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

2017-05-30 20:03李丽丽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就业

李丽丽

[摘要]同质型人力资本条件下的择业心理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求职成败的關键因素。通过库柳特金个人决策风格原理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进行归类描述,从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四个维度分析其成因,并针对大学生择业心理提出建议,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从容应对择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库柳特金决策类型;大学生择业心理;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2-0062-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2011自1999年中央发布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1]为目标的扩招政策以来,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具有大学教育程度人口为17093亿人,其中201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765万[2],开放的市场和扩招计划迅速改变了人才市场的供求平衡。大学生拥有雄厚的知识资本和潜力,被誉为“天之骄子”,但现实中却是最敏感的群体之一,面对求职过程中的重重困境,当代大学生的脆弱表现得淋漓尽致,自杀等恶性事件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新常态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毕业即失业的风险加剧,因此分析大学生求职决策时的心理动态,有助于积极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大学生利用当今强大的互联网信息系统,寻求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

一、库柳特金决策类型内涵

库柳特金将个人决策分为:均衡决策型、冲动决策型、怠惰决策型、风险决策型和谨慎决策型,不同决策风格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

(一)均衡决策型

习惯于做出均衡决策的人,具有深思熟虑和稳健的性格。他们针对一件事,往往是在细致分析大量的信息基础之上,找出各种现象的成因,在分析比对后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并且根据实际问题提出较为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种类型的决策风格严谨而果断,往往能灵活运用,统观全局。

(二)冲动决策型

习惯于做出冲动型决策的人,具有相对比较活跃和发散的性格。他们针对一件事往往是想法颇多,而且很少检验和修订自己的观点,但活跃的思维使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游刃有余,从而能够巧妙地避开论证阶段和检验阶段。这种类型的决策风格表现是冲动而有时漏洞百出。

(三)怠惰决策型

习惯于做出怠惰型决策的人具有相对严谨的性格,针对一件事在做出假设和行动后针对行动的每一步都要进行反复检验、监督和修改,鲜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拖延决策时间。这种类型的决策风格小心翼翼,决策时犹豫不决。

(四)风险决策型

习惯于做出风险型决策的人,与冲动型决策有点相似,主要区别在于论证和检验阶段。风险性决策的人不会刻意回避论证和检验阶段,他们会在分析自身及环境形势下进行判断,然后做出有利于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决策。这种类型决策风格表现为雷厉风行且不惧风险。

(五)谨慎型决策

谨慎型决策类似于均衡型决策,他们在做出决策前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这种类型的决策风格表现为做事三思而后行。

二、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类型

依据库柳特金的决策类型,将当代大学生求职过程的择业心理运用定性的方法进行划分,笔者将其归为以下类型:

(一)自食其力型

自食其力型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凭借自己的知识、能力和见解,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剖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围绕自己目标进行灵活选择,能够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妥善解决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困难面前泰然自若。

(二)言多于行型

这类大学生在进行自我择业时间有大量的自我想法,他们自我定位有但是不准确,在求职过中表现为疯投简历,但是实际效果却是一般化。

(三)安于现状型

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在进行决策时,面对择业问题是犹豫不决、小心翼翼,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会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纠正,如果在没有犯什么大错情况下就会安于现状;在岗位表现上,可能在起始阶段个人能力与职位匹配度较底,但经过后天学习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四)粗中有细型

这种类型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与言多于行类型很相似,但是较之言多于行型,他们表现得优秀的地方是他们吸取安于现状型的优点,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反思。在择业时虽然表现为疯投简历,但是在选择公司时,会考虑公司类型、岗位类型、个人能力等因素,通过自己分析检索出个人能力與职位匹配的岗位。

(五)不劳而获型

拥有这种择业心理的大学生,他们的内心活动很丰富,他们会权衡各种因素并进行推理,假设实施后果的利与弊。这类大学生的表现是可能会长期待业在家,但是如果把握好机会也能谋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但是花费的时间成本较高。

