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17-06-10 19:34
江苏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本学科教坛人师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7年第2期《“一个人”——“一群人”——我的课程意识的觉醒与行动》,相信会给和我一样初入教坛的新教师启发和思考。余颖老师主张的“还学生一个不一样的教学、不一样的课堂、不一样的课程”深深打动了我,鼓舞我在为人师的求索中,不断自我厘清、自我充电、自我实践。在自我厘清的成长中,勤于反思和研究,挖掘符合学生认知经验的生活素材,巧“设疑”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内驱力;在自我充电的过程中,勤于学习专业知识,乐于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一份子,积极思考并开发与本学科相关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学科魅力的平台;在自我实践的锤炼中,勤于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妙用教学语言激发学生展开预设问题的思考,善于捕捉过程中“生成點”,让学生在对话的碰撞中擦出思维的火花,完成知识的建构。

——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 陈晓枫

猜你喜欢
本学科教坛人师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岁月流金,无悔教坛
孝感市:构建五级专业荣誉体系 写好教师专业成长奋进之笔
给高校授学位放权是教育供给侧改革
以梯级荣誉制度激励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师德建设,锻造“经师”兼“人师”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机制构建新视角探究
听于漪老师讲如何做“人师”
关于《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