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下情绪启动的共情能力对情绪反应的影响

2017-05-30 23:18潘少萍黄晓旭
关键词:情绪反应共情

潘少萍 黄晓旭

[摘 要] 采用 3(情绪启动类型:积极、消极、混合)×2(共情能力:高、低)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不同共情能力的大学生在情绪反应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1)共情量表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性在情感成分上分数较高,而男性在认知成分上分数较高。(2)情绪启动类型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中,积极启动与消极启动的效果更为明显。(3)在积极情绪启动下,同情关心与情绪反应相关显著。结论如下:男女性的共情能力不同,且可能存在成分上的差异。阈下积极情绪启动效应可能优于消极启动。而共情能力各因子中,同情关心对于积极的情绪反应也更为敏感。

[关键词] 共情;阈下情绪启动;同情关心;情绪反应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2012204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情绪研究,近年来研究者逐渐对阈下情绪感兴趣。实验中,通常采用启动的研究范式来探究情绪效应。阈下情绪启动是指在无意识水平下呈现启动刺激,即:先呈现启动刺激,间隔一定时间后,呈现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对目标刺激进行加工并记录加工的时间,加工时间或操作成绩的差异就构成了无意识情绪启动效应。[1]其刺激的呈现方式主要包括阈下呈现和掩蔽呈现。阈下呈现是在阈限水平以下呈现刺激,如采用4~50 ms的时间快速地呈现视觉刺激,使被试在意识水平上察觉不到。而掩蔽呈现则是分散注意或执行与实验目的无关的任务。Klinger、黄琼等人的研究证明,存在阈下启动效应。[2]而Ohman和Soares发现,相较于非掩蔽的刺激,采用掩蔽的情绪刺激产生的启动效应更明显。[3]其优点在于使被试在无意识的水平上对刺激进行评价,从而避免了有意识评价的影响。[4]故本研究采用遮蔽呈现的研究范式。

在二者的关系上,以往研究多关注于情绪对共情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个体短暂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共情。消极情绪使个体不易关注他人,从而无法产生共情[5];积极情绪则可促进其共情反应。[6]可见,不同的情绪状态将对共情反应产生的影响不同。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情绪。共情本身便包含了情感成分。[7]不同共情能力的个体在加工情绪信息上存在差异。崔芳、罗跃嘉发现,共情能力较高的个体对情绪效价更为敏感。[8]

二、 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某高校随机选取100名大学生,男女各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右利手,熟练掌握计算机,实验前30分钟内未剧烈运动。

(二)研究工具

人际反应指标问卷(IRIC):该问卷由吴静吉等依据Davis(1980)所编的人际反应指标问卷(IRI)修订而成。共有22题,分成4个因素:观点采择、同情關心、想象力、个人痛苦。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在0.53~0.78,重测信度在0.56~082。采用5级评分,由“不恰当”到“很恰当”,分别给予0~4分;反向题则相反计分。

情绪启动材料:选用中国化面孔情绪系统中积极、消极、平静情绪各8张以启动被试相应的情绪,其中男女各半。对愉快、悲伤和平静三种图片情绪的认同度进行ANOVA方差分析,发现三种图片的情绪认同度差异不显著(F=1.481,P=0.250>0.05);对愉快、悲伤和平静三种图片的情绪唤醒度进行ANOVA方差分析,发现三种图片的情绪唤醒度差异不显著(F=0.301,P=0.744>0.05),符合实验要求(见表1)。

情绪反应的评定:主观报告用于评定呈现图片刺激时的主观情绪感受,采用5级评分,从“非常愉快”到“非常不愉快”,其分值依次为1~5分。同时记录三种情绪启动下的基线值和反应值。

(三)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 2共情能力(高、低)和情绪材料类型(积极、消极、混合)双因素2×3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大学生观看情绪材料后的情绪反应。

(四) 实验程序

1.被试填写IRI-C人际反应指针问卷。计算总分,并依据分值高低排序、分组。前27%为低共情组,后27%为高共情组。用匹配法将不同共情能力平均分配到A,B,C三组,使三组在整体上共情能力较为均衡。

2.被试对当前情绪做主观报告,确定情绪基线。

3.对三组被试分别进行情绪启动实验。各组被试观看相应的情绪图片,每次刺激呈现时,屏幕中央都会先出现持续1 000 ms的注视点“+”,接着在屏幕中央出现靶图片(情绪表情),靶图片在1500 ms之后消失。实验指导语如下:

“实验首先在电脑屏幕出来一个红色的“+”符号注视点,提醒你开始实验,并集中注视电脑屏幕中央。接着呈现一副图片,请你判断一下该图片人物的性别,如果觉得是“男性”,请你按键盘上的“J”键,如果觉得是女性,请你按键盘上的“F”键。实验时间很短,请你集中注意,又快又准地做出判断。

明白上述指导语后,请你坐好,把双手放在键盘上,左手的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的食指放在“J”键上,实验要求你按这两个键回答问题。记住,左手做“女性”的判断,右手做“男性”的判断。

准备好后,请你按“Q”键开始练习,然后进入正式实验。”

练习阶段呈现的是8张平静的情绪图片,正式实验阶段呈现的分别是积极、消极和混合情绪图片。其中,积极组呈现8张愉快的情绪图片,消极组呈现8张悲伤的情绪图片,混合组呈现4张愉快的情绪图片和4张悲伤的情绪图片,其中愉快和悲伤的情绪图片依次间隔着呈现。阈下情绪启动的刺激呈现采用的是遮蔽呈现的方式,在快速呈现目标情绪图片的同时,要求被试执行与实验目的无关的任务——关于性别的认知任务判断。

4.被试对当前情绪的主观报告,确定被试观看情绪材料后的情绪反应值。

三、结果

(一)共情问卷得分分析

对不同性别的共情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共情得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 = 2.905,P= 0.005<0.01)。主要表现为,女生的共情得分较男生高。对性别在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上的共情得分进行ANOV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共情维度的共情得分差异显著(F= 3.665,P=0061<0.1),不同性别在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个维度上的共情得分差异显著(F= 6.944,P= 0011<0.05)。见表2。

(二) 实验前后被试的情绪反应评定差异

对情绪启动前后的反应评定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前后被试在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反应评定差异显著。见表3。

(三)共情能力各因子与情绪反应的相关性比较

在对共情能力各因子与情绪反应的相关性比较中发现,被试在接受积极情绪启动时,同情关心因子与情绪反应的相关性显著,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即同情关心分数越高,情绪分数越低,情绪反应越高。由此可进一步推断出,在共情能力中,同情关心这一因子对于积极刺激的情绪反应更为敏感。见表4。

四、讨论

研究采用遮蔽呈现范式启动内隐情绪,探讨不同共情能力的大学生在情绪反应上是否存在差异。由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

(一)共情量表的评定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性在情感成分上分数较高,而男性在认知成分上分数较高。

对不同性别的共情得分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对共情能力的影响显著,其中女生的共情能力较男生高。先前也有研究检验了共情水平与性别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研究证据表明,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与共情具有更高的相关。[9]共情包括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前者是对于他人情绪的一种个人替代性的体验分享;后者则是个体意识到这种情绪分享的产生是源于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想法与目的。[10]在这两个维度上,女性在情感成分上分数较高,而男性在认知成分上分数较高。这表明,女性可能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更倾向于自我体验、观察和想象他人体验某种情绪,而后产生担心、同情等情绪。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无意识的情绪感染,以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有意识的情绪分享两个阶段。[11]而男性可能更倾向于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这既可能表现在无意识的情绪感染阶段,抑或是有意识的共情关注阶段。[12]

(二)情绪启动类型对情绪反应的影响中,积极启动与消极启动的效果更为明显。

实验中,刺激通过知觉阈下水平呈现,诱导被试产生相应的情绪。通过t检验对情绪启动前后的反应评定值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实验前后被试在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反应评定时差异显著。对情绪启动类型的情绪反应进行ANOVA方差分析,发现情绪启动类型的主效应显著。采用LSD法对情绪启动类型的三个水平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发现,积极-消极启动效果差异显著。可见,积极启动与消极启动对于情绪反应的影响差异显著。在對情绪启动类型三水平的两两比较中发现,积极启动与消极启动的效果差异更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阈下积极情绪启动效应优于消极启动。首先,正、负性情绪是由不同情绪系统加工的,负性情绪主要由厌恶-防御动机系统加工,而正性情绪由喜好-趋近动机系统加工。二者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这是正、负性情绪启动引起不同效果的生物学基础。其次,阈下情绪启动了无意识反应,表现出快速、不自主加工。[13]这是个体立即对情绪性信息进行评价进而作出保护性反应的重要前提。[14]不同情绪启动可能导致不同的加工结果,而这可能进一步导致趋近或者回避行为。而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更不敏感,这可能是因为消极情绪启动的强度较弱,抑或消极情绪采用了“防御机制”这一自我保护策略。[15]