三、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现状成因

通过了解当代大学生择业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受学校、社会、家庭和自身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接受教育形成三观,通过不断地社会化,形成自身独特的心理活动类型。学校在学生独立人格形成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及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是大学生形成不同心理类型的主要推动因素。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因学校课程设置欠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失或缺乏系统性、正确价值观引导不充分等因素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与此同时,学生间不正常地攀比也造成畸形择业心理。例如,毕业求职期间,家境条件差的同学看到家境条件富裕的同学不去找工作,整日在校园处于一种自由状态,再加上找工作时不顺心,他们就可能出现心理扭曲。所以引领一股积极向上的择业风气是学校就业负责部门的工作之一。

(二)社会因素

就业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过程,即由学生身份成长为社会人身份的过程。但是现实的社会是一个没有缓冲地带的战场,“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已被“丛林法则”的社会所淘汰,学生进入社会面对的便是“物竞天择”。现实的激烈竞争与校园温馨场景完全不同,大学生面对这样的环境恐惧感便会油然而生。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通过校友、老师等各方面了解这种现状后对其择业心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此外,社会诚信也是危机择业心理影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完善的同时,由于各种综合因素导致了社会诚信(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的缺失。马超、申田、严汉平等学者指出以下原因导致了社会诚信的缺失[3]: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各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中介组织发展不健全;政府监管缺失和乏力;社会风气不正。在缺乏诚信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择业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大学生择业的薪资标准一般是能依靠自己养活自己并有些许结余,当遇到高薪工作时,大学生会因自身能力不足往往而降低工资要求。此外,一些骗子往往抓住并利用社会诚信欠缺及大学生社会经验匮乏等因素,将其骗入传销组织。此种心理形成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就可能面对高薪工作犹豫不决。因此,社会诚信问题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影响同样也是不可小觑的。

(三)家庭因素

除了学校,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二場域,因此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家庭对子女择业心理主要有两方面影响:首先是家庭环境对学生性格养成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增加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大多家长对子女有溺爱有加,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如此一来,培养孩子自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更是无从谈起,在他们择业时,则表现为自主决策意识差。此外家庭教育以及父母的职业对子女就业和择业也有重要影响。例如职工家庭对孩子择业涉及到的相关问题就会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家长对社会就业状况及社会职业往往具有更加专业的见解,当孩子做出择业和就业选择时,家长提出的建议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然而对那些非职工家庭的孩子在择业期间处于无助状态,父母对择业就业往往凭借他人看法或主观臆断,可参考价值较小,这就决定了择业期间非职工家庭孩子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实践证明,缺乏家庭教育方面的支持,造成子女在做决策方时偶尔会出现不尽人意地方。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针对择业,大学生本身应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以此来促进自己成长,所以在学生的各个阶段要不断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对自己有精准定位。工作岗位要求个人能力与职位相匹配,然而现状却是大学生自身能力与职位不匹配,择业过程中好高骛远,言多于行。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评判不够准确。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下,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进入主要劳动市场,祈求进入报酬高、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曲高和寡,难以择业[4]。其次,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得过且过的心理必须加以纠正。由于大学属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所以一些学生就放松对自己要求,出现得过且过心理,这种心理在择业过程中会形成言多于行类型的择业群体,从而在大学生毕业后存在“普遍存在追求物质享受,千方百计进外资高薪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及高校科研单位,不愿去基层的怕苦心理”[5]。

四、健全择业心理途径

(一)学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是学生集中学习、生活的地方,而大学生的最终归宿是进入社会大课堂,由此“学校应该结合社会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开展相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6]。根据教高厅[2007]7号文件,“学校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7]。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存在认识不足、课程设置系统性针对性弱、师资队伍不够专业等问题。面对不甚理想的就业现状,高校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校实施全程化职业教育。从纵向来说,课程设置分两个阶段,前两年主要是基础阶段,目的是让大学生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后两年主要是自我发展规划阶段,大学生将学习的理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从横向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不停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革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利用社会实践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横向纵向交叉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复杂环境的应对能力。

(二)充分利用孵化基地的缓冲作用

孵化基地一词是从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借鉴过来的,在这里衍生为大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校外场所。衍生孵化基地不同于实验室,它是大學生校外实习基地,一般形式为校企联合。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基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如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将此作为自己就业的缓冲地带。大学生也应严格自己,不能以为自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希望别人宽待自己。员工的岗位价值应体现在为企业、为社会所创造价值,以自身能力实现岗位职责要求是当代大学生工作的基本标准。大学生是拥有知识资本、学习能力的高智商群体,他们缺乏实践,但孵化基地可以弥补他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足,有效缓解大学生择业紧张心理。具体做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在代君张丽芬《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模式》一文中介绍了六种模式[8],其中“参赛牵引模式”“模拟对抗模式”是我们可以操作的。通过在校园里组织这种成本较小的公司运作大赛,一方面提升了校园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学生创业经验,通过举办此类活动让学生了解公司构成及合格员工的标准,以便在课余时间培养自身能力。

