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途径

2017-06-01 23:10秦昌盛王震
艺术评鉴 2017年6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秦昌盛 王震

摘要:在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越来越成为文化多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战略目标。大学生美育教育作为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课程设置与结构、教学模式与内容的限制,多年来大学美育对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大学美育在传承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多种途径与方式的探究,进行大学美育教育的重构建设,让优秀的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入大学课堂,让大学生自觉成为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大学美育 传统艺术 文化传承 作用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7-0128-03

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艺术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精神标识。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传统艺术文化受到来自外界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有一些传统艺术文化遗产甚至面临消失的困境,因此我们迫切的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美育一直以来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但现在我们的大学美育中涉及到中华传统艺术文化方面的内容却非常少,很多大学生对于我们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的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遗产,如传统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服饰等也知之甚少,而这些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2017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重点任务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依靠教育的力量,大学美育应根植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作为高等学校和当代大学生有责任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以大学美育为平台,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进行重构建设,让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走进大学校园、走进课堂,大学美育成为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传统艺术文化传承对大学美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知识与技能、影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大学美育对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传统文化的心理传承、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保存、积淀和选择以及对传统艺术文化传承质量和水平的制约。

(一)大学美育需要中华传统艺术文化

大学美育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方面,通过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能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丰富素质教育的课堂形式和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大学美育中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在大学美育中加入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将中华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传递给大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內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自豪,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2.丰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课堂。艺术教育是大学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大学美育的主要途径。目前,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课程的开设越来越重视,音乐类的课程如中国传统音乐、民族民间乐器、民族民间舞蹈、戏曲等;书法绘画类的课程;民间工艺美术课程等都有开设。其次,在第二课堂还有国学、民族艺术、传统服饰、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等大学生社团的建立;近两年高校如火如荼开展的国学竞赛、民族舞蹈、民族器乐、书法、民族服饰设计的竞赛等传统艺术文化通过大学美育,不断地丰富大学生的艺术教育。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审美观。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同时,更是培养表现力、创新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德育、美育、智育等方面具有前沿性的作用。中华传统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事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上,指引着崇尚美好、文明、自由的审美观,大学生通过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学习,可以获得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审美观,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身人格。

(二)中华传统艺术传承需要大学美育

另一方面,大学美育对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作用表现为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的过程让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了解、掌握,并能自觉地成为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1.大学美育是中华传统艺术传承的载体。大学美育为强化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提供丰富的资源,并通过人才培养、课程建设、艺术创作、校园文化、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

2.大学美育为中华传统艺术培养传承人和弘扬者。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美育虽然多年来坚持开展艺术教育,但是由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等难以达到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各地、各学校的发展良莠不齐。尤其是对于传统艺术文化方面的教育,在许多高校当中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课程、校园活动中所占的比重不过是凤毛麟角。但实际上,大学生在未来社会中将担任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通过传统艺术文化方面的教育规范化的开展,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传承人,并可以通过通识性的艺术教育广泛弘扬我们的传统艺术文化。

二、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途径

(一)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大学美育要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首先要加强其普及性,增强大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同感。推进高校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类课程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也是见效最快、辐射面最广的途径。现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课程主要以公共选修课为主,没有固定的教材、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教师而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多,有的学校则可能是寥寥数个,不能满足普及性的需求,因此要真正让所开设的课程对学生的美育产生效果,就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内容、师资培养、教材编写、设置培养目标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传统艺术教育的重构建设。让课程的开设不再仅仅是某位教师的事情,而是高校教学、学生教育培养等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

(二)鼓励大学美育突出各地区、各民族艺术文化特色。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每一个地区、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艺术特色,这是我国乃至世界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而我们的大学传统艺术教育却太过于“千人一面”,如大家都会唱的民歌还是仅限于脍炙人口的《茉莉花》这样的作品,对于自己本地区、本民族的民歌却知之甚少;本地区的地方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只有老年人消遣的专属娱乐;书法和国画只是极少数人的专长,很多学生甚至从未拿起过我们称之为“国宝”的毛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让我们感到心痛。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多从突出各地区、各民族艺术文化特色上下功夫,高校可以充分借助科研方面的便利条件,为深入挖掘地方传统艺术文化价值内涵提供平台,进一步激发地方传统艺术文化生机与活力,构建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系,打造文化传承的品牌,从而成为学校文化的亮点和特色。

(三)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继续推进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校园。校园文化是大学美育的第二课堂,也是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进校园主要可以通过几个方面:一是邀请传统艺术传承人、传统艺术团体等进校园,让大学生近距离的接触到传统艺术;二是发挥学生社团、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的重要作用,形成广泛传播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生动局面;三是借助传统节日等挖掘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的审美中去;四是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四)实施高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人培养工程。现今,有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臨失传的境地,也有许多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还不为世人所熟知。为了更好的传承这些伟大的遗产,大学美育应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优势,实施高校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人培养工程,让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不再仅仅是口传心授的个人行为,而是成为有组织的、系统性的传承活动。

大学美育对于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不但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对于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美育在中华传统艺术文化传承中的途径多种多样、不断丰富,使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中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在新的时代,我们迫切的需要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艺术文化新辉煌,大学美育应该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责大任。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文化传承
试探赣南采茶戏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