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作文素材之难题

2017-06-08 15:55吕春宝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金山写作文作文

吕春宝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每当写作文时,总会有学生搜肠刮肚,把圆形的笔帽咬成方形,白花花的天花板也被看得金星四射。学生在写作中遭遇的“无米”之苦,教师又该如何去破解呢?通过长期教学不难发现,作文只需补上以下四堂课,写作素材之苦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发现父母

不知从何时起,父母成了学生熟悉的陌生人。学生生病时,父母不管有多忙,总是陪伴在学让身边;学生高兴时,父母是那样开心;学生伤心时,父母是那样痛苦;学生学习不好时,父母又是那样担忧,还要不斷鼓励学生。为了让学生吃好,父母总是变着法子做饭、做菜,把有限的厨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时光慢慢流逝,学生一天天长大了。父母每天除了听到学生说一大堆抱怨的话,再也很难从学生的嘴里听到说感谢的话。因为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早已习以为常了。而学生与父母的代沟也越来越大,成为了鸿沟,不愿与父母交流,把自己的心囚禁在一片狭小的天地。叛逆,任性,不断逃避父母的关爱,把父母的叮嘱、教诲当成了啰嗦,甚至学会了跟父母顶嘴。

父母常年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费尽心思培养学生成才成人,为学生担惊受怕,他们所做的一切,学生真的可以忘记吗?父母为学生默默地付出,学生真的麻木不仁了吗?父母付出的一切难道不值得学生感谢、感恩吗?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之恩大于天,学生却把它忘到后脑勺。父母对学生的爱,像涓涓细流,更像甘霖,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他们为学生付出的一切,倘若有一天能从学生的笔端自然流淌出来,那么学生就长大了,学生的父母也会为学生骄傲。此时,学生也就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开发出了一座“金山”,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山”。

二、开发文本

抱着“金山”哭穷,是学生经常干的事。大家天天喊写作文没有素材,殊不知大家的手里抱着“金山”“银山”。先看语文课本从必修一到必修五,再看选修的那么多本书,每一本书中都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每个大师都有精彩的故事,大师笔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都有与众不同的人生。比如,屈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是一个勇士,斗志昂扬。时至今日,屈原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纵观五千年历史,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举不胜举。如,孔子、孟子、项羽、曹操、阮籍、李白、杜甫、王安石、李清照等,这些人物的故事,在写作文时,学生若能信手拈来,一定能让学生的文章锦上添花。如此,学生还会发愁没有“米”下锅吗?

三、发展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好各异,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喜欢足球,有人喜欢乒乓球,有人爱好田径,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画画,有人喜欢看书。那么,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都有自己熟知的体坛偶像,每个偶像的成长都有精彩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同样能激励正在追梦的学生。喜欢文艺的学生,也有自己熟悉的明星,每个明星成长的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能为学生的作文增添光辉。就连平时喜欢看电视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素材,比如,“湖南卫视”娱乐频道的《变形记》,每一期的人物都是不一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作文中若能引用这些事例,也是很有说服力的。而喜欢阅读的学生,写作素材就更广泛了,如果能将作者成长的故事或文学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故事写进自己的文章里,何愁没有素材呢?

四、与时俱进

学生写作文的素材如果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关注新闻,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把这些内容恰到好处地写进自己的作文里,能为学生的作文注入新的血液。关注社会焦点、热点,学生的作文会写得更有高度、更加深刻。还应该关注每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孝心道德少年、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司机、最美环卫工人等,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这些事时时刻刻都在感动学生,感动学生身边的人,感动整个社会,让先进人物的事迹点亮学生作文的思想,让学生的作文紧扣时代的脉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学生补上这四堂课,打开写作素材的源头,那么,学生的笔端就会有涓涓清泉,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写作,对学生来说,不是神话。

猜你喜欢
金山写作文作文
写作文的烦恼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