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教学“盲区”的拓展完善

2017-06-20 06:38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何海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2期
关键词:浓度梯度跨膜动作电位

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 何海泉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教材中,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编写,高中阶段教材没有清晰解释涉及到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的转换,授课内容会直接影响教师教学上深入拓展相关知识内容,影响对知识传授把握尺度。

一、盲区所在

本章节教材中仅仅以小体字表述“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时,静息电位时K+的外流和动作电位时Na+的内流,都是顺着物质的浓度梯度而完成的,均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跨膜运输—协助扩散方式。而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却涉及到钾-钠泵同时进行,排Na+吸K+,逆浓度梯度,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静息水平,此时,Na+和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静息状态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状态”离子跨膜运输方式的转换过程。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方式是协助扩散,钠离子排出神经细胞是主动运输;钾离子进入神经细胞是主动运输,钾离子排出神经细胞是协助扩散。或者说,产生动作电位并不消耗能量,而恢复正常的静息电位却需要消耗能量。教师在教学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讲授。

二、利用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模式图解读

(一)静息状态:(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膜对主要K+有通透性,而对其他离子通透性很小,甚至是没有通通性

这种对细胞K+通透性的实质,是依赖细胞膜K+通道来实现的,K+可以通过该通道被动外流,使膜外的阳离子增多,膜内的阳离子减少,从而造成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的状态,当K+的移动达到平衡时,细胞膜内外两侧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电位差,叫静息电位,电位表现:内负外正。K+离子跨膜运输运输方式,顺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

(二)动作电位:(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动作电位是膜电位的一次快速变化,随后恢复静息膜电位状态,包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三个连续变化过程

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细胞膜上的部分Na+通道开放, Na+流进细胞,膜内电位升高膜外电位降低,当膜内外电位相等时膜外仍为高Na+状态,该过程可称去极化。Na+继续内流,膜内电位继续升高,直Na+内流达到其平衡状态,膜内外两侧形成的电位差就是动作电位的最大值,这个过程可以称之反极化。当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时开放的电压门控Na+通道失活、关闭,而电压门控K+通道开放,少量K+在细胞内强大的电动势和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迅速外流,使细胞内电位降低,细胞外电位升高,这个过程被称为复极化。兴奋部:内正外负;未兴奋部位::内负外正。此时,Na+离子跨膜运输运输方式,顺相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

(三)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在完全恢复静息电位之前,钠-钾泵的活动会增强,将进入细胞的Na+排出,将排出细胞的K+重新移入细胞内,恢复开始的离子浓度梯度

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是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这种分布不均匀与钠钾泵的作用密不可分。钠-钾泵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各种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蛋白质,这种载体蛋每分解一个ATP分子,可以将3个Na+送出细胞外,同时将2个K+送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此时,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运输逆相浓度梯度——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过程。

三、利用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膜电位变化曲线图更直观性反映膜电荷变化情况。能够使学生有效理解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三个连续变化的过程,从另一角度去理解静息状态—动作电位的转换。

1.AB线段:表示为静息电位,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K+通道开放,使K+外流,顺相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电位表现:内负外正。

2.BC段:受到刺激后,Na+通道开放,Na+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顺相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电位变化:内正外负。(去极化)

3.CD段: Na+通道关闭,K+通道开放,使K+外流。顺相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复极化)

(6)D段后:静息电位恢复后,钠-钾泵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静息水平,逆相浓度梯度,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教师把这个方面知识讲透彻了,既有利学生对离子跨膜运输特殊例子掌握,又有利学生对知识体系理解及融会贯通。

猜你喜欢
浓度梯度跨膜动作电位
本期英文缩略语名词解释
双相电位不对称性原因探析
——从一道浙江选考生物学试题谈起
微流控浓度梯度芯片的开发与生物化学应用研究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局部单相动作电位的影响
西湖大学:首次实现跨膜孔蛋白的精确从头设计
渗碳工艺对风电用G20Cr2Ni4A钢轴承套圈碳浓度梯度的影响
细胞选择性穿膜肽的穿膜效果研究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体对血压及血管功能的影响
跨膜运输,孰是孰非?
Hg2+、Pb2+对牛蛙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阈值及传导速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