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大比武” 产业花开遍地香

2017-06-09 08:38任廷会
当代贵州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大比武易地贫困户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任廷会

脱贫攻坚“大比武” 产业花开遍地香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任廷会

比责任担当、比路径方法、比群众获得感,汇川区精准扶贫既扶志又扶智,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各行业各部门掀起脱贫攻坚“大比武”。

精准调度、压实责任、加大投入、严格督促,攻重点、克难点,真蹲实驻,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大举措,把社会保障兜底作为基本防线,汇川掀起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

比责任比担当产业扶贫助民增收

“我们村扩大了核桃种植面积。”

“我们村正大力发展生态野鸡。”

“我们村需要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以后发展乡村旅游。”

走访汇川,但见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门口均挂着一块公示牌,内容涵盖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政府采取的帮扶措施等。谈及村庄发展、村貌变化,村民喜笑颜开。

为在脱贫攻坚“大比武”的接力赛中取得实效,汇川区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紧急行动、主动作为、精准对接,纷纷赶赴扶贫一线开展工作,把对口帮扶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

5月3日,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汇川区委书记姜世甫到脱贫攻坚包保点沙湾镇安村,为基层干部群众宣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在宣讲现场,姜世甫一边听取村党支部书记汇报脱贫攻坚工作,一边记录安村产业特点,与村民们一起研究如何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市场销路、多渠道增产增收。

为增强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姜世甫还邀请了专家团队,为全村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出谋划策。

“自从开办‘农民夜校’,专家给我们讲解栽培技术和害虫防治方法后,我家的辣椒产业每个月至少能挣2000元。发展辣椒产业成为我们致富的好路子。”年近60岁的辣椒种植户蹇书友话语中充满了幸福感。

随着脱贫攻坚步伐的深入推进,安村水、电、路、通讯得到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明显变化。

为精准落实脱贫任务,汇川区委、区政府制定了精准脱贫路线图,通过开展“抓项目、搞产业、促增收”“抓生态、重特色、巧发展”,多措并举促发展,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5月13日,遵义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郭正勇到团泽镇了解花卉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情况。在详细了解园区主体景观打造、河道水源引入、花卉品种等情况后,郭正勇与园区相关负责人共同商议开发花卉系列产品事宜。

同时,郭正勇要求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施工,把基地建设成为集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产业扶贫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确保利用项目发展助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比路径比方法易地扶贫享政策红利

“大比武”比路径方法。

汇川区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偏远山村困难群众挪穷窝、摘穷帽的头号工程来抓,紧紧围绕“怎么搬”和“搬出来后怎么办”两大问题,紧锣密鼓地铺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国有大计划,区有小目标。今年全国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全省明确了搬迁75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3500个的目标,汇川区也确立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1967户7951人的搬迁小目标。对此,汇川区按照“多搬、快搬、搬好”的要求,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切实解决好搬迁贫困户就业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精准识别的规范性、准确性,汇川区采取三项措施推进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即政策再宣传,对象再识别,纪律再重申,确保搬迁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在实施过程中,全区围绕搬迁群众脱贫目标,遵循群众自愿,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并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把易地扶贫搬迁与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产城融合等连接起来。

汇川区泗渡镇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把发展现代农业与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机融合。图为泗渡镇蔬菜嫁接苗基地。(汇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汇川区首批易地扶贫搬迁户已于今年1月中旬入住城区,共40户195人。“党的扶贫政策真好,我也能搬到城里来住。”首批搬迁户袁华芳满脸笑意。她家原住在松林镇新庄村昌卜组的深山里,一家五口人同挤一间破旧木房。

在区委、区政府的关怀下,袁华芳一家住上城里107.23平米的安置房,只需自筹资金1.25万元,其余房款由汇川区政府出资。同时,区政府移民局还与教育部门协调,解决其子女的入学问题。

板桥镇柏杨村沙坝组村民尤明久一家三口人,父亲年迈且有听力障碍,女儿寄养在亲戚家中,家里靠尤明久打零工和养蜂蜜为生。在精准扶贫行动中,板桥镇政府为他家安置了一套住房,还帮尤明久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这让久居深山的尤明久心中充满了希望。

为让搬迁户留得住,能致富,区政府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安排搬迁户就业,争取实现每户一人以上就业,对年龄偏大,想在当地就业的,安排在新区当环卫工人或保安。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汇川区于2月15日起举行“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就业脱贫专场招聘会,截至2月24日,山盆镇、团泽镇、泗渡镇、松林镇四个分会场共有80余家企业到场招聘,为8000余名农民工提供了就业岗位。

比群众获得感落实政策为民生兜底

4月11日,汇川区审计局前往三盆镇入户调查农村危房改造情况,采取农户“一户一档”资料审查、现场核实及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与农户面对面交流农村危房改造存在问题、补助资金兑现政策等情况,确保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落实到位。

5月10日,汇川区农牧局邀请遵义市技术学院现代农业系统的专家到沙湾镇指导农业生产。

芝麻镇竹元村是典型的一类贫困村,也是汇川区农牧局脱贫攻坚包干帮扶的村组。农牧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多次实地走访,摸清基本情况后,专门制定了竹元村帮扶方案,引导村民发展生态养殖业,还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现在政策好,我养殖生态野鸡,在技术服务上,区农牧局和镇政府免费为我们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还上门为我们进行免费防疫等方面的服务,降低了我们的养殖风险。”芝麻镇竹元村前进组村民夏长征高兴地说,每放养一只野鸡有30元左右的纯利润。

为用好用活“特惠贷”资金,区财政局中层以上干部深入团泽镇,开展帮扶慰问工作,为团泽新农村建设、改善镇容镇貌制定可行方案。

“去年我贷了5万元养了23头猪,现在有稳定可观的收入,不久就能摘掉‘穷帽子’。有扶贫政策支持,还怕脱不了贫?”团泽镇卜台村水沟组贫困户蔡泽勇说起自己的脱贫路子时滔滔不绝。

蔡泽勇充分利用农村“特惠贷”的政策优势,收到了致富路上的第一笔发展基金,下一步他准备发展林下养鸡,增加家庭收入,齐头并进奔向小康之路。

为核实扶贫实效,汇川区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常态化督察方案”,切实做到扶贫对象、产业、方式再精准。

为夺取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实在、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汇川区各级各部门以共建幸福家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贫困户真正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大比武易地贫困户
想多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大比武”有助乡村大发展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全国冠军赛重启体能大比武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