(三)在共情能力各因子中,同情关心对于积极的情绪反应更为敏感。

有学者认为,共情结构复杂,它是情绪分享和认知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情绪分享的初级阶段,共情指向自我,自我的痛苦与对他人痛苦是同质的。[16]在自我和他人分享表征形成之后,分化出更高级的共情——同情关心。在实验中,同情关心因子对积极的情绪反应更敏感,可能是因为其指向他人,使个体产生担心、同情等情绪,从而增进与他人的亲密感,促进人际交流。[17]这对个体的生存意义重大。一方面,这能帮助个体在危险时提高生存几率,如看见他人的恐惧表情不仅会自动地激活个体的内部感受器[18],还激活了杏仁核等和恐惧、愤怒情绪有关的脑区,并同时激活了表征动作和运动的脑区。[19]另一方面,能够增加亲密感,促进人际交流。[17]

五、结论

男女性的共情能力不同,且可能存在成分上的差异。在以后对共情能力的培养中,可多关注男女性在共情成分上的差异。情绪启动中,积极启动与消极启动的效果差异更为明显。而共情能力各因子中,同情关心对于积极的情绪反应也更为敏感。这对个体的生存具有巨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廖立声,陶德清.无意识情绪启动研究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4(3):701704.

[2]黄琼,谢腾.阈上/阈下呈现网络表情符号的情绪启动效应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会科学版,2015(2):120122.

[3]A Ohman,JJF Aoares.Unconscious anxiety:phobic responses to marked stimuli[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4(2):231240.

[4]李小花,张钦.情感启动行为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4(6):824832.

[5]BaronCohen,S.,&Wheelwright S.The empathy quotient:An investigation of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 functioning autism,and normal sex differences.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04(2):163175.

[6]Eisenberg,Nancy;Fabes,Richard A.;Murphy,Bridget;Karbon,Mariss;Maszk,Pat;Smith,et al..The relations of emotionality and regulation to dispositio nal and situational empathyrelated respond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4):776797.

[7]A Mehrabian ,N Epstein .A measure of emotional empath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72(40):525543.

[8]崔芳,罗跃嘉.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加工情绪面孔的ERP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4):390393.

[9]赵洪金.共情的理论与发展[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10]Gladstein GA.Understanding empathy:Integrating counseling,developmental,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J].Journal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3(4):467482.

[11]Decety J.Human empathy[J].Japanese Journal of Neuropsychology,2006(22):1133.

[12]Noriuchi M,Kikuchi Y,Senoo A.The Functional Neuroanatomy of Maternal Love:Mother's Response to Infant's Attachment Behaviors[J]. Biological Psychiatry,2008(4):415423.

[13]Huang Meizhen,Pan Xuewu,Leng huilin,et al.Effect research of Shenqi Wuweizi combined psychotherapy for insomnia[J].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Health,2009(10):11211122.

[14]Jiang Chunqing,Tao jianqing.Effects of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on sleep and life quality of primary in somnia[J].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6(1):113115.

[15]周萍,李蘭.情绪启动:一次阈上与阈下启动研究的实验报告[J].心理科学,2008(5):12721273.

[16]De Vignemont F,Singer T.The empathic brain:How,when and why[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6(10):435441.

[17]Cano A,Williams A C D.Social interaction in pain:Reinforcing pain behaviors or building intimacy[J].Pain,2010(1):911.

[18]Wicker B,Keysers C,Plailly J,Royet J P,Gallese V,Rizzolatti G.Both of us disgusted in my insula:The common neural basis of seeing and feeling disgust[J].Neuron,2003(40):655664.

[19]Decety J,Jackson P L.Th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empathy[J].Behavior of Cognitive and Neuroscience Review,2004(3):71100.

[责任编辑]王立国

猜你喜欢
情绪反应共情
共鸣与共情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艾滋病住院患者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行为及情绪反应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幼儿家庭教育方法的几点思考
标准化电话随访模式的延伸护理对母婴分离后产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