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入游戏的研究现状

2017-07-06 08:56沈梦楚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幼儿游戏

【摘要】“如果与幼儿一起工作的成人控制性过强,那么幼儿的创造性就会得到压抑,游戏最终会从托幼机构中消失。如果成人过于放任,幼儿的游戏行为和创造性表现的方式就会停留在不成熟的水平上”(Isenberg&Jalongo;,1997)这就涉及到介入度的把握的问题,如何在完全放任和高度控制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介入策略,研宄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幼儿游戏 教师介入游戏 游戏指导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043-02

一、介入原因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者从幼儿园教育实践出发,认为幼儿园中的游戏兼具游戏性和教育性。华爱华认为缺乏成人有效指导的游戏,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是处于游离状态的:零星、不自觉、盲目等,成人的指导可以充分发挥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正效应。刘炎认为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和指导的观点正在逐步取代以往强调的游戏的自由自发性、反对任何人为干预和设计的观点,日益形成共识,但对于干预的时机和方式还应当是审慎的。国外有大量研究关注教师参与幼儿游戏的作用。凯特森(1994)的研究表明,成人参与游戏可以丰富儿童的游戏经历,使得游戏对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最大化。约翰逊等人认为当与成人交往时,4到5岁的儿童倾向于参与认知上较复杂的游戏类型。罗杰斯等人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游戏中教师们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游戏材料、开拓游戏的新想法和技能的行为,在扩大儿童游戏的范围的同时,也能产生有助于幼儿学习的影响。欧文、卡彭特等人的研究表明成人与幼儿在游戏中支持性和反应型的互动会最大程度发挥游戏的发展潜能。教师进入幼儿游戏的时机非常的关键,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机会观察幼儿的游戏主题、游戏角色、游戏情节,从而在不知不觉不打扰幼儿游戏的情况下与他们互动并指导。华爱华的《幼儿游戏理论》一书中认为,介入时机取决于成人的期待和儿童的需要这两个因素,并认为以下六种情形包含了這两个因素:(1)当幼儿没有投入教师自己所构思的游戏想象情景时;(2)当幼儿难以与同伴沟通互动时;(3)当幼儿一再重复自己原有的游戏行为,进一步延伸和扩展有困难时;(4)当幼儿缺少材料,游戏进行有困难时;(5)当幼儿发生游戏技能的困难时;(6)当游戏中出现负面行为效应时。

介入原因可总体归纳为:难以投入、同伴沟通困境、游戏情节重复、材料困境、技能困境、出现负面行为。

二、介入策略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者介入幼儿游戏:基本上是观察为先,其次为进入指导,以及适时的跳出。萨顿·斯密斯(提出介入儿童游戏的程序:①观察并仔细辨别孩子的兴趣与技巧;②投入参与;③跳出孩子的游戏,作进一步观察。特拉维克·史密斯(2001)认为能够完美抽身于幼儿的游戏是很重要的,主要有三种策略可以解决这种问题:(1)教师可以用故事角色法来达到离开的目的。如充当客人角色,在用餐后以工作借口离开。(2)教师可以在幼儿沉迷于角色游戏时趁其不备悄悄离开。(3)教师可以向幼儿解释自己到了陪同其他幼儿游戏的时间了。

国内研宄者则从具体的实施方式上提出了一些看法,邱学青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游戏活动的形式,把介入游戏的方式策略分为三种,他认为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通过平行介入(教师在幼儿旁边,玩与幼儿相同的材料或游戏情节,给幼儿提供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交叉介入(教师主动参与或幼儿邀请教师参与游戏,教师通过游戏中与幼儿的互动来指导游戏),和垂直介入(幼儿游戏中出现严重违反规则、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则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的方法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从而达到对游戏的指导。对于介入策略,刘炎指出教师介入游戏的方式有三种:①以自身为媒介,以“旁观者”(现实身份)和“游戏者”(平行游戏、共同游戏)两种身份介入幼儿游戏;②以材料为媒介;③以幼儿伙伴为媒介。至于介入的具体方法,刘炎指出两大类,一类是言语的方法,包括描述、有变化的重述、询问、提问、建议这种;还有一类是非言语的方法,包括面部表情、动作提示和示范。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幼儿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時通常使用的介入策略有:平行游戏、角色参与、提供材料或帮助、询问提问或建议、直接示范或演示、面部表情或动作提示、约束纪律、提出要求、解决矛盾这九种策略。

三、介入效果的研究现状

国外有研究表明,成人介入儿童的游戏,会产生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教师以一种敏感的、响应的、支持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那么教师参与就能提高游戏水平;而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对游戏进行操纵控制,提供太多的结构性限制,或为教学目的而打断游戏,那么通常就会损坏游戏”。因为“成人在游戏中过度行使权利,将游戏过度结构化,从而抑制了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游戏的能力,并减少了儿童在游戏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承担风险和进行同伴交往的机会”。所以教师介入幼儿频率的与幼儿的发展并非成正比。

我国学者常璐在《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研究》论文中采用观察法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介入的有效性相对较低,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选择可根据不同的介入目的将其分为回应幼儿、主动帮助、了解游戏、引导游戏、维持秩序、日常保育和教师工作 7 种类型,而影响教师选择介入时机的因素有游戏开展的状态、教师对介入时机的选择、游戏区的空间因素以及教师介入游戏时的角色定位四个方面。陈建林关于《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方式的研究》的论文中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与介入的方式的不同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效果有很大的不同。华爱华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中给出三条判断教师介入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

1.你的介入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如果你的介入是通过观察,在顺应幼儿游戏意愿的前提下支持并推进了幼儿游戏的开展,那么就是“正效介入”。如果你的介入干扰和转移了幼儿自己的游戏,使幼儿的行为变得被动而无趣,那么这个介入就是“负效介入”。

2.你的介入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游戏水平。如果你的介入能使幼儿在积极情绪的体验下,充满兴趣地得到一个新的知识或信息,懂得一个新的道理,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那么就是“正效介入”。如果你的介入,要求太高,幼儿接受时感到困难,使游戏变成了一种教学和训练,那么就是“负效介入”。

3.幼儿对你的介入是否积极响应。如果幼儿对你的介入置之不理,那么就是“无效介入”,你应当立即退出幼儿游戏,继续观察,而不强求幼儿。

所以,介入效果包含负效介入(教师强行介入,幼儿被动接受教师行为)、无效介入(教师介入后,幼儿无积极响应)、正效介入(教师介入游戏后,幼儿积极响应或游戏水平提高)。

教师的指导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现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以适宜的方式巧妙介入,体现的是平等的游戏参与者的角色,而不是指导者、控制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现场的行为和表现,顺势推进幼儿的游戏,而不是强制改变游戏趋向。这样才能一方面支持和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另一方面又不致影响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华爱华.介入不介入都是教育干预的手段[J].幼儿教育,2004(11).

[4]邱学青.自主性游戏中教师指导性语言策略的探讨[J].早期教育,2003(12):24-26

[5]陈伟华.角色游戏中幼儿“四力”的培养[J].教育探究,2014(05).

作者简介:沈梦楚(1991-),女,汉,江西南昌,研究生在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

猜你喜欢
幼儿游戏
区域游戏材料对混龄幼儿自主游戏影响分析
幼儿教育中游戏的应用
有效借力本土资源 创设幼儿游戏环境
幼儿园游戏中的教师介入指导研究
谈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分析
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干预与干涉
小班游戏活动观察和评价的研究
对幼儿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思考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环境创设与游戏组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