(三)“双师型”智库建设

“双师型”教师,简而言之是指拥有扎实教育教学理论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大学生在毕业之前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他们如同一张白纸,虽拥有雄厚的知识储备,但是在择业过程中仍会因社会经验不足而表现出怯怯弱弱的择业心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9],高校应在针对大学生择业教育课程中设置实践人才教学,并建立“双师型”专家智库。“双师型”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弥补传统偏重理论教学的不足。智库吸纳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让他们担任学生专业课或者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或者指导教师,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打造专业化“双师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理论化、系统化地指导和服务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养成效率,我们可以基于互联网技术推出一系列公开课、在线课程等,提高资源利用率,使效用达到最大化,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开设情况差强人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势在必行。创业教育理论方面,各个高校在调研考证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将创新创业与本校专业实现恰当对接,探索本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的实践方面,在创新创业理论学习基础上,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学校应充分发挥各校创业空间的优势,为学生搭建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期待。同时组建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对学生实施细致耐心地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创新创业体验,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创业教育模拟实践方面,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应积极乘着“产学”政策的春风,鼓励学生深入各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锻炼,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讲座等活动也不是较好的实践形式。针对当前就业现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既可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学习,又可以锻炼其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五) 运用“互联网+”平台

大学生出现择业恐惧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互联网+”大平台的出现则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招聘模式的择业、就业信息不对称之弊端。“互联网+”的出现,一方面使得众多互联网公司、高科技公司甚至P2P、O2O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商业经营模式及员工招聘模式,并改变了求职者择业、就业的路径。领英《2015校园招聘调研报告》显示,87%的企业持续采用或将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招聘。在所有线上招聘渠道中,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职业社交平台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由于知名企业的粉丝多是行业从业人员,所以微博微信招聘的效果尤其好,所获取的简历匹配度也更高[11]。网络招聘借力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予求职者海量的信息,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就业形势分析和比较,进而找出适合自身的职业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求职,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成功比。合理利用“互联网+”以及与之匹配的大数据,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择业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成功率。

(六)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踏入社会是每一个人的必然成长历程,大学生终归要踏入社会成长为社会人,所以大学生应该主动培养自主能力。在学校与社会,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自身独立意识;在家庭方面,作为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将决策权、选择权等授予孩子,不断培养、锻炼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例如请教身边熟悉的人对孩子进行就业择业指导,利用各方面條件综合培养孩子独立意识,以减轻他们面对类似择业这样的人生方向性选择时的紧张心理。在自身方面,大学生应该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利用SWOT分析法不断地进行自我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劣势和对外的机遇与挑战,利用当今现代化资源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强化自己的优势,运用“木桶效应”中的“长板效应”弥补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

五、结束语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是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他们的择业心理活动与自身决策风格有很大联系。择业心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当今就业环境市场化、大众化条件下,就业、择业竞争也在加剧。面对这样的紧迫现状,大学生应借助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培养自身能力,培养积极、乐观、自信的择业心理,结合社会大环境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脚踏实地地按照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在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实现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盖世洲,郝志功.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21):78-79.

[2]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EB/OL].http://www.eol.cn/html/c/2016gxbys/index. shtml,2016-03-01.

[3]马超,申田, 严汉平.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J].开发研究,2010(2):138-141.

[4][5]梁光霞.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调适方法探讨[J].九江学院学报,2004(4):35.

[6]姚远,薛文刚.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计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137-138 .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0802/11260.html,2008-01-16.

[8]代君,張丽芬.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48-252.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cas.cn/gj/201505/t20150513_4354676.shtml,2015-5-13.

[10]陈洪琪,钟良,陈瑛.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支撑平台的构建及建议——基于江西省12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14(17):42-45.

[11]刘英团.“互联网+”创新择业创业之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6(01):18-20

猜你喜欢
就业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析当下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创新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