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性美因素

2017-06-23 13:15张海军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性美语文教材挖掘

张海军

【摘要】本文论述以学生为主体,诠释课文人物性格;以德育为线索,引导学生提升素养;以自由平等为核心,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对语文教材人性美的因素加以深入挖掘和拓展。

【关键词】语文教材 人性美 挖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92-01

所谓人性美,是指人的求真、向善,愛美是人类的天性,人性美外化为人的内在思想、品德、情操,与外在的体态、容貌、言谈举止的内外结合以及辩证统一。在人类发展史上,人性美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程,也是文学艺术所要折射的终极意识和理念。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学科涉及面比较广,涵盖了语言表达、文字积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学科人文底蕴息息相关,呈现着一定的人文色彩与背景。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教学肩负着重要的任务,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性美因素,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素养。以下是笔者结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关于如何挖掘人性美而开展的实践探索。

一、以学生为主体,诠释课文人物性格

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领之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围绕一切站在学生的角度,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展开教学。传统语文课堂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讲解,学生被动听讲,学生的自主探索比较少,其自主探究能力较薄弱。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大量名著名篇,教师可以在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下,诠释课文人物性格,将人物性格真善美的闪光点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在学生品读课文之后,笔者提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们分析刘备的性格特征。学生品读句子,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绳子就把他捆来了!”可是刘备很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就不要你去了!”学生很快领悟出刘备是一个诚心诚意之人,他对于人才充分尊重,求贤若渴又尊重别人,最终他的诚心打动了诸葛亮,“三顾茅庐”的典故由此得来,学生从中感悟:这就是一种人性之美,真诚的人性光辉感动了别人,赢得了他人的诚心以待。

二、以德育为线索,引导学生提升素养追求人性美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德育教学是教育教学开展的根本,也是育人的最本质的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以德育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点的过程中挖掘人性美的因素,提升自身的素养。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这篇课文从作者的好奇发问切入:为何奶奶的头发是白的,而自己的是黑的呢,结合奶奶的回答“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作者很快想到如果不让奶奶为他操心,这白发是不是很快会变成黑发呢?课文展示作者的心路历程,呈现出一副母慈子孝的场景图,这是人性美中最为自然、真实的部分,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是如何关爱我们的,你从课文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们懂得了要做一个不让长辈操心的人,要学会尊重和关心长辈,学会为别人着想。笔者以人性美为主线,在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提升个人素养。

三、以自由平等为核心,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

自由平等是以生为本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文学是人学,人作为文学审美表现的中心,不仅要提升人的理性,使人求真,更要引导人寻求生活的本真,体验生命的善良和美好。教师结合语文教学实践,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自由平等的核心理念,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一直以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教学并非无章可循,教师只要坚持将人性美渗透并贯穿其中,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灵感。在具体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在构思、写作过程中怀着真善美的心境去挖掘和发现人性之美,会让学生写作时“下笔如有神”,比如对长辈的感恩、别人的无私关怀、对自然界一草一木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发现美、表现美、升华美的过程中达到追求真善美的思想境界。

总之,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中人性美的挖掘,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素养,积累语言文字,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实现了生命教育的本质目的。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人性美语文教材挖掘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