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绿色之美造幸福之川

2017-06-09 08:38
当代贵州 2017年22期
关键词:牡丹园天麻正念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伊 航

汇绿色之美造幸福之川

文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伊 航

汇川区把握住林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依托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进一步推进生态扶贫进程,让群众共享绿色红利。

2016年,汇川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38%,计划未来五年内增加至62%,林业产值达50亿元。如何实现森林覆盖率稳中有进?如何将生态发展转化为富民之力?汇川区在生态扶贫的探索中,努力走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路。

生态富农“抚育山林种天麻”

10年前,汇川区板桥镇一带的老百姓,由于生活条件差,没有太多收入来源,很多人便砍娄山关林场的树木去卖,乱砍滥伐,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例如黄杨、楠木,难觅踪影。

杜田强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发展林下产业的。“那时候大家都砍树卖钱,一个星期赚50块,不仅钱赚得少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我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就开始尝试种植天麻。”杜田强说。

反复尝试,最终杜田强用野生天麻育种成功,在娄山关村种植成功后,他陆续带领当地群众脱贫。林业局邀请他到人口更为稀少,但是山林条件也更加适宜的柏杨村一带种植天麻,2015年步入正轨之后,他成立了天麻种植合作社。

柏杨村几乎都是贫困户,杜田强在柏杨村种植了2000平方米天麻,柏杨村的贫困户就成了他的主要用工人群,每个月平均有30人在山上务工,每人每天110元。

65岁的尤正坤在务工队伍中是年龄最大的,孩子出门打工常年不回家,他和老伴便成了空巢老人,只能靠低保生活。赶上天麻合作社在家门口提供的就业机会,尤正坤成了天麻种植务工人群中的一员,一个月务工20天左右,生活有了保障。

汇川区在生态扶贫的探索中,努力走一条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路。图为汇川区泗渡镇十里樱花长廊。(庹 展/摄)

“他动作比较慢,但是考虑到他年纪大很难再就业,家里又困难,就留下了他。”杜田强介绍。

天麻是高附加值的药材,同时也是食材,相比于其他林下产业而言,其生态性更为突出。汇川区林业局负责人介绍,种植天麻有效利用了林场林地,不仅不会破坏森林,还在抚育森林上起到重要作用。

天麻种植经济附加值非常高,杜田强种植的天麻在汇川当地供不应求,尤其在娄山关景区销路紧俏,合作社每年营收超过10万元。

目前,柏杨村计划与杜田强的天麻合作社合作,柏杨村的贫困户参加杜田强的合作社,或者是杜田强提供天麻种子,提供技术指导,收获后由杜田强统一收购销售。“抚育山林种天麻,大家一起脱贫致富,我有干劲!”杜田强说。

2016年,杜田强向柏杨村的11户贫困户每户无偿发放了50斤天麻种子,种植当年户均增收过万元。2016年汇川区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8亿元,生态产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效果正逐步凸显。

确权受惠“开着轿车去摘笋”

2008年,汇川区开始推行林权制度改革,泗渡镇的刘正念在确权后得到一片林地的权属,他便以这块林地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50万作为创业基金,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杨老大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开始不知道获得林权还可以做抵押贷款,后来是在林业局的帮助下,我贷到了50万,解决了资金的难题。”刘正念说,在确权之前,大家都觉得林地都是些荒山老林,没什么作用,但之后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解决了很多实际的资金周转难题。

刘正念扩充厂房规模之后,厂里的用工需求增大,先后解决了附近100名群众的就业问题,目前常规员工有40余人,多数是贫困户,其中卢永兵、赵先明是重点帮扶对象。

“以前在家经济收入不多,很多人都选择去外地打工,我也不例外。”卢永兵说,自从刘正念的食品厂规模扩大后,很多当地人都来这里上班,既能挣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老人孩子。

今年2月17日,杨老大食品有限公司申报了脱贫攻坚产业子基金,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利益联系机制承诺书,承诺带动60户贫困户参与基地建设,解决建档立卡家庭60名劳动力就业,每个月每个贫困户享受公司入股分红资金2600元。

方竹笋是汇川特产,但因缺乏管护,各家上山采收,竹笋个头一年比一年小,产量一年比一年少,环境一年比一年差。

“最初两个人上山,起早贪黑也只能够采摘50斤方竹笋。”山盆镇高雄村村民毛元武回忆。转机出现在2008年,林业确权之后,林地权属明确,低产林改造也随之开展。

娄山关村以及山盆镇等地先后成立了方竹笋合作社,派专人轮流看守竹林,到了采摘季节各家轮流上山,管理规范了,产量随之增加。

“现在上山一个人一天就可以轻松采到200斤,质量都很好。”在毛元武看来,方竹笋是零成本零污染的生态产业,也多亏了方竹笋,他才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毛元武一家4口人,妻子和儿子都患有先天性视力障碍,在确权改造之后,他家的35亩方竹林,亩产值达到350元。

目前汇川区方竹林面积达2万亩,年产方竹笋3万斤,户均收入1万元。在高雄村,村民开玩笑说:“大家现在都开着轿车去摘笋了!”。

美丽乡村“欢迎到泗渡来看花”

春风十里至农家。板桥镇板桥村岩底庄是樱花大道旁的一个村民组,村里新铺了柏油路,建起了村民广场,道路两旁和房前屋后种上了绿化树木。

马明军家的房子就在路旁,为了迎接夏季的旅游旺季,他正在加紧装修,把自家的房子用来经营农家乐,三层楼的新房能够容纳40人入住。

板桥镇、泗渡镇有优质的旅游资源,靠近重庆的区位优势,引来了每夏一季的旅游经济。此外,通往重庆、四川的国道以及铁路都经过这里,即将开通的渝黔高铁也经过此地。

在泗渡镇,作为汇川区生态旅游的一个示范模板,同时也是汇川区新建20个山地公园之一的中国遵义牡丹园,是当地的一张靓丽“名片”。牡丹园占地5000亩,花田里,各个品种的牡丹花开正盛。园区中心的山顶上,泗渡镇尽收眼底,花朵簇拥着高达10余米的牡丹仙子。

牡丹园覆盖了700多户当地群众,每年举行两至三次的观光展览,给当地旅游发展带来不少人气,牡丹园对面的苗寨,如今也发展起了民族特色旅游。

汇川区湿地公园管理处处长熊焱介绍,牡丹园里种植的牡丹,还可以提取牡丹油,区林业局还在柏果村设立花卉试点基地,研发新的花卉种球。

牡丹园是今年第七届遵义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花海汇川”分会场主场,以美丽的花海,迎接四面八方的来客。

在牡丹园的花田里,张明福正在埋头工作。他家住在泗渡居委会松沙组,妻子没有劳动能力,在当地居委会的推荐下,他到牡丹园当了花农,一月有2500元的工资。

“欢迎到我们泗渡来看花!”张明福说。(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牡丹园天麻正念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河北省保定市:太行深处秀美花田
蓟州牡丹园
亲子正念练习从哪里开始?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中国国花园园林植物配置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