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描写人物形象的三个着力点

2017-06-09 17:29姚品同
高中生·高考指导 2017年4期
关键词:动作心理爸爸

姚品同

记叙文的可读性在于文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应致力于两点:一是“像”,二是“形象”。“像”,工夫要下在观察上;“形象”,工夫要下在描写上。本文主要谈描写的三个着力点。

写人物连贯的动作,可以用系列动词来表现。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几个小动作,通过典型、细致的动作描写,使人物更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人物动作写得生动具体了,人物的性格、品质也就能鲜明地表现出来了。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借助一个小女孩的瞳孔观察种种风物人情,拨动了千万中国人的心灵弦索。其中,《爸爸的花儿落了》甚是感人。下面,我们来看节选的动作描写。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爸气极了,一把将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聲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上学。

我刚安静下来的心又害怕起来了!爸爸为什么追到学校来?爸爸点头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师,征求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

这里,林海音描写了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挨揍与关爱。画风虽然不同,但连续的动作传达了相同的意义——都表现了父爱如高山般深沉,抒发了女儿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

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作文中,每个人说的话都应该和他的身份与性格相对应。通过人物的语言,能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还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写人物语言,一般还要加上说明的文字,以交代说话者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比如:“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表现了别里科夫的保守。“宁叫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表现了曹操的自私与奸诈。

需要注意的是.在语言描写中.有多种引用的形式,不可总是“某某说”地一说到底。比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修改后,表达效果截然不同。

【原稿】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没看见。”李星说。

【修改稿】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了。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问:“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经过修改,捣乱鬼董小天的无事生非,张小勇的油嘴滑舌,高芳芳的正义、勇敢,李星的胆小怕事,都表现得活灵活现。

写人写面须写心。心理描写一要真实合理,表现人物内心,符合人物个性;二要符合文章表达的需要。心理描写的技巧主要有以下三种。

1.人物独白展示心理。内心独白犹如电影中人物思索时的画外音,把人物的思想活动和盘托出,呈现在读者面前,可以写得极为细腻真切。

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写任人蹂躏的妓女玛格丽特对资本主义黑暗现实强烈控诉时,有一段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的内心独白,很好地展示了她任人摆布的卑贱地位和痛苦悲愤的心情。

我们一点一点出卖我们的心灵、肉体和姿色。我们像野兽似的让人提防.像贱民般地被蔑视。包围着我们的人都是一些贪得无厌的好占便宜的人.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毁灭了别人又毁灭了自己以后,像狗似的死去。

2.直接叙述人物心理。这种方法对人物的心灵进行剖析、评价,表现人物当时的思想活动或一段时间内思想的发展变化,行文比较自由方便。

陈奂生是当代文学中的典型形象.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民的代表。试看作家高晓声是如何表现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的。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道:“出了五块钱呢!”再也不怕弄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此段心理描写属于直接描写式。因为花了钱,所以陈奂生胆子大了,理直气壮了。这多么令人好笑,却是那个年代农民心理的真实反映。

3.借梦境、幻觉反映心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和幻觉跟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是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愿望顾虑的一种曲折表现,是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

我们看一看安徒生对卖火柴的小女孩幻觉的描写。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没有幸福和温暖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中闪烁着自己对温饱、幸福的向往和渴望,多么真切,多么令人心酸。所以,只有紧扣人物的处境和心理,才容易揭示人物心灵深处的活动和状态。

写文章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写成情感丰富、个性独特的符合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人.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猜你喜欢
动作心理爸爸
下一个动作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心理小测试
可怜的爸爸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