异幅度小于6 bpm,无胎动或胎动时胎心率无加速(上升<15 bpm,或达到15 bpm但持续<15 s)

1.3.3 干预对照组不需特殊干预,继续常规处理阴道分娩;观察组经改变体位、吸氧、静脉输液等宫内复苏无好转或加重则尽快剖宫产终止妊娠。

1.3.4 新生儿采用阿普加评分(Apgar)[2]根据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评分,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1.4 观察项目胎监前后记录孕妇血压、心率变化,是否出现恶心、胸闷、头晕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在分娩方式的比较观察组剖宫产原因主要为胎儿窘迫,对照组剖宫产原因为产程异常、胎儿窘迫、羊水过少等,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5,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比较

2.2 两组新生儿结局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轻度窒息40例(20.0%)新生儿重度窒息5例(2.5%),新生儿死亡率0.0%,对照组新生儿轻度窒息7例(3.5%)新生儿重度窒息0例(0.0%),新生儿死亡率0.0%,新生儿出现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6,P<0.05)。见表2。

表2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2.3 胎监前后所有孕妇血压、心率均无明显改变,无恶心、头晕、胸闷、宫缩增强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孕产妇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并发症越来越常见,胎儿容易出现宫内急、慢性缺氧,如不能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往往出现死胎、新生儿窒息、脑瘫甚至死产等严重并发症,给产妇及家属带来巨大痛苦,也容易出现医疗纠纷。因而,如何能有效监护评价产前胎儿宫内状况的尤为重要,胎心监护因操作简单,方便、经济、无创、无任何副作用并适用于所有妊娠晚期(>34周,高危妊娠孕妇可酌情提前)均可以实施,目前在临床广泛应用[3]。

无应激试验通过分析胎儿胎心率基线、胎动时胎心率变化(加速、减速和变异)等判断胎儿、胎盘功能状况及胎儿宫内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4],张莉等研究证实,胎心监护中无应激试验无反应型与新生儿Apgar评分密切相关,无应激试验无反应型的新生儿结局较差[5-6]。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的新生儿出现轻度窒息(20.0%)、重度窒息率(2.5%)明显高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无应激试验无反应型说明胎儿宫内缺氧严重,能预测妊娠不良结局,因此及时发现并尽早宫内复苏,改善胎儿宫内缺氧,若无改善后尽快终止妊娠,避免出现新生儿窒息,特别是重度窒息,死亡,或出现远期并发症如脑瘫等致死致残的严重并发症。但值得注意的是无应激试验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导致剖宫产率明显增加,2014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和母胎医学会(SMFM)数据表明,胎儿监护异常已经成为剖宫产的第二大原因[7]。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剖宫产率(35%)也远远高于对照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在对孕妇进行NST试验时,已排除孕妇低血糖、胎儿处于睡眠期等,通过不断培训提高监测人员自身专业技能,在发现NST无反应型后通过变换体位、吸氧、静脉输液等宫内复苏后再复查或通过缩宫素激惹试验、胎儿生物物理监测、脐血流检查、胎儿头皮血样检查等综合评估后仍为无反应型后积极终止妊娠,但仍出现较高的假阳性率,而且因输液、繁琐的检查、频繁复查胎监,或为能更好监护而进行持续胎心监护、紧急剖宫产等均给产妇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目前为止,无应激试验无反应型并无统一的处理流程和指南,因此在医疗条件相对差的医院假阳性率更高,剖宫产率也很难降低。

综上所述,在今后临床中如何能更合理的应用胎心监护和对结果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降低假阳性率,提高胎心监护的特异性,避免胎儿窘迫的过度诊断而增加剖宫产率,仍是需要重视和探讨的。

[1]陈志厚,宋树良,胎儿电子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6-67.

[2]谢幸,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9-151.

[3]陶萍.胎心监护中变异减速116例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56.58.

[4]金日.胎心监护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12(7): 225.

[5]何亚娟,张小欣,张秀华.不同胎心监护图型与新生儿NABA评分、Apgar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20): 3104-3105.

[6]张莉.正确解读胎心监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82-84.

[7]AB Caughey,AG Cahi l l,JM Guise,et al.Safe prevention of the primary cesarean del ivery[J].Am J Obstet Gynecol,2014,210(3):693-71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5.014

猜你喜欢
胎动胎心监护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胎动怎么数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PART Ⅱ靠谱知识篇
——孕晚期必会:数胎动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胎动1明显减少或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