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部PNF技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眼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2017-07-03 15:50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6期
关键词:口令眼睑疗程

孙 蒙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眼睑部PNF技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眼睑下垂的临床观察

孙 蒙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眼睑下垂;PNF技术;针刺疗法

眼睑下垂为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麻痹或肌源性眼睑下垂、复视为临床症状的疾病,中医又称“上胞下垂”“睑废”。本体神经促进技术(PNF)是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促进相关肌肉反应,增强受累肌肉的收缩能力,以恢复肌肉肌力的一种康复手法。笔者在临床中采用PNF技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眼睑下垂患者35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70例眼睑下垂患者均为2014年12月—2016年5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PNF加针刺组)35例和对照组(针刺组)35例。治疗组男20例,女15例;双侧18例,单侧17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双侧10例,单侧20例。两组患者中年龄最大75岁,最小18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7 d。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上睑下垂的诊断标准。①双眼自然目视前方时,上睑掩盖瞳仁上缘超过2 mm,甚至完全掩盖瞳孔影响视物;紧皱眉头时上眼睑上抬仍较困难。②视物时呈仰头、眉毛高耸、额纹加深等特殊姿势;单眼上睑下垂,可同时伴有其他眼外肌运动障碍。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眼睑下垂;②首次发病;③无眼肌以外的其他骨骼肌受累症状;④年龄18~75岁;⑤患者知情同意,并配合本课题研究。

排除标准[1]:①中枢神经、先天性、外伤所致的眼睑下垂者;②重症肌无力性眼肌型不累及其他肌症状的患者。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针刺组)。针刺:主穴选承泣、太阳、睛明、丝竹空、阳白、瞳子髎等;配穴选百会、合谷、阳陵泉、足三里等。单侧患病取单侧主穴,双侧配穴;双侧患病取双侧主穴及配穴。具体操作:患者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用0.35 mm×0.40 mm安迪牌一次性针灸针。先针刺各穴(按常规深度针刺),除睛明、承泣以外,其余眼周穴位行小幅度提插捻转以得气,防止眼周充血水肿,余穴行常规针刺和补泻手法,留针30 min,每5 min行针1次。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后休息2 d继续下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2.治疗组(PNF加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NF技术。PNF技术应在针刺治疗前实施,需操作者和患者相互配合。操作者给予患者口令和指示,患者按其口令和指示配合面部表情的运动,以刺激局部眼周肌肉收缩达到恢复上眼睑肌力的目的。操作前可针对针刺穴位进行穴位按揉以加强穴位刺激量。具体操作方法:患者均取仰卧位。额肌:给予患者上抬眉毛的口令,做吃惊的表情,并给予前额适当的阻力,同时推额肌下端、内侧方,并与睁眼动作同时进行。皱眉肌:给予患者皱紧眉头、拉眉头向下的口令,在皱眉肌外上方给予眉弓对角线阻力,并与闭眼动作同时进行。眼轮匝肌:给予患者闭眼口令,并对上、下眼睑进行训练,对上、下眼睑轻柔地施加对角线阻力,给予眼睑阻力时,切勿挤压眼球。提上睑肌:给予患者睁开眼睛、向上方看的口令,并给予上眼睑施加阻力,对抗上抬眉毛的动作。眉间降肌:给予患者皱鼻子的口令,并在靠近鼻子时以对角线的方式给予眉间降肌向下、向外的阻力,可与闭眼和皱眉训练同时进行。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痊愈:无眼睑下垂,双眼等大,眼球转动自如,复视消失;显效:无眼睑下垂,患眼可睁大,但眼球向内眦转动欠灵活,复视基本消失;有效:眼睑下垂改善,复视仍存在,但有改善;无效:经3个疗程治疗症状无改变者。

2.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疗程比较:两组疗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NF技术配合针刺治疗可缩短疗程。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疗程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典型病例

患者,男,55岁,2015年7月初诊。自诉近1周因劳累出现双侧眼睑下垂,睁眼无力的症状,晨轻暮重,劳累后症状加重,常有气短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佳,睡眠尚可,舌胖大略有齿痕,苔薄白,脉细滑。既往患者无头痛、外伤病史,否认先天或遗传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药物中毒史。查体:双侧眼睑下垂遮盖瞳仁>2 mm,左侧眼球向内下方运动存在障碍,复视,对光反射存在。为寻求治疗遂来我院就诊。常规针刺后,联合PNF手法治疗1个疗程后效果明显,右侧眼睑可完全上抬,左侧眼睑明显好转,故继续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双侧眼睑可完全抬起,随访3个月未复发。

讨论

眼睑下垂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脾胃气血虚弱,升阳无力,肌肉弛纵;风邪客睑,筋热弛缓,目纲失司。临床治疗眼睑下垂以健脾胃气,疏泄风邪,通经活络为主。眼睑下垂属中医“痿证”范畴,中医治疗痿证常以“治痿独取阳明”为治疗原则。针刺治疗选取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眼周穴位调节全身气血,益气健脾,疏通眼周局部气血经络,以促进恢复阴阳平衡,眼睑下垂得以痊愈。PNF技术是一种神经发育疗法,是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并应用螺旋对角线运动模式,利用表情肌肉抗阻训练,促进眼周瘫痪神经、肌肉恢复,多应用于神经系统、骨科疾病等多个领域,疗效较好[2]。

传统中医治疗眼睑下垂以针刺、艾灸、按摩、气功点穴、中药等方法治疗为主,西医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但传统中医针刺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治疗本病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康复技术结合针刺治疗眼睑下垂既能缩短疗程又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9.

[2]潘毓健,郑洁皎,俞卓伟,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运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1,17(2):81-83.

2016-07-25)

猜你喜欢
口令眼睑疗程
自体脂肪移植在眼睑畸形矫正及功能重建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高矮胖瘦
眼睑病的一些常识
治前列腺增生
口 令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
皱眉视物或因上眼睑下垂
患上眼睑假性黄色瘤要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