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翻转课堂”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06-14 01:02谭静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科微课

谭静娜

“翻转教学”是目前国内外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探索的一条重要途径,其基本模式是教师借助短视频或微课件制作,将课前任务提前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下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完成课前知识学习,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作业和进行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从而达到知识内化吸收目的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把“创建理想课堂”作为目标,其原则在于构建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探索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在语文学科上,翻转课堂遇到的困难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着力对语文“翻转课堂”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梳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策略,供研究和实践者参考。

一、“翻转课堂”共性问题分析

“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了学生课外负担。针对“翻转课堂”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所有学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使课前预习任务过多,占用时间过长。

2.微课质量低。部分微课设计在理念、方法和策略上缺乏创新,微课语言跟传统讲授式的语言差别不大,一些微课教师出镜、出声过多,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3.操作实施环节多、难度大。教师要首先写好教案,制作PPT及脚本,然后进行视频录制,整个过程时间较长。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要有一定的深度,才能对教材根据学习多维目标加以提炼,否则就会出现课前任务设置不合理,甚至是课前做基础性的练习和检测,没有发挥“翻转课堂”的应有作用。

4.学习环境不支持。部分学生受家庭条件限制,不具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需的技术设备,学生的学业成绩差异也可能因此而拉大。

5.缺乏与之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现有的以考试分数为主要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习惯、学力水平评价缺位,对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信息技术使用的评价缺位,难以全面反馈“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共性问题是语文课堂“翻转教学”实施过程的必须要面对的,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更确切地说更偏重于技术层面,通过一定的技术修正就能够予以解决。

二、语文学科翻转课堂个性问题分析

一些研究者指出,语文学科应用“翻转课堂”的可适性不强。主要体现在:

1.缺少互动交流。好的语文课堂应当是言语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语文课堂是靠教学对话步步推进的。但在“翻转课堂”操作模式下,教师更多的是在课堂上针对微课教学中学生的困惑点进行针对性的补救教学。

2.适用范围有限。认为“翻转课堂”更适用于陈述性与知识性课堂,具体来说更适合数理化学科,就语文来讲,认为“翻转课堂”仅仅适用于字、词认知环节,缺少有个性和针对性的互动。

3.目标设定困难。“翻转课堂”首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然后再根据目标设定任务,围绕任务制作短视频,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己在学习和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而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很多内容都很难量化,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很难在一时间内得到培养。

语文学科“翻转课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翻转课堂”本身引发的问题,而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导致的适用性问题,因而在制定相应策略时,更多应该从语文教学内容和特点出发进行考量。

三、语文学科“翻转课堂”实施策略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教学改革模式,实践中遇到问题和困难在所难免。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在挫折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日后少走弯路奠定基础。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针对“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策略。

1.精心引导。“翻转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将“知识传递”的过程交给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我管理时间,培养自学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在没有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自己学习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渐转变学生平日被动接受、听从教师安排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适应“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

2.精选内容。实践中来看,语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翻转课堂”。在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初期,可以选取陈述性知识作为学生适应的过渡。还要注意的是,非常简单的知识普通教学方法就可以完成的,没必要使用微视频。针对某一个语文知识要点的复习课,比如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常见修辞手法的应用、标点符号的规范运用等等,录制成微视频,除了供上课所用,还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3.精细设问。教师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价值,而不能随意设置问题就草草结束一堂课。设计的问题数量应足够供应学生间进行交流,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过程,自主获取知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有困难的问题和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给予启发和指导。如通過设计“我还想了解什么”等环节,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此环节设置也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设计者还可以给每名学生都下发一张学习单,学生有不理解的知识或者有还想知道的知识等都可以写在上面,这样就可以针对全体学生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从而帮助教师对学生作出多元化评价。

4.精制视频。从时间上看,视频长度最好在10分钟左右,过多过少都不利于提升学习效果。但这10分钟是重新设计定位的,应该尽量将内容集中,而不是将平时传统课堂视频中剪辑出10分钟。从内容上看,在微视频中,声音要清晰明亮,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视频中是否出现教师视情况而定,视频中不出现教师形象可以使学习者在观看视频时能够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心态集中在内容上。从画面上看,画面应该突出重点,细腻美观,要通过语音提示、色彩符号标注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强化重点。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学科微课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超学科”来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