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建法语专业发展现况分析

2017-05-30 09:18韩璐
高教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韩璐

摘 要:2011年中国高校法语专业发展报告指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外语教育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全国法语专业近年来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目前全国法语专业教学点已超过100个,山东省内开办法语专业的高校也已经超过10所,滨州学院法语专业正是在这种新时期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文章将简要总结滨州学院法语专业的发展现况,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促进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法语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0-0132-03

Abstract: The report on the French major development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2011 pointed out tha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by national leaders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French major has been in a state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t present, the universities with the French major in China are more than 100, in shandong province the universities with the French major are more than 10, the French major of Binzhou College is in this new era of context and came into being.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nch major of Binzhou Colleg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French major.

Keywords: french major; talent train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

法語专业是滨州学院外语系于2011年开设的一门外语本科专业。该专业的成立是建立在法语课程教学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之上。滨州学院合校前的外语教学工作,已有30多年的历史,滨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滨州市的外语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滨州学院成立后,正式设立了外语系,并且以合作办学的形式培养了数百名法语人才,同时以法语作为英语专业的第二外语的教学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

2010年,外语系组织第二外语教研室的全体教师进行了新上法语专业的准备与论证工作。通过对专业人才现状和未来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预测,以及对我院外语系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专业方向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最终法语专业被我院推选为2011年滨州学院三个新上专业之一。本专业于2011年起开始招生, 2011年招生17人,2012年19人,2013年25人,2016年20人。在外语系“夯实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强化质量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办学思路的引导下,法语专业正在逐渐迈开坚实的步伐。

一、人才培养概况

(一)专业定位规划

本专业面向涉外事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翻译理论知识,具有法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能力,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运用法语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在外事、经贸、教育、文化及新闻出版、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法语专业采取分阶段型人才培养模式。法语专业本科学制 4 年,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2 年,着重培养学生的法语听说读写交际能力,打好扎实的法语基本功,该阶段课程主要围绕法语语法、法语听说、法语阅读以及法语写作等基础性课程展开,为高年级的提高性课程打下基础;第二阶段 2 年,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学生的法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拓宽其法语语言文化知识层,该阶段的课程主要围绕法语语言学、文体学、法国文学与文化、法汉及汉法翻译等较为高级的课程展开,为学生日后的就业、考研及出国深造做好准备。

(三)专业教师结构

目前,法语专业专任教师共5人。目前,法语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有4人,占80%。由于专业尚在建设之初,因此教师的职称和年龄结构尚不合理,法语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人为讲师,2人为助教,并全部为青年教师,现任五人均为35岁以下。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法语教研室定期组织教研室活动,共同探讨课程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互通有无。本专业教师还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并取得较好名次,提高了教学水平。在科研方面,也在论文发表、项目申请和教材建设方面逐渐进步。此外,法语教师还积极参加各类法语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在与校外专家和教师的交流中拓展了视野。

(四)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法语专业的培养方案体现了平台课、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环节相辅相成,并存在着良好的逻辑关系。专业平台课中的《基础法语》为高年级的《中级法语》和《高级法语》等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初级法语听说》结束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继续强化其会话能力,开设《法语听力》和《法语口语》课程。在掌握基本的法语发音、语法及会话的基础上,学生将在《法语阅读》,《法语写作》以及《法汉翻译》和《汉法翻译》等高级语言技能课中进行进一步训练,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外语能力的较大提高。基础性语言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选修课来扩展专业宽度,如《法国文体学概论》等语言学方向的课程;《法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法国社会与文化》等文学文化方向的课程;《高级法语视听说》等应用型较强的课程;以及《法语报刊选读》等赏析型课程。与此同时,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和素质拓展课程也占有了一定比例。除传统的社会实践和各种实习外,在该方案中还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参加大学生学科竞赛、听取学术讲座、考取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法语语音达标、法语口语达标等考查项目。以上环节的提出不仅将对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能力的要求停留在口头上,更是将其落实在了实处。

(五)教学方法手段

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式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课程的内容侧重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运用外语知识沟通的能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利用多媒体进行多方位教学。综合应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进行语言教学活动,使语言交流和一些语法点更加直观而形象。

(六)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

滨州学院法语专业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拓展课程以及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法语专业的实习基地现有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愉悦家纺有限公司、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滨州永泰经贸有限公司、奥斯龙复合纤维(滨州)有限公司等。为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法语专业组织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外语活动和竞赛:从2012年起,法语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参加法国使馆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知名法语专家来校开办讲座;协助学生创立学院首个法语协会“爱法语社”;组织各类法语竞赛晚会“以赛促学”;引导协助学生积极参加SRTP项目。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外语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二、问题与不足

(一)教师梯队尚不合理,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我院法語专业共有专职法语教师五名。法语教师除法语专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承担中法合作办学本科和专科以及英语专业第二外语的教学任务,所以随着法语专业招生的增加,学生高年级课程的增多以及法语专业外聘教师缺乏等因素,原有教师资源的配备相对紧张。

(二)师资水平有限,科研水平较差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教师,而我院现有法语教师普遍为年轻教师,教科研等工作经验尚不够丰富,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困难。

(三)人才培养方案仍需完善

虽然现行的法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方面仍需加强。由于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四年内从零基础达到能够较为熟练运用法语从事相关工作,因此在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应更好地培养和锻炼其运用能力。

(四)法语图书资料仍需补充

目前我院图书资源相对丰富,但与法语专业相关的图书册数仅有901册,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期刊仅有11种。此外,供教师和学生自主选用的法语教学辅助音像制品较少,不能满足需求。

(五)法语学生专业性活动相对较少

由于法语专业成立时间较短,因而学校有关法语的外语氛围尚未形成,提高法语专业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活动相对较少。

(六)中法高校合作项目尚待开发

滨州学院与多所法国高校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经管系合作成立了多个中法合作办学项目,但与法语专业之间的合作仍停留在学生深造的简单层次,缺乏交流的多样性和深入性。

三、对策与展望

(一)完善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1. 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一支学术水平高,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研究方向明确、教学水平较高的高素质教师队伍。2. 制定有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及出国进修;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3. 有计划地引进学术水平高、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作短期讲学。4. 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形式提高年轻教师的讲课能力,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二)加强教研室建设,推进教科研活动

1. 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制订具体的发展纲要,逐渐形成该学科的特色教学和专业优势,逐步建立法语专业教学团队。

2. 制订科研工作计划,以法国语言、文学、文化、商务、翻译等方面作为基础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向;参编或编写适合教学的实用教材。

(三)完善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大纲

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分制改革要点,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突出三个方向的差异性,进一步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最新出版的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家级优秀教材。

(四)搞好图书建设,丰富专业资料

为适应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增强学生的法语阅读能力,应不断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和引进高质量教材,补充学校图书馆法语专业的书籍和报刊以及音像资料,以拓展专业教师的专业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五)开辟第二课堂,组织文化活动

学习英语专业的先进经验,通过“法语协会”、“法语角”、“法语寝室”等形式开辟学生学习法语的第二课堂,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积极为法语专业学生争取参加校内外专业竞赛的机会,如法语朗诵、翻译、歌曲、写作大赛等。

(六)开展国际合作,提高专业水平

积极探索各种与法国高校的合作模式,如共同参与科研项目、互派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活动等,以更好地利用学院中法合作的良好资源。

总之,滨州学院法语专业还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改进,为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曹德明.中国高校法语专业发展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1.

[2]焦 .浅析新建法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2013.

[3]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88.

[4]王文融.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法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