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凸显数学课堂学习主体

2017-06-14 20:05黄建兴
黑河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教学效率教学方式

黄建兴

[摘要]先学后教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区别是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学生完全成为学习主体。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教学的重点转变为关注如何把教和学生前期的“先学”有效结合,做到“对症下药”,提高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数学;先学后教;教学方式;教学效率

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先进行学习,对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有初步的掌握,然后在上课教学的过程中对“先学”过程中掌握不充分的知识进行补充,对容易混淆的进行点拨,对掌握得好的知识进行提升,这样一来不管是教学效率还是学习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在进行“先学”时,由于知识限制,大多数学生对有些知识不能达到“一清二楚”的程度,只能像“蜻蜓点水”那样进行学习。因此,如何在“后教”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先学”得到有效补充,是教师着重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异中求同,丰富思维

在学生进行“先学”时,主要依照教师列的“预习导学单”进行学习,这个“预习导学单”虽然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但是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维单一。同时,学生在进行“先学”的过程中学习完全依靠个人能力,会出现学习效果不同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不能因为学生已经对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而不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反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和多方思考,让学生提高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意识,养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在设计“预习导学单”的基础上检测学生“先学”的程度。我是采用233×18计算来检测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学生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计算:

第一种:口算(15人)

233×10=2330;233×8=1864;2330+2864=4194

第二种:分解计算(3人)

233×18=233×2×9=466×9=4194

第三种:竖式计算(22人,其中16人竖式的格式和结果都正确,6人竖式的格式或结果出现错误)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学生在学习该部分知识之前学习了两位数相乘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对该课内容进行“先学”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对该问题用多样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依据检测结果,教师的“后教”应把重点从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上,转移到对计算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上,并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计算方法之间内在的联系,养成“异中求同”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在学的知识和以前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正是有了学生的“先学”,给“后教”让出了更多的时间与空间,教师才能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更好地关注“异中求同”,促进知识网络的建构,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

二、注重方法,优化思维

数学是一门特别注重方法的学科,无论是数学教学还是数学学习,方法性都是比较强的。学生通过“先学”过程之后再接受系统完整的课堂学习,会带着他们最初的真实思维状态来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做到通过对多样性的学习资源进行“解剖”而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我通过“比较小数大小”来检测学生“先学”的情况。由于学生在学习该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关的知识,所以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来对小数进行对比,从检测的结果中看出,学生对小数进行大小比较时除了采用最直接的比较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外,还有很多创新的方法,如有的将小数转换为人民币单位“角”进行对比,有的利用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将小数转换为分数再进行大小比较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物体形状来进行比较等等,这些多样的方法都是学生将自己富有个性的思维进行表象的结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先学”时产生的不同方法这一教学资源展开教学,让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展示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促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比较中令思维多样化得到发展。先学后教的方式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其思维得到全程暴露,有助于教师教学的“对症下药”,有了教师的助力,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点拨迷雾,自主感悟

由于学生知识有限,所以在“先学”时,难免会有理解模糊的地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迷茫”“混淆”之处,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不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进行流畅的教学上。教师应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交流,解决学生在“先学”过程中积累的“迷惑”,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脉络。

在教学《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我让学生在“先学”过程中用自己的方法尝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从学生的“先学”情况中可以看出,学生主要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形式来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

方式1:利用文字来整理相关问题的信息。简而言之就是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用对应的方式摘抄下来。

方式2:用线段图整理信息。将题目中的信息用线段图的方式整理出来。

方式3:用示意图的方式整理信息。

通过对以上三种整理信息的方式进行对比。方式1是每个学生从抽象的文字迈向使用具体的图形表达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也是最为基础的一种方法;采用方式2来整理实际问题的信息比采用方式1更加方便清晰,但是这种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借助图形进行数量分析的能力;方式3是在方式2的基础之上延伸得到的,通过方式2只能表示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采用方式3能将两个变量都表示出来。

从以上三种方式的对比得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将学生的思维从方式1逐渐引导发展为方式3,即让学生从繁琐的文字表达发展到能够采用简明的图形进行表达。另一方面,从前面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方式3表达在解题时比采用方式1更加清晰,这不仅仅是形式的清晰,也是思维的清晰。教师在教学时应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自由探索、自由发现。

四、引导深化,激发潜能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限制而无法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是学生进行“先学”时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思考研究问题的方法策略相结合,将教的重点和学的重点相联系。

在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时,我要求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探索基于137562乘一个数的规律。

137562×1=137562 137562×2=275124 137562×3=412686

137562×4=550248 137562×5=687810 137562×6=825372

学生在“先学”过程中完成了以上规律的探究,这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怎样才能将探究更深入一层呢?探究137562与7、8、9……相乘的结果符不符合规律呢?在我出示137562×7=962934后,学生对继续探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所以探究继续:

137562×8=1100496 137562×9=1238058 137562×10=1375620

137562×11=1513182 137562×12=1650744 137562×13=1788306

137562×14=1925868 137562×15=2063430

经过师生一起努力,共同探究出了完整的规律,结果虽然是不变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又获得了一种新的发现,学习到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经历了一个从“杂乱无章”到“顺理成章”的过程。

先学后教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习惯,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的新兴教学方式,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先学”中的不足,同时还要善于找到教学展开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蓓.应用“先学后教”模式开创小学数学教学新局面[J].教育教學论坛,2014,(34).

[2]李连民.对于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热的冷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11).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教学效率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