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构思 别样的精彩

2017-06-12 23:03王红梅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莱克共性落叶

王红梅

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由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语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老师们总觉得教起来比较困难。导的太少,学生似懂非懂;导的太多,学生又容易千篇一律。作为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更要以学定导,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们要进行写作教学的具体分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写出属于自己独特体验的内容。

学生是有差异的主体。教师有效引导这些个体的差异性,写作便会释放学生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

一、情节发展的多元构思

案例一:

三年級第七单元,我们安排了单元作文练习——编写童话故事“半个西瓜”。基于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阅读,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童话故事表达方式。课堂上,我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

一天,莱克在路上走,忽然半个西瓜从天而降。“咚”的一声,落到了莱克的眼前,莱克拍拍脑门,一看,哈哈,原来是半个西瓜!

于是,孩子们的思维便激活了。莱克看到这半个西瓜,会有哪些有趣的想法?写在纸条上。看谁的想法最有意思?

我把学生的奇思妙想都一一罗列:摇篮、战船、卡车、房子、望远镜、城堡、秋千、滑滑梯、帽子……

这样多元化的想象引导,让学生从作文的内容选择走向了多元,避免学生都只往一个方向思考,内容千篇一律。

后来我又引导学生继续探讨:你觉得哪个想法很好玩?说说自己的有趣想法。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不仅习得了语言表达的方法,而且也得到了语言的具体应用。

这次的写话训练主要抓住了不同的想法,来设计莱克的半块西瓜的用处。学生把西瓜皮做成了各种各样新鲜有趣的玩意……

后来在导写课后,我也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学生在重点描写发明制作后,结尾几乎是同一个形式:做好以后,莱克的心情以及大家的评价。

我忽然发现由于自己对于故事的结尾没有根据学生的多元思考进行引导,而是直接让学生往自己提供的方向去写,所以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我想如果让学生再深入想象思考:这么有趣新鲜的东西做好了,莱克想用它去干什么呢?这样因为前面的制作不同,结果便也个性丰富起来。

在全班交流中,再一次激活学生思维,并在思维的碰撞中,寻找最佳立意和最佳构思。这样一导,学生对结尾的想象又开始变得妙趣横生。一堂作文课的引导不是在追求共性的同时把学生的个性抹去;而是在共性的梳理中,让个性得到极致流畅的发挥。

二、个性化角色的多元构思

案例二:

“落叶的旅行”——我们三年级学生的读书节作文竞赛题目:想象落叶飘呀飘呀,会去向哪里,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很多孩子在作文中的想象力很丰富,创编了丰富有趣的童话故事。后来我在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许多孩子会顺着自己已有的阅读体验构思故事情节,如落叶飘到了什么地方,谁发现了,把它当做了什么,然后怎么做。

怎样引导学生对“落叶的旅行”进行多元化的故事续编呢?根据这个题目,引导学生多元化想象的切口如下:

想象

导 落叶会飘到哪些地方 落叶遇到了什么,它会有什么奇思妙想? 落叶的角色多元

池塘、校园、马路、树洞里…… 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小动物…… 它是一个魔法师:变成了小蚂蚁的运动场;它变成了小朋友的书签……它是一个爱心小天使:帮助小蚂蚁过河;帮助小甲虫盖被子……它是一个旅行家:它一路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它是一个……

通过几个想象切口的多元化引导,让学生对这片落叶进行不同的角色定位,这样落叶的旅行开始变得多姿多彩。

我想在作文起步阶段,我们更要关注和保护学生的个性想象力,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提供个性语言的空间。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独特的想象,我们的作文也会变得多姿多彩,灵动有趣!

猜你喜欢
莱克共性落叶
延安精神和三线精神的共性特性与继承弘扬
一周该有几个“无会日”?
最后一片落叶
落叶知多少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过桥
大象的母亲
搭车小伙
喜爱音乐的物理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