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策略

2017-07-06 08:56许燕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项目学习

许燕

【摘要】小学品德课堂上,教师们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游戏,试图将孩子们的生活带进课堂,或在课堂上将孩子带出教室,走进生活,让孩子体验生活。然而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样的课堂,热闹却实效性很差。怎样让品德课堂变得“活”而实效呢?本文试以基于OM项目学习的品德课堂来阐述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品德课堂 OM 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1-0115-02

传统的品德教学,教学过程在教师心中一清二楚,甚至每一句话都背得滚瓜烂熟,授课“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这样的教学,结果自然是毫无纰漏,但成效甚微,趣味淡然,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情感也会变得冷漠,品德、言行会十分虚假。那么,如何构建“活”而实效的品德课堂呢?笔者将结合本校基于 OM项目学习的品德课堂实践,从以下几个策略进行阐述。

一、借助OM项目任务设计原则,创设融合课堂,多角度打开视角,促进品德内化

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简称OM),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综合性活动;它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每个解题方法都是独特的;学生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技能运用到解题实践中,并因此终身受益。品德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活动性。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结构,其运行的轨迹应是——始于目标而又归于目标,综合推进,整体滚动,将学科素养与培育目标串联融合成整体。品德教学主要分“认知、情感、行为三大教学目标,它们的达成必须依托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要解决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落脚点,亦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确定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這时不妨借助项目任务中的环境设计原则——让内容容易习得。教学中,笔者依据这一原则,重构品德教学单元。比如,鄂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喜欢我的学校》单元,通过增删、调整、揉合,形成了以自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融合性为主要特征的“主题模块”式单元板块,化身为两大综合性学习主题:校园探秘和校园故事。

主题一包含四篇章,第一篇章为:观察学校、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包含了三个活动,活动一:说、找校园的变化;活动二:小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活动三:“我”为变化找原因(校园探秘)(探究活动,学生2-4人一小组),在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后,有一个我们的成果秀-----展示交流活动,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成果。每个班的孩子都按研究小组完成了成果,成果能见到每位组员的“痕迹”,每个小组的孩子都向同学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并评出了班级本次研究中的优秀成果,笔者把这些优秀成果按照原来的承诺,带到了其他的3个班进行了展示,让孩子们感受到其他班级的学生与自己班级同学的不同,也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激励他们做更好的自己!

第二篇章为校园小主人体验活动,请孩子根据小组探秘时,发现校园中存在的“问题”,去进行一次解决问题的“体验活动”,比如:当一周校园文明志愿者、为校园垃圾找家、我是老师小帮手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真正的活动中去感受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功感,同时增强爱校情感。

第三篇章为“看附小变化,知附小历史”交流会。306班的杨子文小组,他们研究的是附小的历史,他们找到了非常珍贵的附小老照片(有些照片笔者都是第一次见到),那些照片让所有的孩子深深的感受了附小的历史与发展变化,同时也相信未来附小会更好,并愿意为附小更美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章采用头脑风暴法开展“我为附小代言”广告设计活动:首先师生一起联系生活,了解常见的广告种类及特点;接着请学生戴上“绿色思考帽”完成“我为附小代言的学习任务;然后小组展示交流;最后小组修改完善作品,评出班级里最佳创意代言广告。这样的任务学习,学生能主动的去发现咱们附小的优势与亮点,自发地产生作为一名“附小人”的自豪感与快乐感!

主题二则是三部曲:由熟悉的校园生活介入的思维训练;多元智能下的校园连环故事创作;合作学习下的未来学校我设计。

基于OM项目学习的品德课堂,是融合的课堂,学科界线模糊了,活动更实、更真了,目标和评价打破了原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分级界线,从体验与过程、品质与能力、协作与创意等方面去测评,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与综合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去表达、去认同、去质疑、去思考、去感悟,学习过程超越了知识本身,践行了以生为本的教育。

二、借用OM项目思维训练方法,全面思考,悟道德

《我生活的社区》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了促进学生多角度打开视角,单元伊始,即引入《六顶思考帽》法则。

在许多文化里,已经存在思考与“思考帽”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一种象征,帽子的价值在于它指示了一种规则。用六种颜色来代表六个思考的方向,它们分别是白色、红色、黑色、黄色、绿色和蓝色。

白色代表客观、全面地收集信息,红色代表情绪、直觉和感情,提供的是感性的看法,黑色从事物的缺点、隐患看待问题,绿色用创新思维考虑问题,蓝色思考帽象征着思维中的控制和组织,黄色寻找事物的优点及光明面。

如果记住了每一种颜色和它引起的联想,那就记住了每一顶帽子所代表的意义。小学生对有颜色的事物天生的喜欢,所以很快就记住了,他们还依据意义想象成三对帽子,即白色和红色,黑色和黄色,绿色和蓝色。在实际教学中,既可以单独使用某种思考帽来进行某个类型的思考,也可以连续地使用不同的思考帽来观察和解决一个问题。

这是一种平行思考方式,六色帽子代表的是思考的方向,而不是对已发生事件的描述。采用这一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先从孩子们熟悉的事物或生活开始。如在三年级刚开始对学生进行训练时,选取了学生眼中所见的熟悉事物:教室里的黑板、门,或是自己最喜欢的一种食物,进行类似于OM语言类思维训练练习,过程中孩子们兴致盎然,平时课堂上最爱开小差的人都全心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孩子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戴上”不同的思考帽来表现黑板、门、自己喜欢的食物;然后再和大家交流、分享,在分享中孩子们发现,原来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进行观察、思考、表述,原来个人的经验和智慧都能运用到每个方向的思考中,思考原来是那么的有趣、生动与快乐。

孩子们了解此种思考方法后,在完成《我家住在这里》的主题学习时,请他们戴上自己喜欢的一种颜色的帽子,来进行介绍。有些孩子会选择戴上绿色的思考帽,即创意地介绍自己生活的社区,他们选择的介绍方式别具一格,有些是小短剧表演、有的类似于单口相声、有的用连环画的方式介绍、还为自己的社区创设了一个卡通人物,由卡通人物带领大家参观社区呢。选择戴上白色思考帽的孩子,一般都是用一段文字把社区的信息进行了整理罗列;有些孩子则选择了黄色和黑色的思考帽,先陈述社区的优点,再表述社区有待改善的方面。此种方法在《身边的朋友》,即身边的公用设施内容教学时,也采用了。孩子们在戴上不同的思考帽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产生了爱自己生活的社区,主动地维护社区及其生活环境的道德感悟。

再如在进行“远亲不如近邻”一课的综合性活动学习时,笔者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远亲”、“近邻”两个词,让学生按序戴上白色、黄色、黑色、绿色的思考帽完成了对此两个词的描述,此环节让学生不知不觉间客观、创意地就完成了对“远亲、近邻”两词全方位的辨析,为后面学生建立与邻居友好相处打下了情感伏笔。

三、借助“OM”项目综合性任务,搭建平台,利导行

“OM”项目任务能为学生创造大量的亲自实践机会。“OM”的长期题是开放性的项目任务,每道题一般由7位同学通过几个月的实践来完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解题方案、确定主题、编写剧本、制作服装与道具、排练、艺术表演等诸多环节完成项目任务。品德课堂上,教师巧妙地把年段品德课程的核心要求,融入OM长期题中,合理地完成了长期题的改编。例如,四年级的长期题《小小美食家》融入四上品社《我的家乡》和《家乡的变化》等单元核心要求,五年级的长期题《寓言》融入五上品德全册核心要求,六年级的《时光旅行者》则融入六下品德《我们一起走过》、《只有一个地球》等单元核心要求。这种“OM”项目综合性任务,架起了品德课程内容、学生真实生活与想象的桥梁,品德课程目标更清楚、具体、系统,更有学生年龄针对性,评价的维度更广泛、指向性更明确,而且还有可视、真实特征。

总之,品德教育只有学生参与真实的活动任务体验,才能达到真正地省悟、內化道德的目的、达到导行之效果,品德教师不妨借助项目学习创设真实的教育情境,笔者坚信:这样的品德课堂必能让孩子心灵焕发出火热激情,让生命碰撞出华彩乐章。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项目学习在英语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让有效活动激活品德课堂
适时有度用之有道
丰富体验过程,让品德课堂多姿多彩
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品德课堂探究学习话题的设计